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苏靖 胡丹
陈青华 李倩 徐月萍
提起中国民营经济首发地温州,人们想到的会是打火机、眼镜、皮鞋这样的日用消费品,想到的会是一群规模不大的小企业,因而温州模式也被冠以“小狗经济”特点。
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温州或许是国内老板密度最高的区域。但若以为这些企业都是“小狗”型,可就错了。近日记者在温州走访时意外发现,这里已长出了一群较大能级的大企业。局部金融风波之下,大企业大多安然无恙,逆势而上,体魄更为强健。
或许他们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够,但他们已然是温州经济的中坚力量,并且带领着庞大的“小狗经济”群迎战市场,开拓未来。
脱颖而出——
“小狗”长大,一批企业迈上新能级
国有资本较少惠顾的温州,民营企业早就习惯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依照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下,只有少数大佬才站上食物链顶端。白手起家的出身,让这些民企在丛林中的生存,格外艰难,但或许是从小就经历磨难,一次又一次闯关让他们变得更为强大。
记者在温州采访时发现,一些企业已有些“年头”,在岁月的浸淫中,他们愈加成熟,愈加能抵御风险。
来到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乐清,声名远扬的正泰,历经三十年风雨后已迈上了300多亿元的台阶,成为当之无愧的大佬。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正泰沉着应对。去年末还逆势投资,收购了德国老牌知名光伏企业Conergy旗下法兰克福的组件业务,实现了光伏组件生产的国际化。今年2月,德国勃兰登堡州法兰克福奥登市议会正式通过了正泰太阳能德国工厂附近“正泰大道”的道路命名方案,或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条以中国企业命名的道路。
不仅是这样的跨国收购,还有更重要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正泰在国际上赢得了声望。首台“中国造”高端半导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正泰下线,实现了由低压元件到高压开关生产向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业转型,并打破美、德企业垄断格局。在大型地面电站,意大利装机容量70MW的Rovigo光伏电站,韩国装机容量6MW的 Boongeo-Seom光伏电站,都不乏正泰的杰作。在进军新能源的道路上,作为全球首家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已从单纯“卖产品”向投资电站“收电费卖服务”转变,实现先进制造业向全球化的现代服务业转型。低压电气起步的正泰,如今俨然新能源领军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已不可小觑。
人们发现,看似不起眼的继电器、开关之类的低压电气行业,德力西、天正等一批温企已是国内机电行业排行榜上的常客,规模从数十亿元到上百亿元不等。
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企业。一些温州企业的脱颖而出,甚至让人们对传统产业的印象大为改观。森马便是这样的一例。
近两年,服装行业企业叫苦不迭。库存危机,缠上了许多服装企业。即使如班尼路这样的时尚品牌,也不得不在国内关闭了数百家门店,收入利润持续下降。但在温州的服装企业森马,却看不出一丝凉意。对外收购动作频频,业绩增长良好。该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公告显示,服饰一季度收入同比增3.97%,利润大增21.12%。
没有生产车间、没有制衣工人,凭借“虚拟经营”,该公司的“森马”和“巴拉巴拉”已分别成为中国休闲服饰行业和中国儿童服饰行业的领军品牌。有知情人士透露,森马集团的年收入规模约150亿元,预计四五年后可迈上500亿元台阶。
其实,在低压电气、汽摩配、服装、制鞋等传统行业中,当地龙头企业正扮演着大佬的角度。这些“带头大哥”铸造竞争力之时,他们的增长态势还成为更多协作同行的成长加速器。有当地人士透露,近年来的风波事件中,多数大佬级企业并未涉险。这股稳健力量,使温州经济基本面传递出较为良好的信号。
创新不断——
由大至强,一群企业竞争论英雄
大企业的倒下,如今不时可以从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现。人们逐渐明白了,大企业并非个个都躯体强大。
三年前,世界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全球挑战者》研究报告中,将正泰列为未来最有可能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挑战老牌跨国公司的33家中国企业之一。当时的正泰正在向太阳能领域进军,业绩实力尚未显现。但其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已形成。果然,这几年正泰的产业表现已证明了这一点。
企业家们羡慕的规模,正泰董事长南存辉并不以为然。奔向世界500强,正泰还需加速努力。在他看来,大公司绝不可空有规模,必须做强做久。
也因此,他更为重视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系统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全球化渠道网络营销优势、社会化大生产与信息化管理大规模运营能力优势……为迎接挑战,这身武艺不可或缺。
丛林之中,总有一群企业在主动迎战。训练力量或变换战术,只为了站上食物链高端。
服装行业的重压,森马当然也深有体会。门店销售乏力,就转战互联网。其童装巴拉巴拉品牌,大力推行网上销售,去年成为互联网儿童服饰销售第一名。
