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晓露 实习生 吴婷婷/文 杨冰杰/摄
在家具界,朱小杰被誉为“中国家具设计的领军人物”,一个“让中国家具设计名扬世界的家具设计师”。他成功设计开发出一系列极富中国传统特色的个性家具作品,因突出的设计成就出任中国家具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
包豪斯,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世界顶尖设计类大学之一。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
一年前,朱小杰在中国美院授课后,国内名校纷纷邀请他去授课。他却婉拒了众多知名高校的邀请,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合作创办了温州家具学院,并出任院长。他将“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融入教学中——在学院里,学生是“高层”,教室、行政、车间构成基层。学生三年只读两本书,一本是朱小杰自编的6万多字的教材《家具设计基础》,另一本是老子的《道德经》。
壹 丁金昌:“其实我们盯上朱小杰很久了”
一拍即合的合作
朱小杰此举曾让不少业内人士大感费解:说到设计,谁不想登上中国美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殿堂?谈到学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能比得上名校吗?再论发展,温州的平台大得过一线城市吗?
面对这些声音,朱小杰不为所动。
因为在他心里,有很深的故乡情结。
同时,还因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的诚意邀请让他动容。
“其实我们盯上朱小杰很久了。”丁金昌坦言,创办温州家具学院这个想法酝酿了许久,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这方面的大师,直到朱小杰进入他的视线范围,“朱小杰不单单是一个出色的家具设计师,还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为了引进这位人才,丁金昌可谓“煞费苦心”。不但“三顾茅庐”,还爽快地答应了朱小杰提出的三个条件:在温州家具学院没有老师,只有师傅;学生只学和专业有关的,其他的自学;学生在温职院各专业中招收,学生招进来后不合适的可以退回。
提到这场合作,丁金昌很感慨:“我没有丝毫犹豫,就因为朱小杰是有实力的技术大师,与他合作,自然要尊重他的想法,我对他很有信心。”
“开办家具学院,我只是想培养手艺人。”朱小杰认为,中国教育,一直注重全能人才的培养。但事实上,中国最缺的是手艺人。
“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且学无所用?”在朱小杰看来,很多专业设计院校毕业的学生,连基本的制图都不会,在社会上找不到存在感。他没有太大的理想,只想给本土带来真正“有用”的教育,教给本土学生谋生的技巧,为教育界吹入一股清风。
一直在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的丁金昌表示,这次合作,是温职院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的一次探索和改革,办学体制育人机制的一次重大突破。目的是为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让温州文化产业走得更远、更好。
贰 朱小杰:“没有品德的人成不了好设计师”
独特的教学和教材
马克琪是温职院大二学生,大一时就读于家具设计专业。去年暑假,经过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他喜欢上了朱小杰的教学和设计理念,从而转报家具学院。他清楚地记得入院面试时,朱小杰提的三个问题:你对家具有了解吗?你知道老子吗?你对感恩如何理解?
“天哪,我当时听到题目都傻了,之前准备的东西完全用不上。”马克琪告诉我们,当时他不懂为什么院长会问这样的问题,直到后来才明白,学院以人为本,推崇“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家具学院拥有2000多平方米教室、700多平方米车间、50多位师傅、15名学生。在它的组织结构图上清楚地表明:学生位于“高层”,一切为学生服务。
学院实行小班化教学,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这里,学生不需要上课,他们以自学为主,师傅从旁答疑解惑。三年的教材只有两本书,朱小杰自编的《家具设计基础》和老子的《道德经》。
为什么要把《道德经》作为教材?
朱小杰这样解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品德。没有品德的人,就算设计出再好的产品,都不能称为好的设计师。”朱小杰要求每位学生反复诵读《道德经》,从中悟出如何去做人。检验学生对《道德经》的掌握程度,并非传统考试,而是通过做海报的形式。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要设计至少一张以《道德经》为主题的海报,并融入个人的感悟。
朱小杰常常对学生说:“所谓的设计师就是把艺术家和工匠结合起来,工匠的技艺可以传授,而设计是不可传授的。一个好设计师必须是好工匠,所以,你要成为设计师前必须要先让自己成为好工匠。我要做的就是把我在设计道路上的技艺整理成章,全面地传授给你们,让你们先成为好工匠。”
入车间操作是一名好工匠的必备技能。家具学院的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亲身到车间学习家具制作过程。“只有亲眼看到家具是怎么被做出来的,才能对这个东西有全方位的认识。”朱小杰说。
该院副院长叶骥表示,学院对学生有一套考核标准,那就是文字语言、形象语言、图纸语言、设备操作、生产管理和产品制作等6本证书。不管学生入学多久,只要有能力,都能参加考试。只要拿到这6本证书,就算是熟练工。
叁 陈俊杰:“我找到了最想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成果初获肯定
“实习是教学的一部分,安排学生来我的工作室实习,是为了让他们跳出课本,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本。”朱小杰介绍说,这次实习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组别分配,包括平面小组、产品设计小组等。
江笔清是大二学生,也是班长。他在实习中负责旧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开发。前不久,朱小杰从国外买了两张椅子,让江笔清仔细揣摩后,设计出一张新的椅子。
“人家做得这么成熟的东西,为什么不拿来用呢?”朱小杰指着椅子说,设计非原创,其实新产品都是在原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改变并不大。例如,椅子弧度稍微变一点点,人体舒适度就大大增加,这也是一种创新。其实,所有顶级设计师的东西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设计,就是有想法的模仿。
朱小杰对设计的见解,让江笔清颇有感慨:“朱老师的这些指导,对我的启发很大,让我重新认识了设计。”
在平面小组,记者见到了大一学生陈俊杰。他正忙着做学院标志、校服、技能证书等基础项目的平面设计。
“这都是我设计的,一会儿还要跟师傅讨论一下。”陈俊杰指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图说,这些都是根据课本基础理念,参考前人设计,初步设计出的学院标志。
“在这儿,我找到了最想要的学习方式。”陈俊杰坦言,他偏爱个性化、富有创新性的东西。
这个有想法的男生,在今年年初广州第33届家具博览会上,让业界前辈刮目相看:他设计的“道凳”,被一家台湾企业订购。
“说实话,他的作品被买走,我还是觉得有些意外,毕竟他只是大一新生。”朱小杰表示,这是对他们教学成果的肯定。
“我不敢说我的学生表现得如何出色,但只要他们能坚持到毕业,将来走出校门,就一定有人抢。”朱小杰笑言,这批学生,是上得了厅堂(设计),下得了厨房(工厂)的人。毕业后不一定要从事家具设计,也可以是服装、广告等行业。朱小杰说,现在就常有业界朋友问起学院情况,并要求他推荐优秀生,有意提前预订。
前不久,由丁金昌带头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和朱小杰带头的瓯窑儿女创新团队,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再添一笔色彩。
“这两个人带头的团队入选,看起来是巧合,实际上是种必然。”温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顺聪表示,温州搞创意设计和高职教育最拔尖的这两个人,一直致力于推动温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他们一年多前擦出火花,联合创办家具学院,这对温州整个家具行业的推动很大。
“温州无论发展什么行业,都需要人才。”徐顺聪认为,近年来,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开始提速,但外地人才存在很难引进、引进后很难留住的问题,因此本地文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精英与高职院联手,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起着很强的引领作用,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