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民营经济是本,实体经济是基,中小企业是源。自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连续打出一系列夯实经济基础、振兴实体经济的“组合拳”以来,温州经济逐步走出“低迷”,触底回暖的态势十分明显,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也逐步回升。在第二次全市振兴实体经济大会召开之前,本报特派记者深入我市企业工厂车间、销售门店,探寻过去一年来做强实业的轨迹——
福达合金 “小心脏”跳出国际范
本报记者 张佳玮
“虽然去年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但是我们的业绩仍取得18%的增幅。”昨天下午,在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总经理林万焕正向客户介绍新型电触头材料的生产工艺。面对客户提出“去年业绩有否下滑”的疑问,林万焕充满信心地回答:“不仅去年的业绩没有下滑,而且今年一开春订单就忙不过来,估计全年的势头依然不错。”
福达合金成立至今已经20余年,一直致力于专业化电接触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这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相当陌生的电触头,却是业界公认的电器“心脏”,大到军工设备,小到家用电器,都需要依靠这颗“小心脏”,才能实现有效的运转。拥有这样的核心竞争力,让福达合金逐渐成长为行业“小巨人”,去年该公司税费总额近4000万元,亩均税费也达100多万元。
目前,福达合金已经与全球电气50强企业实现合作,产品远销欧、美、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正是因为我们与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林万焕把这种合作关系比作“蜜月期”,不过与国际高端客户进入“蜜月期”的道路还挺曲折,前期一般需要3到5年的反复测试与磨合,而福达合金先进的研发能力和稳定的生产工艺,正是通过各项测试的制胜法宝。
“蜜月期”带来的甜蜜效益,让福达合金的生产车间从今年正月初八开始就连轴转,全员开工,可还是忙不过来,订单一直排到下半年。员工刘立强今年刚刚被评为温州市“名师名家”,他正带着技术攻关小组研发节能降耗的新材料。“我们不仅要让福达合金生产的小心脏搭配更多的电器产品,更要让小心脏跳得更好,更有国际范。”刘立强说。
育才控股
创新驶上“快车道”
本报记者 叶德初 实习生 王晴
日前,育才集团可谓喜事连连:和中国美院历时两年研发的太空系列教玩具产品一经面世就让企业忙得乐不可支;一组全面实现教学互动的“智慧教室”重磅出击;“育才”成为全县第8枚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今年1-2月份,企业产值增长幅度达到47%,实现了马年“开门红”。
“去年我们企业年产值达到2.7亿多元,增幅为32.3%。” 张旭林表示,育才集团已经连续6年产值增幅超过30%。今年他们定下的目标仍是30%,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底气就来自于创新。
在育才控股集团的展厅里,一款智能电子板格外引人注目,它就像放大了10多倍的IPAD,点点显示屏上的快捷键,就可以实现翻页、制图、声频、视频等功能。这个“智慧教室”由一体机和课桌组成,有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高效交流。目前,该款产品正热销欧美,其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近四分之一。
眼下,育才已开始着手上游材料的研发。通过“千人计划”的人才引进平台,育才以技术参股的方式引进了一支拥有丰厚资源的博士后队伍,并成立名为“高才实业”的子公司,专攻新材料研发。同时,育才还把实验室建在高校,借外地专家和研发团队的“脑力”,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车间里,记者看见每台机器都开足马力,各类成品鱼贯而出。虽然机器的“块头”都很大,但一台机器前只有1至2位工人。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他只要坐在机器前监控机器运行情况就可以了,其他事情都交给机器。通过“机器换人”,该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至5倍,合格率也从原先的60%提高到98%。
迪丰服饰
定牌生产赢得亿元产值
本报记者 章映
位于鹿城区炬光园的浙江迪丰服饰三楼车间里,上百名工人正埋头赶制一批外套。“这是国内一家知名男装品牌刚下的订单,一共3万件。”副董事长林建峰说,在这个月刚刚结束的春季订货会上,他们拿到的订单与往年基本持平,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年底。
这家占地面积仅10亩的男装企业,在温州服装业整体式微的大环境里,改革以往单一的产销与贴牌加工方式,以“精品休闲服的定牌生产”模式做专做优。
所谓定牌生产,比贴牌设计看起来只是多了一道定向设计程序。但对迪丰来说,这是吸引部分设计能力不足的服装企业与其长期合作的法宝。据统计,该公司拥有100多人的专业服装设计师队伍,并在上海建立服装研发基地,近年来几乎每季度都推出新款式1000余种。
按照流程,迪丰为其长期合作的40来个客户,安排了对应的设计师团队和商务代表。待设计出炉后,客户先挑选若干款式,在其自己的订货会上展出,待确定订单后,再向迪丰下单生产,这也保证了企业的零库存。如此一来,迪丰的自身设计、管理能力与时俱进,减少了低层次的竞争,企业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而在精品方面,为保证产品质量,迪丰2009年以来先后2次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引进智能化服装生产设备1000余台,建立了与国际同步的服装生产流水线。一组数据可以表明:在历年产品同检、抽检中,迪丰都获评合格,从未发生退货和顾客投诉事件,近年来客户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95%以上。
据悉,目前迪丰的年产成衣能力为50万件(套)。林建峰说,去年该公司实现产值1.43亿元,出口175万美元,今年将继续控量提质,提高利润率。
奥康集团
先行一步“升级”营销模式
本报记者 叶德初 实习生 王晴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市区五马街口的温州首家奥康国际馆,发现除了奥康国际自有品牌外,还有来自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国际鞋业品牌。同时,国际馆还提供一站式高端定制服务,如顾客只要在脚形测量仪上走一圈,三十秒内电脑就能根据顾客的脚形模拟成产品;顾客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皮料、配饰及鞋款,一周之内就能穿上定制的鞋子了。
