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华
市公路管理局近日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在抗台抢险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议既总结了全市公路系统在抗台抢通中的做法和积累的经验,又找寻抗台应急抢险中存在的短板,在今后的救灾抢险中补齐短板,全力提高应急保畅能力。
大灾面前
经受严峻考验
自农历八月十五以来,14号台风“莫兰蒂”、17号台风“鲇鱼”带来的超强暴雨,给我市公路设施造成重创,特别是泰顺、文成、平阳、瑞安等地的公路设施遭到历史罕见的严重损失。
据统计,短时间的台风灾害叠加,造成包括全市国道、省道、县乡道、康庄公路在内的公路中断1202条,冲毁路基79.9万余立方米、沥青路面107.6万余平方米、水泥砼路面76.5万余平方米、防护工程3944处计102.9万余立方米、坍塌4549处计203.4万立方米,损毁桥涵120座(道),公路水毁损失约13.51亿元。
在两次台风的防御和抗台应急抢险过程中,全市公路上下主动应对、快速反应,冲在一线,经受住了严峻的灾害考验。在动员部署上,公路部门立足于防御正面袭击,做到“早研判、早动员、早启动、早准备”,始终坚持“不轻视、不侥幸、不松懈”。在防御措施上,立足于抗击风雨潮“三碰头”,坚持“全面防、全力防”,全力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在组织保障上,立足于“领导带头、干部在前”,明确提出“六个一律”的抗台纪律。在抢险救灾上,立足于“快行动、快见效”,做到“第一时间抢险、第一时间抢通”。灾情发生后,调动全市力量,迅速开展水毁公路现场抢险、抢通。在灾后修复上,把灾后重建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以超常规的审批、服务、督导,以最快的速度全力开展灾后重建。目前,灾区公路抢险、修复工作呈现出一派紧锣密鼓抓重建的景象。
奋起抢险
重塑抢通群像
抗台抢险,是对全市公路系统各单位领导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据了解,在抗台抢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中,市公路局党委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该局党委根据省市防台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沉着冷静,坦然面对,从决策到部署、从组织到发动、从防台到抗灾、从抢险到重建,都第一时间作出全面部署,靠前指挥。各地公路部门班子成员带头上阵,坚持在抗台抢险第一线。泰顺、文成两县公路局局长在得知险情后,不畏沿途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徒步五六个小时赶赴现场坐镇指挥。
广大公路职工视灾区为战场、视灾情为命令。两次台风发生在中秋节、国庆节,很多公路职工没有吃上一顿安稳饭、没有睡上一宿安稳觉。在亲情与险情、小家与大家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妻子已近临盆,袁思利却五天未进家门。郑小明刚做了舌头局部切除手术,次日就投入抢险。在架设战备钢桥的23个小时里,王朝晖、林庆杰顾不上吃一口饭。泰顺富察线发生塌方,一辆载着转院病人的救护车被堵,公路职工立即用锄头、铲子清理塌方,清理出一条通道供救护车通过。
总结经验
力补抢险短板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一位负责人在温州检查工作时认为,温州地处沿海,台风频繁,希望总结历年的抗台抢险经验在全国交通公路系统推广。
据介绍,在这次应急抢险中,公路部门总结出四个方面的经验:一是靠前指挥,上下联动。在抗台救灾中,主要领导到一线指导抢险,省市县三级交通公路部门紧密联动,靠前指挥。特别是基层领导做到身先士卒,极大激发了抢险人员的必胜决心。二是全力以赴,抢通为先。在灾难面前,把以最短时间打通救灾生命线作为政治任务。331省道路基被冲毁、路基下面大面积被掏空,抢险人员凭借过硬的技术力量,冒雨连续不间断作业,成功架设33米长的战备钢桥,铺设速度创全省最快。三是灾后修复,保障有力。灾后,省、市交通公路部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研究灾后抢通修复方案。四是协同作战,团队聚力。泰顺、文成受灾后,全系统各单位发扬“全市公路一盘棋”的团队精神,立即组建抢险分队,分赴灾区支援抢险。连接文成县城的东桂线中断后,100多名抢险人员不分昼夜,连续鏖战40多小时。
公路部门还积极找寻应急抢险中存在的短板,并归纳为:“三防”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战备钢桥应急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足;全系统应急力量统筹力度不够,与社会救援力量互动不足;应急抢险现场指挥缺乏条理性;应急抢险经费没有得到专项保障等。
“积极找寻应急抢险中存在的短板,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应急抢险工作。”公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认为。
目前,全市公路系统在抢通的基础上,一面全力修复受毁公路设施,一面组织力量对台风受灾区域、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进行再排查,预防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