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中 报道组 陈坤沈
近年来,洞头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重大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等方面金融需求的支持力度,全县对近200家企业累计授信20.78亿元。此外,银政意向性合作项目25个,预计新增授信超16亿元,创历史新高,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卓著。
光鲜数字的背后,是洞头一直致力于打造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体系,通过不断引进金融之水来灌溉实业之田,走出一条有洞头特色的金改之路。
金融机构:从过去2家到如今14家
金改两年是洞头的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两年。
金改前,洞头的银行机构只有建行、农行两家。金改两年来,截至目前,拥有工、农、中、建、邮储、温州银行等6家银行分支机构,农信联社、村镇银行等2家地方性银行,人民财产保险、太平洋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3家保险分支机构,诚意小额贷款公司、恒博小额贷款公司2家小贷公司,1家农村资金互助会。
“没有完善的金融组织,金改无从谈起,更谈不上服务实体经济。”洞头县金融办主任吕建伟说,未来洞头金改的主要内容依然会在丰富金融生态环境上做文章,更多发展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组织方式、业务和产品来服务洞头实体经济。
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洞头县在新城二期180亩规划金融服务区建设。目前,县信用联社大楼建设已开工,县人民银行、邮储银行金融机构联合地块,即将启动供地程序。同时,对接温州银行,协调相关部门,目前已经确定了经营场所,协调解决恒博小贷公司办公用房。帮助协调建设银行洞头支行购买新城新办公场所1200平方米。
吕建伟说,随着不断改善的人居和投资环境,洞头新城渐成金融集聚区,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已经搬迁或即将搬迁至新城。“随着温州金改的深入和洞头逐步融入温州大都市圈,作为未来洞头‘华尔街’的金融服务区,将成为洞头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金融服务:渔民船企各取所需
家住洞头县东屏街道的渔民王振勇,前些天刚以渔船马力为抵押,拿到了洞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44万多元抵押贷款。改变了以往,即便有马力250千瓦以上的大船,渔民也无法向银行融到与自己生产能力对应的贷款。洞头农村信用联社创新推出了新型渔轮马力抵押贷款,以渔轮的“马力瓦数”核定贷款金额,每千瓦可以获得2500元贷款,不仅降低了渔民的贷款门槛,还提高了贷款额度。
这仅是洞头缓解“融资难”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来,洞头在破解融资难上屡出新招。随着金改的深入,企业融资难题在洞头逐步得到破解,包括渔船、渔船马力瓦数、海域使用权、技术专利、股权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抵押物贷款,这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
“这些金融服务产品,是根据渔民的实践需求量身订制。”吕建伟表示,为让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洞头实行创新信贷产品市场互动,对全县各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进行梳理,建立创新信贷产品目录,对其中具有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创新产品在银企对接会进行公开。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艘LNG国内支线船舶融资租赁4.5亿元花落洞头,在洞头注册成立的浙江华祥海运有限公司与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签署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总额高达4.5亿元。
“小到个体,大到造船公司,在洞头都会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融资产品。”吕建伟说。
解“链”帮扶:助企转型升级
近年来,不少地方企业深陷“两链”困境,洞头几乎成为例外。吕建伟解释,相对温州其他地区,洞头经济总量小,实体企业不多,绝大多数企业坚守实业,目前深陷“两链”困境企业只有3家。
为不使帮扶流于形式,洞头建立企业帮扶和分类处置长效机制,开展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并对全县银行和授信企业开展不定期信贷走访活动,对多家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银企协调,提出建议,要求落实,对办得不到位的实行问责。
对于深陷“两链”企业不仅要帮其解套,还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吕建伟表示,洞头除了要求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缩减原有信贷额度,还要求经信局等部门主动帮扶企业开拓电子商务业务,拓宽销售渠道,帮助企业消化库存,盘活资金,从根本上助企脱困。
在全方位帮扶“两链”企业的同时,洞头未雨绸缪,制定出台《洞头县企业分类帮扶实施意见》、《洞头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同进共退”帮扶企业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深化助企服务员、金融驻企服务员等帮扶机制,一旦发现有企业深陷“两链”困境,无论是银行还是政府层面,帮扶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