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舒畅 傅宗
枯叶落尽朽木损,刀开生面百态回。昨日,汇集了我市黄杨木雕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从艺五十年来百件创作精品的展览在温州博物馆开幕,这是他在希腊、阿联酋、西班牙、中国台湾、澳门等地举办展览后,首次在家乡温州推出的大型个人艺术展。开幕式上,高公博还将代表作《敦煌飞天》以及根雕作品《济公》,无偿捐献给温州博物馆永久珍藏。
高公博自问:
如果我是黄杨木,希望被刻画成什么样?
温婉轻盈的侍女、饱经风霜的渔翁、幽默诙谐的济公……出自高公博手中的这一件件黄杨木雕精品,让市民赞赏不已。
提起高公博,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黄杨木雕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在黄杨木雕领域半个世纪的精益求精,不仅发扬光大了传统的“圆雕”工艺,而且独树一帜,创造了“根雕”“劈雕”“意雕”等新技艺及一大批作品,被业内称为中国黄杨木雕带头人。
本次展览浓缩其四种雕法之精华,共展出经典作品一百件。其中,《敦煌飞天》《济公百态》等作品,婉转细腻,行云流水,体现其深厚的传统木雕功底;根雕《面壁而思》《蓑翁》、劈雕《鱼湖雨声》《老子出关》等作品,则展现其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美感。
偌大的展厅里,高公博对自己的百件展品如数家珍:“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黄杨木,希望被刻画成什么样子?”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总是饱含深情地望着眼前的每一块木头,聆听它们的声音,发掘它们的生命。根雕、劈雕、意雕,这三种有别于传统圆雕的新技法就是这样产生的。
1978年的一天,他在去工厂仓库的路上,被一块木头绊得险些跌倒,回过神来一看,竟是一块形状奇特的黄杨木根块。于是,他把这块木头拿到了工作室,一段奇妙的艺术之旅也由此展开。
“这是一根被细藤缠过的黄杨木根块,细藤在它身上缠出了一条深深的S形凹槽,仿佛人体的形状;而它身上粗糙的树皮,则像极了蓑衣。”高公博盯着木块思索,凹槽里仿佛浮现出一张老人的脸,“他正头戴笠帽,身披蓑衣朝我微笑。”此情此景,跟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里描述的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他拿起刻刀,只在顶部凹陷处刻出渔翁那饱经风霜的脸,又在根的底部撕裂处刻出一只赤脚,一个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就活现到了他眼前。
就这样,几百年来黄杨木雕先立意后找木料的技法被打破了,他的首件根雕作品《蓑翁》,也被国外友人收藏。“在这件作品被认可之前,厂里每到过年都会分给每个工人几百斤有裂痕和结疤的黄杨树根作为烧饭的柴火,打那以后,这些‘无用之才’摇身一变,成了厂里的宝贝。”高公博笑着说。
之后的一次北京之行,他从一位老艺术家处获得启发,开始尝试着把黄杨木劈开进行创作。1990年,他的首件劈雕作品《鱼湖雨声》诞生了。劈纹直而不乱,断而有味,妙趣天成,一举夺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一等奖。
劈雕作品的成功,点燃了高公博的创作激情,他又开始拓展全新的艺术领域——意雕。“意雕的灵感来自书法和国画中的泼墨画法,将这种手法嫁接到黄杨木上,以简单的挥洒来表达丰富的内涵。”2001年,他的意雕系列作品相继问世,通过最少地用刀,来展现黄杨木最本质的美,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高公博感叹:
安心学手艺的年轻人,今天真的很少
从艺五十载,创作精品数百件,斩获众多国内外大奖,但高公博坦言,眼下他最希望看到的,是这门老手艺有新的传承人。“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传承。”在高公博眼里,技艺的传承不是简单地接过来、传下去,而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创新思维。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确实比较难,因为要把这门手艺学精,至少得花上20年的时间,需要一个人耐心、细心,还要有点灵性。”高公博感叹。他以黄杨木雕工艺的九道制作工序为例,“泥塑构稿、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修光雕刻、磨光擦砂、修细刻纹、油漆上光、装配底座,样样都不能少。”
薪火难传,也是素有“百工之乡”美名的温州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除了黄杨木雕,温州瓯绣、瓯塑、细纹刻纸等等主要工艺美术品种都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
作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瓯绣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缺乏创新和技艺人才,瓯绣市场正日益萎缩,目前从业者只有400余人。
近年来,瓯塑走出了一条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新路,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会场等高端场所,引来啧啧赞叹之声。瓯塑工艺现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艺人20余人,但多是老艺人。
细纹刻纸是“中国一绝”,也是乐清的一个品牌,上世纪七十年代鼎盛时期,创作人员有500余人,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而目前,手工艺者已经减少到只有20余人。
……
对此,高公博深深忧虑:“20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像黄杨木雕之类的工艺美术,在今天真的很少。希望政府部门能看到这一点,对于大师所带的学徒,要给予一定的资助,让年轻人能安心学习。这样,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有了更扎实的基础。”
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瓶颈,不止是创作人才断档现象。在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上,政协委员丁春民提交了《振兴温州工艺美术产业 打造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的提案,指出温州工艺美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缺乏专业的产业集聚区,行业低小散状况突出。温州的艺术大师和从业者大多以个人工作室、艺术雕刻加工厂等形式对外承接业务,无法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同时,缺乏艺术研发人员,作品没有创新,对海内外客商缺乏吸引力,导致市场迅速被其他地区所占领;政府对工艺美术产业的支持和宣传力度不够,等等。
业内人士支招:
“打造工艺美术之都”,温州要加油
温州的工艺美术产业久负盛名,在最辉煌时期曾经占据全省三分之一的份额。如何振兴工艺美术产业,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2月19日,第九届温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市展览馆开幕,300余件展品展示了瓯绣、瓯塑、乐清细纹刻纸、泰顺木偶、洞头贝雕等30多个我市重点工艺美术品种。这是我市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次工艺美术展。瓯窑、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10种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创作技艺,让市民和温州传统工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当日下午,在市工艺美术研究院举行的工艺美术发展论坛上,国内工艺美术大师、专家与本地工艺美术师们会聚一堂,就如何“传承手工艺术,发展工美产业”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杭州的陶瓷艺术大师稽锡贵说,杭州把工艺美术作为全市十大产业来抓,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杭州市工艺美术工作者参加市政府组织的工艺美术行业展览中获奖作品给予奖励,对带徒授艺成绩不错的工艺美术大师给予奖励。
“地方产业的兴起,和地方政府的培育与引导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工艺美术行业。”丁春民委员在提案中阐述,“我们在考察青田国际石雕城、莆田中国工艺美术城、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古街中发现,政府对工艺美术的扶持和宣传力度相当大。比如,青田政府对石雕从业者的政策倾斜力度很大,石雕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多达1万余人,2012年总产值20多亿元;莆田中国工艺美术城由政府投资打造,占地460亩,总投资6亿多元,已经吸引1000多家工艺美术企业和经营者入驻,从业人员25万人,年产值200多亿元。”
在“振兴温州工艺美术产业 打造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的提案中,丁春民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牵头负责,纳入重要工作计划;二是组建一家龙头企业,打造一个市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三是加大培养引进力度,加快工艺美术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扩大宣传,打造“中国工艺美术之都”。
相关报道见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