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宁波最大的境外引水工程钦寸水库2016年可蓄水。为了福泽民生,宁波“治水”一向不遗余力!
50多年前,在革命老区梁弄,一座“上规模”的水库“破壳”。建成后,成了市民口中的“幸福湖”。由“治水”引发的幸福故事,绵延至今。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一起去品读当年的“建库”故事。
本报记者 王佳
通讯员 李维昶 胡章
四明山下筑水库,可比银河下山坞。
倾盆大雨不受洪,旱来湖水满田流。
这是一首四明湖建库时的宣传诗,曾激励了无数水库的建设者。水库建成后,灌溉面积达33.5万亩,其中20万亩农田旱涝保收,在当地有“致富湖”的美誉。
如今的四明湖,景色秀丽,山水相映,是浙东的明珠,吸引着八方来客,更造福着“四乡八邻”。四明湖水库,身兼“灌溉”要职,还兼作防洪、供水、发电和养鱼。
1958年,当时是宁波地区水利局工程科科长的余良圭,参加了四明湖水库建设。日前,记者拜访了这位已86岁高龄的老人,回想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艰苦奋斗的场景,老人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一)
四明湖水库,总库容1.24亿立方米,正常库容7946万立方米,这样一个库容,在当时“前无”先例。动工兴建前,“库区”移民移房,工程不可谓不浩大。
“攻坚拔寨”的背后,是人们对“水”的渴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朝天哭’,经历过1958年百日大旱煎熬的人,或许更能体会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余良圭说。
当年的旱情有多严重?在曾经担任四明湖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王明辉写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那一年,姚江里咸水倒灌,全县绝大多数中小型水库都已干涸无水,不少地方的人畜饮水已发生严重困难;辛苦的结果,还是一个大减产的重灾年景,田里基本颗粒无收。
四明湖水库建设提上了历史议程。1958年9月,余姚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建造四明湖水库,并上报省委批准。
10月1日,项目破土动工。6400多人兵分三路,一路挖坝基做中心墙,一路为运土筑路铺轨,一路筹集物资赶制各项工具。
在余姚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整理的史料中,记录下了这样一组数据:有轨无轨牛拖人推四轮两用卸土车1200辆,各式手拉车730辆,大小木滚筒15只,木轨道9500米,木夯20只,煤铲200把,土箕7000双。还有自制土硝炸药,需木材442立方,毛竹6万斤,钩子4800只,铁圈2400只,铁钉720公斤。
“这么多物资,在那个年代要短期内办齐不是件容易的事。”余良圭回忆,当时先向公社调集各种车辆700多部,耕牛2000多头,农船近千只,大量工具、农具、竹木,还向有关部门调来一台压土用的履带式拖拉机。
(二)
“四明湖”原是余姚梁弄区内比较平坦的万余亩一畈农田,属梁弄大溪,溪流经邱家湾村边,两边有山,此地最为狭窄,选为水库拦水坝址。施工场地非常开阔,当年热火朝天的工地场景,至今仍在余良圭的脑海中萦绕。
“抢晴天,抓阴天,微风细雨当好天,电灯底下当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是当年工地的真实写照。
万名民工上阵,一天24小时三班倒。工地红旗招展,决心书、竞赛书、口号、标语到处可见;《英雄台》、《工地通讯》,张贴、刊登建设者先进事迹。民工公社组团、管理区建营、大队建连,分地段、定线路、争速度、求高效,你追我赶相互鼓劲。
“大冬天,很多人干着干着满头大汗,脱起衣服,有的甚至赤膊上阵。”余良圭说,当年工地生活艰苦,住宿基本就地取材,用毛竹搭个简易工棚,一住就是几个月。“因为心中怀想着建造水库是几年辛苦、代代幸福的大好事,大家干劲十足。”
为提高工效,各团部办起木工厂,赶制各种车辆;铺造运土大道,铺木轨钉竹条,搭起“土火车路”;在取土场,利用地形坡度搞滑杆运土。
经过150多个日夜奋战,输水隧道打通,大堤加高至8米,堵口蓄水提上日程。“指挥部选择在少雨季,堵口不能停,需跟‘老天爷’赛跑。”余良圭解释说,若碰上大雨天,被水浸泡的土层吸水太足,容易成“弹簧土”,不能压实影响质量,得重新铲掉、返工。
坝口上,众人一心,填土、打夯轮换着来,没有一丝停歇。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气象条件具备,一举获得成功,工地一片欢腾。
之后多年,四明湖水库经过几次大的整修,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校核,并由水利部授予“国家一级水利管理单位”奖牌。
