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光
温州名人辈出,他们笔下的水利传记也色彩缤纷、芬芳袭人。
宋之才、徐谊与沙塘陡门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宋之才作《沙塘陡门记》。淳熙十二年(1185),徐谊作《重修沙塘陡门记》。两者记述了平阳吴蕴古三代四修沙塘陡门的动人故事。
沙塘陡门位于瑞安、平阳交界之处,其时有84条溪流汇集于此入海,灌溉良田4000顷,是瑞平平原最重要的水利设施。原先周边各村自筑塘埭,水涝时各不决水,成灾后又互相争斗,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绍兴三年(1133),曾任太常博士的吴蕴古倾资数十万缗修建沙塘陡门。次年陡门被洪水冲毁。十七年,蕴古之子吴通直带头集资重建,用工四千工,耗钱百余万缗,终于取得成功。但是到了乾道二年(1166),一场大水又把陡门冲毁,官府拨款修复。淳熙二年(1175),陡门复坏,通直之子国学、师尹率众重修。10年后陡门木腐土溃,国学在官府的帮助下,再次集资修复。
这两篇文章还如实地记载了温州陡门建筑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沙塘陡门记》表明,南宋初温州已采用木桩技术建筑陡门。“乃用巨木交错若重屋者凡七间,周以厚板,柜土其内,用以壅截河流,连络塘岸。虚其中三间,之上增置闸焉。其左右上下,又沉石攒楗,功不可计,以护土力,以敌水势。” 木桩技术大大提高了陡门的牢固度。《重修沙塘陡门记》提到,沿江有涂,募民耕种,“岁收涂租以资葺理公费” ,这是温州以涂养陡的最早记载。此前温州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靠官府拨款和民间集资,而以涂养陡则是通过建塘使塘内泥涂转变为涂田,使之增值用以水利建设,这是温州水利建设市场化的雏形。该记还提及陡门各部件“以蜃灰锢之” ,蜃灰就是砺灰,这是温州使用砺灰的最早记载。
宋之才(1090-1166),字廷佐,号云海居士,平阳万全人。宋政和八年(1118)进士,官至权吏部侍郎、泉州、衢州知府。绍兴十四年(1144),出使金国,金主问他:“宋大国乎?小国乎?” 他答道:“非大非小,中国耳!” 金主叹服。及归,高宗抚其背说:“真乃宋之才也。”著有《云海敝帚》等。徐谊(1144-1208),字子宜,平阳万全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建康知府兼江淮制置使。学术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 ,以“悟”为宗,与陆九渊之学接近,声名甚著,杨简为其弟子。全祖望《宋元学案》赞其为“平阳学统”后殿。
陈傅良与海塘兴筑
陈傅良于淳熙十二年(1185)、十四年相继写就《重修石岗陡门记》和《重修南塘记》,给我们揭示了温瑞平原上最重要的水利设施——海塘及其配套陡门的兴筑历史。
温瑞平原上第一条海塘——南塘兴建始于唐中期,唐后期形成。《瑞安市水利志》指出:“飞云江北岸,有史料记载最早的堤塘是始建于中唐的城东石塘瑞安岸段。从瑞安城东门外至帆游,长20.40千米,再向北伸与瓯海的南塘相连接,在晚唐时期进行过重建。” 《重修石岗陡门记》又云:“盖(陡)门始附穗丰山之南趾” ,即在今温瑞塘河穗丰村旁,可见其时此处建有陡门,为南塘的配套设施。后来,随着海涂不断淤积,温瑞平原的海岸线渐渐外移。至北宋中后期,海岸线已移至北起石岗南至东山一线,并形成温瑞平原上第二条海塘。南塘也由防御海潮的堤塘演变为温瑞之间的交通要道。所以,《重修南塘记》说:“州城外,南达瑞安,有石塘百里所,不知起何时,而岁积坏,倾者为嵌,陷者为汇,遇时潦,咫尺不得进,往往溺死,自闽山至于吴会,去来者病之。” 而穗丰陡门“以距海远,泻水不效,而议迁置” 至石岗。
《重修石岗陡门记》还记录了温州陡门建筑技术两项重大进步。一是木鹅选址技术。在缺乏相应地图的情况下,陡闸如何选址? “须水潦至,乃为木鹅数十于并山诸水所发源纵之,而观其所会,则旦日会于石岗。”“又患其平壤不能岁月,涸而审之皆硗确沙碛,与地名不谬。穴以锄钎,率人日得土盈斗,于是定迁。”该技术虽原始但很实用,令人赞叹不已。二是以石代木技术。南宋以前,温州陡闸的大部分部件都是用木料制成,很易腐朽,以至于影响陡闸的正常使用。“宜翁因择其乡之秀黄廷瑞者三人莅匠,以石代木,撤旧而新之。”由于石料比木材经久耐腐,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故便很快得到推广,这是陡闸建筑技术的一大改进。同年稍后,平阳县重修沙塘陡门,“邑宰赵侯与国学益求巨材,仍旧规而辟之,凿石为条、为板、为扦、为块,自斗吻及左右臂闸之上下,柜之表里,牙错鳞比,从蜃灰锢之” 。这时除了闸板及起落装置外,其他部件几乎都用石料取代,以石代木技术日臻完善,并一直沿用至近代。
《重修南塘记》也记录了温州堤塘建筑技术的重大进步。宋代以前温州的塘埭均用土筑,抗冲击力差。北宋开始,温州掀起了土塘改石塘的热潮,将巨石铺砌在塘面,从而延长堤塘的使用寿命。故至南宋淳熙时,“有石塘百里所”。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瑞安凤山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为官清正,官至集英殿修撰、宝谟阁待制。他是永嘉学派中介于薛季宣和叶适之间“承前启后”的第二代领军人物,蔡幼学、曹叔远、钱文子均为其弟子。著有《周礼说》《历代兵制》《止斋文集》等。
李孝光、王瓒与埭坝建设
元天历元年(1328)李孝光作《原田歌序》。明弘治十三年(1500),王瓒作《抚安塘记》。两文记述了温州埭坝建设技术和管理的重要进步。
