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文
下垟街,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在那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如今,虽然已搬离十余年,我还是会时常到那里走走看看。随着城市的改建,现在的下垟街变窄了、变老了。但这些变化无伤大雅,下垟街的古韵与现代都市的时尚繁华仍能巧妙地融合在这片土地上。
下垟街因系旧永嘉场东部大道——下垟路的一部分,故名。全长约2500米,从现在的永兴街道沙园村下垟街1号至小塘村下垟街785号,贯穿龙湾区永兴街道南北,中段为原永兴堡的南北大街,沿街东西两侧商店密集,市场繁荣,交通便利,并留有不少人文古迹。在下垟街,追寻远逝的时光,我们可发现城市变迁的痕迹。
永兴堡,盐业抗倭重地
街巷是城市的交通脉络,也是市民生活的依托,更是折射城市文化的舞台。行走在下垟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历史余韵袅袅入耳。你会情不自禁去刨根问底、访古探幽。
“下垟街是龙湾区永兴街道的俗称,而永兴之名源于明代兴建的永兴堡。”在龙湾区永兴街道文化站,站长姜祥美向笔者就下垟街历史娓娓道来。
下垟街地处海滨,自古以来生产食盐。《唐书·食货志》载:“肃宗乾元元年(758)变盐法,……置永嘉等十监。”当时永嘉产盐地,就在永嘉场沿海一带。元大德三年(1299)设置永嘉盐监院,盐场知事衙门就设在现在的永兴街道兴南社区萼芳村。姜祥美带着笔者来到当年的衙门旧址,现已改为萼芳村农副产品贸易市场。
姜祥美说,明朝,永嘉场经常有倭寇登陆,杀人放火,掠夺财富,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建起了永兴堡。永兴堡全称“中界山巡检司防堡”,据清光绪《永嘉县志·寨城》载:“永兴堡,在城东南五十五里二都海口,本煮盐坛地,明嘉靖三十七年巡盐御史凌儒,以盐场所在,洊被倭寇焚掠,用众议筑。”清乾隆《温州府志》作永嘉堡,俗称下垟街老城,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永兴堡是一座由民间筹资修建的城堡,体现了永嘉场的民间力量。在那一年,永嘉场境内同时建造了永兴、永昌两座民堡。现在乐二村英桥叶氏宗祠、萼芳村夏氏宗祠内的碑文都有记载,叶、夏、季、张、黄、王六姓共商集资筑永兴堡,并向县府申报,抚按院核准。永兴堡筑成,得监院立义士匾以奖。
我们又来到纪兴东路中段,永兴一幼斜对面的永常楼。姜祥美指着永常楼上绘画的“永兴堡”说,永兴堡城址位于现在永兴街道萼芳、榕树下、祠南、乐一、乐二村。城堡原来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三尺,由千百万块钉石(针头石)砌成。城内外凿有城底,城内凿有一内河贯穿南北,靠近东面城墙,开南北两水门,西浃潭又开一门。城外有一护城河,绕东南西三面,北面为陆地。遗憾的是1950年残存城墙被全部拆除,现仅留遗迹。
永常楼西侧有一石拱门,额“纪兴门”,寓为纪念永兴堡之意。石拱门之地原为内河水道,堡毁填塞为路。石拱门西有一古榕树,高三丈余,枝繁叶茂,形如华盖,盘根错节,状若蟠龙。古榕树旁有数十块当年城堡遗留下来的钉石(针头石)砌成的平台,平台之上建有小亭,供游人驻足,出于保护永兴堡遗址永远常存之意,取名为永常亭。
范公桥头,贸易商业繁荣
走在狭窄的下垟街,店铺毗连,紧凑得没有余地。世居在街北范公桥头的季国林老人说,解放初期,仅在范公桥头那短短的一段街面,就有几十间店铺,聚集了各行各业的经营场所。
老人回忆说,当年饮食店最多,有碎巧牛肉店、永丰生南货店、阿合豆腐店、其庆渔货店、显洪素食店、郎娒烟酒糖果店、亚奶儿肉铺、德兴饮食店、阿甲蛋店、德进禽蛋坊、进旺鸡鹅鸭店、山头娒灯盏糕、积升瓜果店、阿五糕饼店、岩聪南北山货店、娒儿油坊等等;还有很多手工作坊,像明春染布店、廷槐裁缝店、庆旺镬店、进媛圆木店、阿三雕花店、明成花轿店、汝洪木器店、克成竹椅店、维友纸扎店、哑老篾器店、碎娒儿弹棉店、克迪渔网店、宝弟剪纸花店等等;另外,像兴斌药店、国珍鞋店、新万丰染色颜料店、方桓春中药店、培新衣店、仁生堂中西药店、方源发棉布百货店等等百货药店也很多。生活日用品非常齐全,基本可以在街上找齐全。
