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龙湾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
今年,龙湾新增小微企业1067户,实现“井喷式”增长,累计共有在册小微企业13284户,其中,新增七大新兴行业小微企业655户,累计6090户,较去年同比增长36.4%。
目前,该区共有小微企业创业园区10个,小微企业入驻园区企业95家。小微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等地上市和挂牌的104家。投入区级科技经费1.49亿元,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69家,增幅达33.2 %,累计达277家;新申报省科技型小微企业78家,温州市科技(创新)型企业86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市级研发中心企业10家,发展科技型项目41项。
夯地基——
政策扶持“活起来”
强有力的组织引导是创业者的“定心丸”,政策扶持力度决定着小微企业茁壮成长的生态环境。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打开了“减压阀”。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成为可能;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程电子化登记、简易注销等创新举措频频出炉;办税流程得到简化,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实行事后备案管理,实现了“松绑减负”。
系列财政奖励政策形成了“推动力”。2015年以来,该区出台十余项小微企业相关政策文件,将企业股改上市政策纳入两创实施意见,对成功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120万元;在新三板实现股权融资且所融资金投资于本地的,按实际投资额1%给予一次性补助(单家企业当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全年落实新三板补助共405万元,发放规上企业奖励资金530万,用“真心白银”催生小微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各项行动打扶并举启动了 “升级舱”。龙湾将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紧密结合,淘汰与提升并重,一手抓小微企业培育,一手抓淘汰无证无照落后产能。目前,共疏导登记无证照经营户887户,关闭取缔158户,从而倒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搭构架”——
园区基地建起来
小微企业成长需要一个栖息地,有适宜的土壤、空气和阳光。龙湾大力发展创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基地为载体,全面提高小微企业孵化能力。
源大创业园是创业孵化器领域的耀眼“新星”,它是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创业服务第一股”,成立了温州源大金融资本学院,吸引了80余家创业单位入驻,在孵企业获得专利、软著等自主知识产权117项,在孵青年创客项目近100个,全年带动就业岗位近两千人,形成了良好品牌效应。
而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浙南科技城)在今年温州创客大赛打响了“金字招牌”。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122家,吸引资本金7.8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税收1101万元,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拎包入住、租房补贴、种子基金、创业贷风险池等“一条龙”服务。
即将全面亮相的温州文昌创客小镇不仅集聚了中国留学生创意园、电商大厦、省级孵化器源大创业园、红连文创园、红连侨商之家创意园、薪火工坊众创空间六大创新创业平台,更入驻了文化龙头企业——爱好笔业。小镇总体规划范围约3.42平方公里,其创业孵化环境不断完善,文创产业规模初显,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除了强化创业园区核心竞争力之外,龙湾还推动“N个”众创空间集聚“微力”。“We+社区”“薪火工坊”“创咖基地”等众创社区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投资路演、宣传推介、资本对接活动“遍地开花”,“多齿轮、多引擎”加速成果转化。
“添砖瓦”——
精准帮扶做起来
不少入驻的小微企业表示,这里有独特而良好的发展生态系统,资金、技术、市场等都是“强磁场”。
利用“双对接”工作平台,与金融管理机构、银行、小微企业、资产评估机构积极沟通联系,做好牵线搭桥和对接服务工作;并引导小微企业充分利用动产抵押,商标专利权、股权质押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盘活闲置资产。目前,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获得融资1.82亿元,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贷款5400万元,该区已使用应急转贷资金121笔,累计资金7.6亿元。
引进北航温州研究院、中科院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龙湾院等10个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如北航温州研究院与5家企业开展技术项目合作,签订开发合同6个,金额达815.8万元,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龙湾院与10余家企业开展了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链条,聚集了小微企业资源,更大程度发挥了小微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同企业不同情形怎么帮扶?龙湾小微办出台了“订单式”服务清单,企业可根据需求选择多项帮扶项目,享受“私人订制服务”。如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有效支撑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了品牌培育梯级库,采用实地走访、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商标培育,做品牌培育的“指导员”。实行个转企免费代理代办、专人专窗受理、后续免费服务,并将主动及时提供电话通知、短信温馨提示等连环服务。通过驻企服务、企业大走访、双对接等活动,竭力化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激发出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活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