《原田歌序》称,五代间乐清县令丁公在修筑山门乡北閤、九防、丁公三埭时,“始教民治田,起大防。其为式,沉竹笼水中,楗以巨石,藉以栖苴”, 这就是笼石技术,将装有巨石的竹笼沉入水中来筑堤。该技术最初是吴越王钱镠于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在杭州兴筑海塘时发明的,“重而不陷,硬而不刚,散而不乱” ,是海塘建筑的一大进步。丁公及时地将其推广到乐清,并取得显著成效。
当今,温州水利建设市场化的路子作为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人们的赞赏。溯其渊源,至少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抚安塘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为使乐清苔山之民免遭倭寇骚扰,朝廷徙岛民于该县万安寺前沿海,“筑塘田其涂以食其众。未几,风潮奔啮,田复为海。民无恒业,潜还岛处”。弘治十三年(1500),温州知府邓淮等修筑抚安塘。由于岛民贫困,“役钜费繁,难于损下”,于是“乃借官银八百两”,“期于塘成以所余田易银补焉”。也就是说,希望在海塘建成后,通过出卖新增涂田,来偿还所借的八百两官银。结果,仅用了三个月,不仅兴建了水利,建成“塘七百七十丈有奇,塘内为咸河五百丈,以防咸潮之内轶;又其内为淡河七百丈,以储水溉田,且育鱼鳖,以济民用。倚枕山趾为二陡门,以时蓄泄”,而且“得田七百五十余亩,所徙苔山一千三十四人悉计口授田,总为三百五十亩”,解决了移民的衣食之源。此外,“犹有余者,择山水环抱之地,创构屋庐,参列街市而画,其隙壤析为蔬园,中其市为榜亭,揭示谕戒之词”,建设了住宅、街市、菜地、发布政令亭等功能齐备的新城镇。剩下的400亩出售后,偿还了所借的官银。
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乐清山门人。小从祖母课读,笃志好古,颇有文名。元至正七年(1347)应征为官,官至训奉大夫秘书监。《元史》称其“以文章负名当世” 。著有《五峰集》等。王瓒(1462-1524),字思献,号瓯滨,永嘉李浦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故后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定”。编著有《正教编》、弘治《温州府志》、《瓯滨集》等。
叶适、林景熙与河道治理
南宋淳熙四年(1177),叶适作《东嘉开河记》。德祐元年(1275),林景熙作《州内河记》。这里的“河”,前者指温州郡城河道,后者指平阳县城河道,其时平阳为州。这是两篇宋代关于温州治理河道、保护环境的文章,对于当前温州“五水共治”很有借鉴意义。
温州是著名的山水之乡。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温州的灵魂,早在宋代,温州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这一点。《东嘉开河记》指出:“温州并南海以东,地常燠少寒,上壤而下湿。昔之置郡者,环外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奕局。永嘉非水之汇而河之聚者,不特以便运输、达舟楫也,而以节地性、防火灾、安居利用之大意也。”《州内河记》则称:“河为邑巨利……按水法来去,利其最利者,可济枯旱,可泄淹涝,可濯可烹。出郭外,引溉民田数十里,讫归于海,故为利巨。” 也就是说,内河不仅仅方便运输,通达舟楫,而且关系到调节气候、防止火灾、居民饮濯、灌溉农田、排泄洪涝的大局。林景熙还称“邑犹身也,河犹血脉也。血脉壅则身病,河壅则邑病,不壅不病也” ,把河道视同人身的血脉,实为难能可贵。
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生产的发展,由于保护环境意识的淡薄,河道污染严重。郡城河道“至于桥水堤岸而为屋,其故河亦狭矣。而河政又以不修,长吏岁发闾伍之民以浚之,或慢不能应,又取河滨之积实之渊中,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而平阳县城河道“嘉泰甲子(四年,1204)邑灾,莽为砾区,流仅如线。明年,汪令季良来官,民居稍构,亟浚之,容演如故。尔后茧丝相急,河渐壅,不暇问,纵有问者,苟焉而已。驾浮屋(搭建在河中之屋),岁以租入官,堙秽益甚,疫疠凶荒之变,无岁无之。”
于是治理河道成为当务之急。南宋淳熙四年(1177)九月,温州太守韩彦直“即用州之钱米有籍无名者合四十余万,益以私钱五十万,命幕僚与州之社、里长,募闲民为工一万三千有奇,举环城之河以丈率者二万三百有奇,取泥出甓,两岸成丘。”郡河经疏浚后,“于是洒濯流荡,而水之集者,深漫清泚,通利流演。”德祐元年(1275),平阳县令王应嘉“遂蠲浮屋之租,戒民自除毁”,疏浚河道,“爰乘冬隙,赴役若子来,锹飞畚运,委土成丘,深视昔增三尺余。则又疏东门之池,潴其流;障登瀛之浃,窒其漏,为河计详且密矣。”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原居瑞安县城,13岁随父迁居永嘉。淳熙五年(1178)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宝文阁学士转正议大夫。力主抗金,立有战功。他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学习记言序目》等。林景熙(1242-1310),字德旸,号霁山,平阳亲仁乡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军入建康,他辞官回乡,官至从政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将发掘会稽南宋诸皇陵,他冒死收拾遗骨予以埋葬。著有《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