祖孙三代皆为特教老师。
特教的使命,将两代老师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
陈耀辉
从1946年创办温州聋校到现在四校合并有了“高大上”的新校园,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走过了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上周日,90多位年过古稀、从事特教的离退休老师齐聚瓯北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回忆与温州特教行业的“情缘”,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历史深处走来,鲜活地浮现出来。
第一位学生与第一位教师
池曼青是温州聋校的历史见证人,因为她是聋校的第一位学生,也是该校培育出来的全市第一位聋哑教师。
1946年,池曼青7岁,聋哑。父亲带着她到处去找聋哑学校,刚好在报纸上得知温州聋校在筹办,就找到了陈希聪老师。教学先从手语开始,一年间,只有一师一生,倒也其乐融融。
1947年,陈希聪把学校搬到解放北路一位朋友家里,继续办学。父亲觉得曼青太孤独,就找了三个聋哑孩子来陪伴曼青。学生从一个变成四个,经费上就有困难,大家去找政府要。有些人心慈,看到这些“小哑巴”很苦,就说,钱给你钱给你,有给多的,也有只给一点点,或者就给一桶米(60公斤)。
池曼青还记得陈希聪带着“我这个8岁的小哑巴”,去找吴百亨(时为温州擒雕奶品公司资方)、杨雨农(温州商会会长、救济院院长)等人,筹募到少许经费。但办学条件还是很艰苦,吃饭的桌子与课桌都是通用的。
池曼青人聪明,进入聋校后,没多久就识得很多字。在校史座谈会上她说,“尽管当时聋校的设备很差,一条竹竿横在两张凳子上,就是跳高的体育器材,绳子挂在房梁上就可以荡秋千,道坦当操场,如果想踢皮球,或者跑步什么的,老师就带我们到野外,或借人家的学校操场,虽然条件很差,但是文化知识课的内容很实际,能让人学到做人的本领。”从聋校毕业后,池曼青就留校成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
三代人的“手语之爱”
张沁丛和她的奶奶黄灿霞、叔叔张建浩、母亲陈湖湖一家祖孙三代都是特教老师,他们曾被评为2010年度温州教育新闻人物。评委的点评是:一家人接力聋哑人教育,祖孙三代用手“说”爱,书写着别样的特教世家。
黄灿霞前不久离世,在同事与家人的记忆中,头发花白的黄灿霞虽然身材不高,但显得很精神。他的先生张忠敏是聋哑人,是温州聋哑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婚后不久,张忠敏与另一位在上海求过学的聋哑同学陈希聪,一起创办了私立温州聋哑学校。没有专门的校舍,有人捐赠十张桌子和一张床,这是学校的全部家当。
黄灿霞是健全人,是全校唯一的“耳朵”,她退休后,学校根本招不到健全人当老师。于是校方动员黄灿霞的儿媳妇陈湖湖顶替她的工作。
当时,特教老师在社会上处于“两低”状态,收入低,地位也不高。但老人对特教的执着打动了陈湖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陈湖湖进修了温州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孩子,十分辛苦。
再后来,陈湖湖的女儿张沁丛也加入了特教队伍,成为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每天清晨7时不到,她就转3趟公交车,赶往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的新校区。
张沁丛的高考成绩是二本,南京特师是第五批,她超出了140多分。本来是要报英语专业的。填志愿时,“奶奶与妈妈希望我报特教,继承家业,做一位特教老师。”
张沁丛说,自己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大三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沁丛去了一趟启智学校,受到触动,更坚定了最初的选择。“我理解特教儿童,帮助他们,我觉得很有意义。”
从害怕到喜欢与热爱
张巧玲是1959年与另外两位女老师一起到聋哑学校报到的,“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对于特教行业,张巧玲从害怕、熟悉、喜欢到热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转变。
巧玲被通知分配到聋校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惊讶与害怕,“我连手语都不会,如何做老师?”当时的社会上还有一些传闻,说你一个小姑娘,跑到聋哑学校上班,以后对象怎么找?“唉呀!确实挺吓人的。”
工作一段时间后,张巧玲发现同校也有好几位年轻的老师,“我是二高毕业的,她们是师范毕业的,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很活跃。”对社会上传言的顾虑就打消了。
不仅学生很可爱,她还发现学校里养了许多兔子,还养猪,还有裁缝,甚至连雕刻都有,“还不错啊!”这些都让巧玲开始对学校产生好感,“教育局虽然分配我到聋校,但也说过,喜欢了再定下来。”这时候的巧玲已经打心底里喜欢了。
安定下来的巧玲,看到这些孩子既可爱又可怜,就希望她们能学会识字,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开始努力地学习手语。
巧玲有一个姓金的学生,能发一点音,巧玲就请她来教自己手语,每天放学后,金同学开始“呀呀”地教巧玲。巧玲发一个音,金同学就在黑板上写出来。师生之间,相互扶持着一起成长。
1959年,张巧玲公派到上海参观学习,所见所闻,让巧玲下定决心,好好走特教这条路。
1993年,张巧玲正式退休。这时,距她最初来学校,已经过去30多年了。看到孩子们在社会上能自立,有出息,回头一想,“这条路走对了!”
链接>>>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由温州市聋哑学校(1946年创办)、永嘉县聋哑学校、温州市新码道学校、温州市盲人学校合并而成,是一所十五年制(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公立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温州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为面向21世纪的10所现代化名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