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舒畅 王舒
民间工艺美术如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后继乏人的困局怎样破解?
近日,一场以“传承手工艺术,发展工美产业”的主题论坛在我市举行,赵建忠、孙亚青、稽锡贵、陈水琴、周金甫五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齐聚一堂,就杭州刺绣、青田石雕等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交流经验。
开拓创新,延长生命力
赵建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艺花边集团董事长):
产值9.6亿,纳税2907万元,利润3726万元,这是去年我们中艺花边集团交出的成绩单。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用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发展。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设计人员就打破了过去花边内外两圈的呆板布局,成功创制了用萧山万缕丝花边与黄岩绣花相结合的全雕镶边大套,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之后,我们又研发了图案新颖的“彩条链花边”。到了1974年,国际市场萧条,给花边行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设计人员夜以继日创制了“绚带丽”新产品,改革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成为畅销路货。进入八十年代,设计人员又把花边的艺术特色与新颖别致的服装款式相结合,创制出麻布镶边绣衣和绚带工艺女装,风靡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
我们在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化绣花业的同时,还继续致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万缕丝”花边这一品种,并提出“以新养老,以新养精”的方针,成立单独部门开展此项工作。近年来,公司开拓的新产品连续在全国各类工艺美术大赛中摘金夺银,产业化道路使这有着近百年历史、凝聚着几代人智慧的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树立品牌,提升影响力
孙亚青(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杭州“王星记”扇业公司董事长):
工艺美术企业是具有产业和艺术双重属性的,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产业的双重任务。杭州市将工艺美术行业列为政府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来打造,着力培育一批在同行业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通过工艺美术名品、名师、名企来扩大行业品牌效应。
“王星记”扇业既是扇子生产企业,又是中国扇文化的传道者。我们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品牌文化,相继举办了中国首届扇艺文化节、扇艺年代人文秀、首届扇艺珍藏品荟展以及万人写扇送扇活动,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又举办礼扇价值高峰论坛,组织专家从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角度研讨“礼”和“扇”,来挖掘中国传统扇文化内涵。
此外,“王星记”还在科研开发上做足功夫,与高校合作成立产品研发中心,运用工业设计手段,将现代化理念渗入传统产业中,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企业已经拥有了48项外观设计及实用新型专利,相继被授予“杭州市工业设计中心”、“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称号,并布局进入高铁、机场及省会城市专卖店,打响企业品牌。
开办学校,培养传承人
周金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青田石馨苑艺雕厂董事长):
当全国各地的传统手工艺因后继乏人而日渐衰弱之际,我们青田的石雕行业却是一个例外。青田石雕拥有6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从业人员3万余人,石雕艺术品远销海内外,这门传统手工艺能保持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背后有一所学校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着人才有一定关系。
2000年,我以青田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向政府提交了开办石雕艺术学校的提案,2008年,这个梦想终于成真。刚开始的时候,青田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两个石雕艺术班,招收60名学生,学制三年,后来还办了成人中专班,鼓励从艺多年的人来进修。在艺术班学习的学生,不仅能享受到免学费、材料费等减免政策,每人每月还能得到200元的生活补助。而我们这批大师也以身作则,每周抽出时间到学校任教,并鼓励自己的徒弟去学校给学生们上课。通过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功底和基础也比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得更扎实,领悟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更大,常常是一经点拨便水到渠成。
办一所石雕艺术学校,让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位大师的梦想。挖掘传统工艺优质资源,培养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石雕人才,让这项民间特色手工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发扬,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是青田石雕成功的秘诀。
珍视传统,保护老工艺
稽锡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州贵山窑公司董事长):
传承是百年大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的事。如何永远传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中国陶瓷艺术有5000多年历史,有许多优秀的陶瓷技艺已经失传,也有很多正在慢慢失传。我们亟须下大力气,把失去的东西挖掘出来,把即将失传的保护起来。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技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在从事传统手工业时,也表现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以往要20道工序才能做好的东西,省略到只有10道、5道,传统技艺就在“省略”中慢慢流失。作为国大师,我也带了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大都科班出生,学历高,资质聪颖,但他们却连陶瓷中的青花纹也不会画。所以,我要求他们必须每周要上交写生作业,下功夫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学真本领。
传统的技艺不能放,不能疏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学好用好,这才是传承。
不断学习,磨砺出精品
陈水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州杭绣代表人):
一直以来,有两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松懈过:一是活到老,学到老,二是带好学生。
刺绣技艺千百万种,我所掌握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最近几年,关于刺绣的展览每年都有很多。每一次我都会认真地去看,从不同的绣种中发现新的技法,用以提高杭绣工艺。
而在带学生方面,虽然学生中不少有些有刺绣基础,但我还是要求他们从一条线做起,打好基本功。只要基本的针法做整齐了,以后千变万化,什么都能做到。此外,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尽相同,要根据他自己的特色进行培养,杭绣行业才能百花齐放。
我也曾有过纠结,有人说你这么清贫,要搞产业化。但在我看来,走精品之路才是我追求的方向。我曾看到一些刺绣商品,远看确实不错,但近看就可以发现很多针法都是机器绣出来,这是滥竽充数,降低了工艺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样注重功利的产业化,我并不赞同。我要求每一件作品做到最好,我也一直这么鼓励学生,这样每个行业才能出精品,出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