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改造提升绽放“新味道”

来源:温州日报 2018-10-1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本报记者 鲍南南 通讯员 杨晓燕

日前,我市苍南县矾山镇矾德肉燕加工小作坊、瓯海泽雅阿周佬粉干加工小作坊、瑞安市龙爸虎妈食品厂等35家食品作坊被评为全省首批名特优食品作坊,占全省总数的28%,入选数量居榜首。据了解,截至9月底,我市名特优食品作坊已完成改造提升66家,完成率108%,食品作坊改造提升正绽放着“新味道”。

传统特色整规提升

食品小作坊作为普遍存在并由来已久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各地的监管难点。今年,省名特优食品作坊创建工作列入省、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为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市市监局全面实施食品生产小作坊整体提升计划。

据了解,食品生产小作坊必须按照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高标准、规范化食品小作坊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布局,按照面积大小对不同小作坊进行分类,合理分配各功能区,并统一硬件设施。通过更新换代淘汰老旧设备提高安全标准。对于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小作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退市处理。同时,在规范提升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的食品小作坊,做好重点扶持对象,开展名特优食品作坊创建工作。

“为加快推进特色食品小作坊集聚规范化建设,我们全面启动食品生产企业‘双开放’试点,探索网络订餐以网治网监管模式。推进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1+3''建设,建立农产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市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工作,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龙湾区市监局还提出“小作坊移动监管”的工作理念,率先在该局永中所开展试点。永中宪彩年糕店、永中荣州米制品店成为“小作坊移动监管”线上可视的小作坊,让小作坊更阳光。

各地创美食金名片

我市各地也都通过依托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小作坊综合整治。

今年4月份起,瑞安市监局针对辖区内以粉干加工为主的46家食品生产小作坊,通过打好宣传牌、指导牌、监管牌,重点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证照、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场所、原辅材料、标识标签、人员健康证明等方面开展精准监督检查,督促食品小作坊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瓯海市监局与区政府、区财政局积极对接,为打造名特优的小作坊争取奖励资金支持。对在今年规定时间内完成提档升级并通过“名特优食品作坊”评价验收的,除了按照省局文件规定补助以外,区政府将设专项资金发放奖励。

平阳县在每个辖区筛选1-2家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的食品小作坊,如黄年糕、白年糕、五香干、酱鸭舌等美食作坊,列入县级名特优小作坊培育名单。通过软硬件改造,产品质量提升、特色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拓展等方式,实施精细监管和服务。

矾山肉燕是苍南的一张美食金名片。今年3月,投资3000万元的苍南矾山肉燕产业园顺利开园,目前还有其他8家肉燕生产作坊陆续进驻了产业园。为进一步规范生产,苍南县市监局投入了7万元创建“阳光车间”,每个生产车间内安装了两个实时监控摄像头,监管人员随时随地都能查看生产情况。“推进肉燕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提升矾山肉燕产业水平、探索小作坊监管新模式具有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市市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陈显泼说。

建小作坊信用档案

苍南矾山肉燕产业园以肉燕为载体,成为集文创广场、畲族文博馆、民宿餐厅、非遗广场和酒泉影院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购物中心。其管理经验被借鉴到了我市多个食品小作坊行业,市监局为此探索出一条结合地方特色的小作坊提升改造之路。

一大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的食品小作坊涌现出来。七都盛爷乡村腊味小作坊主打温州风味的家晒酱油肉,已申请注册“盛爷”品牌,不凡肉燕陆续上架各大商超、平阳春晖年糕成为很多市民的不二之选……

“食品小作坊普遍属于薄利多销,一旦销路不佳,就会出现亏损状态,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市市监局创新监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食品小作坊信用监管档案建设工作。并全面建立各食品小作坊信用监管档案,全面收集食品小作坊的信用信息,保留食品小作坊日常监管行为痕迹,接受社会监督。陈显泼表示,希望运用市场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倒逼小作坊规范经营。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完成食品小作坊登记数1475家,取缔生产条件不符合小作坊及黑窝点小作坊143家,并在市监局网站上发布温州地区2018年食品小作坊信息,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