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七夕更丰富的内涵

来源:温州日报 2014-08-06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9 浏览量:13

本报记者 华晓露/文

上周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文联、市文联、洞头县政府主办的海峡两岸七夕文化与成人礼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七夕文化之乡”洞头举行。来自大陆、台湾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七夕民俗文化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海峡两岸七夕成人礼的不同起源、仪式、内涵等问题。

洞头:

荣获“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洞头七夕节是当地民众于农历七月初七举行的传统节庆活动,主要活动为设置七星亭、祭拜七星夫人为孩儿祈福和举行成人仪式,沿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该活动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研讨会上,洞头县旅游发展顾问、民俗专家邱国鹰首先介绍了洞头七夕民俗。

从2008年开始,洞头县在省级特色旅游村东屏街道的东岙村,以每家每户的传统祭拜为基础,每年举办“七夕民俗风情节”,进行大型的成人祭拜仪式,迄今举办了七届,不但传承了“七夕成人节”,而且打造了地域旅游文化品牌。今年6月12日,洞头正式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请“中国七夕文化之乡”。

专家组认为,洞头七夕节与成人礼有益于培养青少年担当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为此,今年七夕到来之际,中国民协授予洞头“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荣誉称号,并正式授牌。

“出花园” “作十六”:

两岸成人礼各有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认为,成人礼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化仪式,它的实践能够在当代社会中补偿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可以成为青年人养成独立人格以及形成社会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在成年仪式上进行民族或地方传统文化的展示,能让受礼者感知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相比现代快餐式的通俗文艺表演,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启发意义。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刘晓春从洞头七夕成人礼,联想到广东潮汕地区七夕节的重要活动——“出花园”。每年七夕节期间,依当地习俗,虚岁年满十五的孩子都要参加“出花园”仪式,象征从此告别孩童时代,正式成为成年人的一员。他进而追溯这个当地成人礼的起源:“‘出花园’的来历,与潮汕地区的生育习俗及当地对床公床婆的神明崇拜有关。虽然较之传统,现在的仪式相对简化,但民间对床公床婆的信仰仍根深蒂固。”

而在台湾,七夕节民俗以台南最为著名,2008年由台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民俗。台湾静宜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温宗翰说:“七夕节和台南‘作十六’习俗同源。‘作十六’是台南独有的习俗,被视为孩子步入成年的标志。孩子长到十六岁时,要准备祭品到当地七娘妈庙中进行祭拜,意为感谢神明的保佑,并且进行‘成年礼’。”七娘妈是当地传说中的七星娘娘,被认为是儿童的保护神。传说中小孩在未满十六岁以前,由天上的仙鸟照顾长大,仙鸟由七星娘娘所托,因此小孩在成年时,要向七星娘娘拜谢,因此“作十六”祭拜程序都与传说中的七星娘娘相关。

“与洞头家家户户自办成人礼不同,在台南,只有拜七娘妈的庙宇才举办‘作十六’仪式。”温宗翰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十六”已经完成了由个人到集体仪式的变迁。目前,活动已在爱情、成年等元素基础上不断扩张积累,出现环保、海洋生活、健体等延伸内容。

女儿节 孩儿节 情人节:

七夕民俗历经变迁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勤建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七夕内涵在不同地域呈现独有的特点。例如,甘肃西部和古仇池地区乞巧仪式,主要是未婚少女祈求心灵手巧与美满的生活。浙江温岭石塘箬山地区有拜七娘仪式,主要希冀十六岁之前的小孩身心健康。而洞头则侧重十六岁时的成人礼。女儿节、孩儿节、成人礼所表现的不同色彩,反映了仪式的存续,是社会变迁中不断建构重组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传统和传承,不是不走样的拷贝。社会的发展,传统仪式也会不知不觉地随地域的差异和族群心意的转化和政治权力的加入,发生新的构建和变化。这为我们今天处理传统在现代的走向,提供了启示,指明了方向。”

在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看来,七夕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在传承过程中与各种文化交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突出时代特征的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汉民族农耕文化传统和对性别文化的认同和确认。在南北朝后,七夕由农耕和祭祀型节日,逐渐演化为以女性为主角,以乞巧为主题的乞巧节或女儿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节日。

与台南热闹的七夕活动相比,台湾本岛外的海岛澎湖虽有七夕拜七娘妈的习俗,但却没有专门祭祀七娘妈的神像或庙宇,显得宁静简朴。“不过近年来,澎湖的七夕,吹起了情人节的风潮,各种以情人节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参加,”台湾澎湖职业技术学院助理教授周舜谨介绍。他同时转述不少学者观点,认为七夕不应只定位为“情人节”。现在的澎湖正面临观光、博弈公投事件、低碳岛计划的考验,未来澎湖的七夕民俗该如何转变,七夕文化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对此,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惠萍有类似的观点。她表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七夕文化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七夕是“情人节”,有人觉得它是“乞巧节”。如果能把七夕节做一个整合,以“爱”的名义赋予它更丰富的内涵,将更能适应当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