自明清至民国,范公桥头一直是下垟街的集市贸易场所,商业繁盛。衙前河由西向东入海,隔断了下垟街南北民众往来,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大塘村范氏第八世范昌世始建范公桥,以利百姓。站在范公桥头,季国林老人指着一排埠头遗址说,这里曾设有内河航运埠头,是当时下垟街唯一交通运输埠头,这里的河道宽,通向永嘉场各地方,每天有航船到寺前街、岭下(今龙湾区瑶溪街道白楼下)等,所以人来人往,一片繁荣。
作为永嘉场下横路村居的唯一交通要道,下垟街全街笔直。当年,除永中寺前街外,下垟街算是永嘉场商业的繁荣街。目前,政府正引导周边商铺逐步发展,成为人口集聚、商业繁荣的步行街。
古民居,讲述人生故事
走在下垟街,我们总抑制不住来自古民居院落的深度诱惑,那些或开或闭的门户及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在我们眼中是一座座文化宝藏。
走进下垟街381号张振夔故居,屋面的花格窗棂、隔板柱头上的木雕图案跃入眼帘。这是一个三开间的宅院,主人张玉林说,故居只是整个张氏院落建筑西南角的三间,俗称介轩,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于2008年底进行过改建。整个建筑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占地约378平方米。由前厅、天井、东西厢房、正屋、后院及围墙围合而成四合院。张玉林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并一一介绍:东北厢房因道路拓宽,拆除改为道路了。前厅明、次间改建为四层楼房。正屋也是后来改建为两层楼房的。原来条石铺地的后院,现在改成了道路。
著名学者张振夔(1798-1866),字庆安,号馨庵,任镇海教谕、永嘉东山书院山长,著有《介轩诗文集》。17岁考上秀才,21岁中举。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提倡六艺教育,离职后关心地方公益,办团练、改练法、兴水利、筑塘堰,注重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其家风严谨,子孙后代中名人辈出。据家谱统计,有30多位子孙后代在教育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突出的有中科院院士张肇骞、张淑仪,被称为“一门两院士”。
在张振夔故居旁,还有很多古民居,如下垟街409号张积祯宅,350-352号同丰生老店,415号张南兴宅,468弄1号张祥昆宅,479弄5号叶天玖故居等。这些古民居,大多是单层、双层的低矮的明清古式建筑,很有特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笔者就出生于下垟街495弄南头巷朱氏门台大院内。
当年附近有口叶宅井,井底有一层黄沙,清澈的泉水就从沙层中冒出,冬暖夏凉,即使旱天,水源也不断。儿时笔者跟着母亲到叶宅巷挑水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从家里出发绕一圈,绕过“西城坦”才能到叶宅井。清晨,我们到达时,已有很多人在叶宅井旁排队等待挑水。家人一天的烧水、做饭就用清晨这两桶清水,舍不得浪费,省着一点点用,洗衣是绝对不用这水的。孩提时,我们较贪玩,因叶宅井挑水的人多,地面湿滑。一不留神,就在井边滑倒,弄得一身湿,怕被父母骂,要偷偷把衣服晒干才敢回家。下午,与小伙伴玩累了,就到井边舀一勺水,喝下去,甜甜的,透心凉。
叶宅巷口有个大院,人称“三个门台”,是张氏先祖所建,大约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古民居是砖木结构,包含有外幢屋、里幢屋、花园及水池,周围有石砌墙围。记着儿时,有几个伙伴家就住在门台内或附近,因两幢大屋像个大迷宫,我们时常跑到屋内捉迷藏,玩家家,快乐无比。
行走在下垟街,到南头巷时,前面的房屋挡住了部分去路,街道微微向东弯曲了点。因为巷南房子比巷北房子多向东延伸了2米多,从而在巷口形成了一个道坦,平常总有很多人会聚在一起聊天,很是热闹。特别是夏天,这里因为凉爽,吸引了很多人来纳凉。
老街里的生活是平静而知足的。笔者的爷爷、奶奶同龄,今年已85岁了,俩老仍居住在下垟街,不愿搬离。按老人的话说,在老街生活自在,漫步、闲坐、对弈、串门、拉家常,韵味深长。他们还时常来电话,要我们有时间回老街、老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