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研室
编者按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建议》是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与宁波实际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的行动纲领。本期刊发的这篇文章对《建议》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敬请关注。
一、我市“十三五”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时代背景
1、“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现实基础
过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和“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开启“十三五”发展新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到2015年末,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二是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城市国际化行动深入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正式起步,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箱,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市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三是民生幸福再上新水平。法治宁波、美丽宁波、平安宁波建设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化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继续领跑全国,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连续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是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动真格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党风政风明显改善。
2、“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时代背景
“十三五”发展背景的突出特征是全领域、趋势性的深刻变革,在经济、开放、产业、科技、社会等各方面,新机遇与新挑战交织,新任务与新要求并存。今后五年,宁波将面临以下几个重大历史机遇。一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推进城市国际化、打造港口经济圈带来历史机遇。二是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深入推进,将为我市推进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带来历史机遇。三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将为我市建设宁波都市区、提升城乡品质、做强城市经济带来历史机遇。同时,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我市也面临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进一步突出的考验,保持稳定增长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承载压力比较大,经济社会领域潜在风险较多,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存在一些短板。为此,《建议》强调,必须以重任在肩的责任意识和倍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扬鞭自砺、奋发有为,在创新中打造发展新引擎,在转型中争创发展新优势。
二、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考虑
《建议》明确了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功能定位、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等内容。我们将“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引领、两大目标、三大中心和四个着力。
1、“一个引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思想武器。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市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决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自觉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新的实践,加快形成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此,《建议》强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统筹协调发展力度,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十三五”重大任务的谋划上,《建议》按照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部分展开,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我市“十三五”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
2、“两大目标”:一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提出,要按照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好示范区”的要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宁波更好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的具体行动,是着眼于宁波发展基础和特色而提出的奋斗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的责任担当。宁波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许多方面工作走在前列,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和省委对宁波的发展一直寄予厚望,要求宁波肩负起领跑领先的重大使命。为此,《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五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大对山区、海岛地区的帮扶力度,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提供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享有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自1980年我市第五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城市”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以此作为我市的奋斗目标。根据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以及“十二五”的发展成就,预计到2016年我市将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但要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需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全市上下不懈奋斗、久久为功。为此,《建议》把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十三五”发展的另一大目标。
3、“三大中心”:基本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和港航物流服务中心
根据目前我市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建议》提出打造“三大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打造“三大中心”是着眼于未来三十年宁波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提出来的设想,是对宁波应该在世界城市系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职责的有力回答,同时也是新时期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新内涵。
在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宁波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以临港工业、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工业指标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全国前列。同时,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在打造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方面,我市目前基本形成了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现代贸易体系,外贸、外经发展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在打造港航物流服务中心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以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服务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随着宁波舟山港的合并,港口实力无疑将进一步显著提升。因此,我市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三大中心”有着坚实的基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前景。
4、“四个着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圈、着力构建宁波都市区、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
“四个着力”是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重点,不仅与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等理念高度契合,也与省委对宁波提出的打造港口经济圈、建设宁波都市区等目标要求高度契合,是新时期推动我市取得更大发展成就的关键所在。
一是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自1999年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以来,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2013年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定之后,我市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时期,必须以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因此,《建议》把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在四大战略重点之首以突出其重要性。
二是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圈。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从1992年我市确立“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以来,港口建设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十二五”作出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战略之后,港口能级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国际枢纽港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打造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市港口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建议》把着力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也列入四大战略重点之一。
三是着力构建宁波都市区。宁波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构建宁波都市区,有利于发挥宁波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拓展宁波发展空间。因此,《建议》把着力构建宁波都市区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
四是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1984年宁波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我市一直把推进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推进城市国际化、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融入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关键时期。因此,《建议》把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之一。
三、我市“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建议》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基本框架,提出了我市“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具体阐述上,一方面《建议》坚持落实上级精神和把握宁波市情相结合,既把中央和省委对“十三五”的发展要求体现在具体任务上,又从我市发展实际出发提出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任务举措;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既关注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又对标先进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经验和成就,部署了一系列可操作、可实现的任务举措。
1、推进创新发展,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建议》突破了以往“以科技创新论创新”的单一框架和模式,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大创新格局,既丰富了创新的理论内涵,又赋予了创新更多的实际意义,是新时期推动我市转型升级的首要动力。
2、推进协调发展,构建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区联动融合新格局
《建议》把港口经济圈与宁波都市区的“圈区联动”作为协调发展的主旋律,重点阐述了港口经济圈、宁波都市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建管、文化软实力以及军民融合等六方面内容。在内在逻辑上,这六方面的内容紧紧围绕“港口与城市相协调、城市与农村相协调、建设与管理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文社会相协调”这四条主线展开,体现了市委在“十三五”的谋划中,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坚持统筹发展、平衡发展、整体发展的全局考量,是协调发展理念在宁波的生动实践。
3、推进绿色发展,展现美丽宁波新面貌
《建议》根据“绿色生产、绿色生态、绿色生活以及绿色保障”等四个层次阐述绿色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在绿色生产上,《建议》提出大力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在绿色生活上,提出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在绿色生态上,提出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在绿色保障上,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两方面的内容。
4、推进开放发展,培育国际化竞争合作新优势
《建议》以“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相结合、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总体思路,着力提升我市在资源整合、市场拓展、交易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能力,以期今后五年宁波能够积极构建融入世界、辐射内陆、带动周边的大开放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中获得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
5、推进共享发展,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
《建议》提出,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导向,努力提供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的谋篇布局上,《建议》从教育、健康、就业、收入、社保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出发,坚持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推进,着力促进公共服务扩大总量、均衡发展、提高质量。同时结合当前我市面临的人口均衡发展以及公共安全两大问题,展开关于共享发展的论述。
四、我市“十三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的冲刺期,也是我市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在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道路上,我们必将与机遇和挑战同行。若要抢抓机遇、化解挑战,把《建议》绘就的蓝图变成现实,必须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为此,《建议》围绕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提高城市法治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凝聚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等五个方面对我市“十三五”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执笔:叶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