这种营销方式的转变,奥康谓之“集大成者”,即采用创新的品牌集成发展模式,除了奥康国际自有品牌外,还有6个国际品牌入驻,产品种类包括男女鞋、皮包、皮夹等,由此打造成消费者喜欢的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提供体验式的购物方式。
据介绍,国际馆的客流量比改造前增加30%以上。不仅如此,去年奥康还频频使出“新招”:赞助央视《舞出我人生》、创立中皮协首个产业创新联盟、推出无鞋体验馆、试水O2O模式……公司各方面成绩实现了稳步增长。
此外,除了对线下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外,奥康对线上的销售也没有放松。据悉,奥康2006年开始触网,2010年开始大力做电子商务,2013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3.8亿元,成为最早做电子商务并实现规模化销售的企业之一。
“接下来奥康将采用数据化管理,一切以数据为依据,改变传统‘守株待兔’的营销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并提供针对性服务。”奥康鞋业副总裁王振权在展望奥康未来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向时表示,将进一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企业的自身转型,由此实现更大的突破。
新亚电子
工厂24小时不关灯
见习记者 陈超 实习生 王晴
在温州大桥北白象出口旁,有一座24小时不关灯的工厂。多年来,这座工厂出产的电子线随着大桥的车流运向世界各地,又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回到市民手中。
“我们公司就是大桥旁的灯塔,除了过年,一年到头24小时全都亮着灯。”新亚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华辉笑言,为了应付源源不断的订单,车间里始终保持每日24小时不间断运转,员工们则分为日班、夜班工作。
新亚电子是我市一家集电子产品配套用电线、综合布线产品制造、研发、产销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产量在国内电子线行业排名第一。由其生产的电子线和接插件,在IBM、佳能、三星等国际品牌的产品中都能找到身影。去年,新亚电子的销售额达到11亿元。
昨天上午,陈华辉收到了一条催订单的短信。这条短信提醒他,公司目前还有17万公里的电子线订单未生产。“17万公里,得做一个月才能做完。”陈华辉说。一个月生产17万公里的电子线,已经能绕赤道4圈有余了,但相比于火热的市场需求,企业的产能还是有点“吃不消”。
为赶订单,工人和机器加足马力。在一楼车间里,170多台绞线机却只有8名工人在管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车间。陈华辉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司加大机器换人的力度,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李贵新已经在新亚工作了11年,他从普通员工升职到新亚下属检测中心主管,掌管着价值500多万元的80多台检验设备。“客户对环保指标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的每一件产品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测。”李贵新介绍,只有用高科技打造的高质量,才能赢得客户青睐。
在谈到企业面临的挑战时,陈华辉指着拥挤的生产车间说,希望能有更大的厂房来扩大生产。
人本集团
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见习记者 吕天然
走进人本集团旗下位于滨海园区的温州人本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密封厂房内,一条条整齐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气势恢宏地呈现在眼前,透露出人本集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凡气质。
“汽车轴承不同于其他普通产品,它对精度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容不得半点瑕疵,否则出问题可能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人本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瞿韶贵语气显得严肃。正是这种对自身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苛刻要求,使得人本集团的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013年全年的销售收入达到119.6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了18.6%,而今年1月份、2月份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17.6亿元,同比增长24%。
说起公司的管理经验,瞿韶贵道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秘密”:在人本集团,每一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它们与其他子公司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拿研发来说,我们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是完全独立的。研发人员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精确的定位后再进行技术研发,走的是纯市场化道路。”瞿韶贵解释道,“这使得子公司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说了算。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在有序竞争中增强了竞争力。”据悉,仅去年一年,该研发中心就研发新产品500多个。
除了效率和效益,人本集团的另一个与众不同则是注重培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应当为社会尽责。企业做大了,不仅是国家的,还是员工的。”这是人本集团董事长张童生坚持的理念,员工与企业互融的感情,也让今年温州地区各子公司员工的返岗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