不仅如此,原有的资源优势也在优势童装上继续延伸。细细观察其上市公司的公告,不难发现,森马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童装。这就不难理解森马的“新打法”了。通过“一站式儿童时尚配搭中心”的创新模式推出新品牌梦多多,欧美最流行的鞋配用品集成店模式也被引入。7月公告信息显示,森马将以1.022亿元价格收购香港睿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育翰上海70%股份,挺进儿童教育领域。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森马将从儿童商品提供商转变为儿童产业服务商。投资完成后,森马将拥有在世界50多个国家,超过400家中小连锁品牌“天才宝贝”,收获3至6岁儿童客户群。这些都是森马未来继续扩张的新优势。
如果迅速达到正泰、森马这样上百亿元的能级还有较大差距,那不妨在细分行业里积蓄力量占领制高点,筑就强大竞争力。
在瑞安汽摩配产业基地,当记者走进一家汽车配件企业瑞明股份,50多个机械手、柔性生产线展示出现代化车间的效率。总经理戴光永在介绍时谈论的不仅有自己为之配套的宝马、奔驰、通用等跨国企业,还有与之竞争的国外同行。当一些同行为稳步前行庆幸时,这家年收入约20亿元的企业却在飞快奔跑,去年瑞明销售产值增长了54.3%,从订单情况看,今年还将保持45%以上的增长。
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家企业生产的是机床配件,而且连续多年亏损。持续的技术攻关与创新改变了这一切。让同行尤为吃惊的是,瑞明还曾三度拒绝了尼玛克的收购要约。墨西哥的尼玛克是国际上颇有威望的汽车发动机铝制气缸盖、气缸体以及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商。“我们可以与尼玛克同台竞争”,戴光永坚信,瑞明完全可以与国际同行同台较量。
迈上30亿元台阶的康奈,在接班人郑莱毅手中,显然更重视的是管理创新。他指的是传统鞋业不能再用传统方式生产。要运用管理信息化技术,让系统标准化,由此内部管理效率将因此大大提升。
竞争力提升,使得较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得以改善。前5月,温州6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超过20%。让传统制造转向智慧制造,借助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互联网思维等新技能,这些大个子企业,不断汲取营养,以更强大的动力冲锋陷阵。或许谁也不能准确地画出这些企业的未来走势,但他们稳健的步子里更大更强的主线已然生成。
转机待现——
克服烦恼,抱团生长闯市场
采访收集的各种信息显示,这里长出了一些较大或较强的斑马级企业,但远未达到万马奔腾的景象。绝大多数仍未逃出“低小散”的生态圈。
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注册地在温州且纳税在温州的温商,超10亿元的41家,其中工业企业32家。在龙湾,产出达十亿元级左右的仅4家。在乐清,3万多家企业中规上企业仅900余家。
用微利投入再生产长得太慢、金融资本浇灌成本太高……一些企业抱怨,成长中的烦恼不少。在人人好当老板的温州,当然也少不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作祟。即便一家不错的企业,可能也会因为传给子女而被拆分。
煎熬之下,转机再现。温州服装行业大约有2300多家,按商会会长郑晨爱的观察,可能有六成企业不盈利或亏损。他记得,几年前行业内提出兼并重组促转型,根本没企业响应。如今有企业愿意当“凤尾”了。他提到甚至有企业主动请商会牵线,与运作较好的企业组合。说白了,就是让优秀企业来“吃下”自己。
温州企业家逐渐明白,在短缺经济年代,敢冒风险就会成功的范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下。他们更需要学习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规则,掌握现代企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和不断更新的理念。两极分化的趋势,似乎也在催化企业的思考。温州市经信委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地600家大中型企业,盈利超过20%,而3600家小微企业的盈利仅1.1%。政府也急欲出手改变这种现状。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一系列举措,得到民企的普遍响应。市经信委主任梁超发现,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在上升。
一些温州企业发现,兼并重组,如果顺利交接,不乏是企业快速成长的途径。据称,森马现在的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去年的一次收购。一年前,森马出资约20亿元收购了宁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71%股权,去年媒体报道中纷纷称其为中国服装业最大一起并购案。中哲慕尚在产品设计、渠道资源、中高端业务供应链、电子商务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收购前上一年度的零售收入超过30亿元。这些资源不仅有助于森马壮大收入规模,还使其获取中高端业务发展的各项资源,推动其实施多品牌战略。
还有一些受伤的企业,也在兼并重组之下逐渐恢复元气。服装龙头企业庄吉曾因造船业扩张陷入债务危机。昔日中国民企500强的庄吉,曾位列“中国服装十大影响力品牌”。危机之下,服装主业动弹不得。即便厄运如此,庄吉服装还是迎来了转机。在温州市政府、商会等协助之下,去年山东如意集团注资重组,组建庄吉服饰。据传,庄吉是凭服饰品牌商标、全国市场销售网络及生产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市场人士认为,虽然法定代表人易位,但与如意这样的国内纺织面料龙头企业结盟,产业上下游无缝对接,庄吉服装不仅有了重生机会,而且会有更大的舞台。
如今,铸就一大批上规模的品牌企业,已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是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撑,温州经济的再次腾飞仍不可预测。正如南存辉憧憬,不久的将来,正泰这个中国品牌将屹立在世界电器之林。风物长宜放眼量,也许温州还需要更多企业家,在计划下一财务季的业绩时,规划自己的未来成长之路。
原载8月7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