“四明湖水库建设中,也碰到了软土地基的情况。软土地基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小,抗压、抗剪强度低,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沉陷开裂,导致塌滑。”当年在省、地、县水利部门实地查勘、共同研究下,在没有技术可供支援、借鉴的情况下,最终妥善处理了建设中曾发生的滑坡现象。“处理的技术总结写入了四明湖水库建设志,是宝贵的实践总结。”在参与了当年大坝施工的余良圭眼中,如今宁波的水利建设突飞猛进,技术、理念等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老一代‘水利人’觉得非常欣慰。”
历史记录
据2015年12月2日的新闻报道,我市启动“6+1”百亿工程,拟投入超百亿元全面治理姚江流域水患。其中,姚江治理“6+1”工程中,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初设的招投标工作,四明湖水库将迎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在四明湖水库的配套建设中,记者查阅到了部分记录片段,今天摘录一二,以飨读者。
四明湖水库配套工程灌溉总干渠长10.5千米,底宽13.5米,水深2.5米,流量每秒20立方,途经上虞永徐乡入肖东乡沈湾村至凤凰山,连接城南、马渚干渠。
城南干渠至梁辉童湖,长15.4公里,有排涝闸、节制闸、灌排闸16座,倒虹吸管1座,渡漕17处,陡门38处,涵洞87处,1960年冬开工,1976年全面建成。马渚干渠至马渚镇西山下,后又延伸到云楼五芷岙,长17公里,有闸门12座,过河渡漕11条,1961年开工,1973年全面建成。
为解决姚北抗旱用水,又在凤凰山建渡漕桥。该桥长66.7米,中间7孔48.5米,断面2.6米×2米,桥面2米行人,流量每秒10立方,北首渠道1156米,库水放入马渚中河经西横河闸入西上河区。1971年开工,1973年竣工。
四明湖水库的建成,增强了余姚全县的抗旱能力。由于姚江河床高低不一,天晴半月,余姚城区居民、工业用水、农田灌溉就会受到影响,为调节上下游的水位,在四明湖水库放水前先要临时拦江筑坝。为完善姚江体系配套工程,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余姚县委下决心挤出一点资金,向上争取一点资金,建造姚江节制闸系列工程。
1961年5月,建闸指挥部成立,11月开工建设皇山、竹山节制闸。皇山闸位于候青门江,过闸流量每秒180立方;竹山闸位于最良江下游,过闸流量每秒138立方;1962年建郁浪浦闸,过闸流量每秒96立方。1964年春建成中舜江闸,过闸流量每秒245立方。通过四明湖水库放水,使20万亩农田旱年保丰收,同时改善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延伸阅读
20世纪50年代后期
宁波掀起水利建设热
四明湖水库建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宁波掀起水利建设热潮中的一个缩影。
把时间拨回到1957年,这一年的12月6日至10日,中共宁波地委召开会议,研究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号召在1957年冬1958年春开展大规模的兴修水利运动。12月30日至次年1月1日,地委召开县委书记座谈会,提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三年消灭普通水旱灾害的初步意见。会后,各县纷纷号召“书记动手,全民发动,大办水利”,普遍组织干部深入各区、乡掀起兴修水利的高潮。
此后几年间,每到入冬时节,各县、区、乡,村村岙岙,红旗飘扬,每日几十万人上水利工地。两三年间共动工兴建大大小小水利工程上万处。四明湖、三溪浦等大中型水库就“破壳”于这一时期。
其中,在宁波家喻户晓的姚江大闸,是当年兴建的重点水利工程。
建闸前,受洪、涝、旱、潮、咸、虫等灾害影响,姚江两岸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姚江的阻咸蓄淡是沿江两岸人民的世代愿望。据相关资料记载,姚江属平原型河流,河床平坦,易受外江潮汐影响。一般连晴20天左右,咸潮便要上溯,丈亭以下江水变咸;连晴40天左右,咸潮会上溯至通明江,江水无法用于灌溉。
1958年,姚江又遭遇大旱年,连续干旱90多天,要求治理姚江的呼声高涨。同年9月,宁波地委投入自筹资金160万元,领导宁波人民开始动工兴建姚江大闸。
近2万民工和技术人员连续奋战9个月,开挖了长1240米、底宽190米的新河道,填堵旧河道300米,完成土石方190.4万立方米,使河道变直,代替原来7240米的大弯河道,并于1959年6月在新河道上提前基本建成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运行至今已有50多年,一直担负着姚江两岸52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用水,发挥着阻咸蓄淡、抗台排涝等功能。
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当时的宁波水利建设,出现摊子铺得过大、超过当地承受能力的现象。不少水利工程仓促上马,加上技术力量不足,资金、物资困难,结果有的在中途被迫停建,有的发生质量问题,留下了隐患。尽管如此,20世纪50年代后期,仍然是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水利建设发展较快的时期,为以后的水利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