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英才潘泰运

来源:温州日报 2016-10-26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1

孙睿

梅坑村,地处永嘉括苍山脉苍溪下游,溪涧梅树成荫,远离尘嚣。1908年,潘泰运出生在这个小山村。他的父亲潘统璜(字贯英)素有“白泉一江陈,不如统璜一个人”之美誉,是***政府永嘉县参议员。后因为浙南游击队三五支队购备枪械,遭到***的抓捕而遁世。潘泰运青少年时期,深受其父亲传奇经历的影响,接受新思潮。

1926年,潘泰运毅然离开家乡,远赴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步兵科,成为第五期学员。在校期间,学业优异,特别是军事谋略、军事技能,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据他二女婿著名戏剧学家、编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王树元称,原某国家领导人自叙与其黄埔同窗,称其颖异机敏,枪法甚准。他经常与学员和老师中的共产党员接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进步。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开展了“清党”运动,在校内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学员、***左派学员及进步青年学员,致使五百多名学员被杀害和外逃。潘泰运在这事件中,与两位同班同学一起逃离黄埔军校。在路途中,另两位同学不幸被***杀害。据他的儿女口述,原来家里保存着两张黄埔军校时期的照片,身穿军装,英姿飒爽,豪气冲天。可惜的是,这两张照片在文革时被红卫兵抄没。

离开黄埔军校后,为逃避***的追捕,远赴日本。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国力衰退,成为列强争割屠宰的对象,国民也被辱为东亚病夫。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没有了国家的依靠,处处受日本人凌辱。潘泰运所在的学校,就有一位日本教官,对中国学生极尽凌辱。潘泰运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打死教官后逃回家乡。先后担任过西郊小学教师、西内三小(现昆阳小学)校长,并创办了梅坑小学。

卢沟桥事变后,潘泰运积极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抗日思想,传播共产主义。据永嘉党史资料《风雨钟山》记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永嘉县战青团于1937年9月在宝台小学(现永临中学)成立第五分团,总干事朱钤、干事潘泰运、吴昭松、郑宝鑫,团员六十多人。泰运积极组织抗日救亡运动,组建温州乐器合奏团,深入农村组织抗日宣传演讲、出墙报、贴标语,组织文艺演出,游行示威活动,动员和组织民众支援前线抗战。其中有几首宣传歌曲,他的儿女们现在还能唱咏。

潘泰运性刚烈,正义感强。其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事迹,在昆阳一带广为流传。原昆阳娄山村有一孤儿邹贤鲁,被乡政府抓了壮丁。当时在学校上课的泰运得知后,只身闯到乡政府,割断邹贤鲁身上的绳子,让他逃走。可邹贤鲁却不敢走,怕株连年老的祖母和宗族亲戚。泰运说:“你不用怕,我会为你担着的。”邹贤鲁这才逃走。梅坑村竹篾老司潘兆胜,一日在田里劳作时,电线杆上的电线掉了下来。他把电线卷好放在田边。不料正被***巡兵看到,硬说是故意破坏,是三五支队的嫌疑分子,遭到严刑拷打。泰运得知后,立即赶到乡政府,用身家性命担保,才把人救出来。在得知乡长潘华贪污了抗日救亡专款后,坚决向县法院检察官举报。***政府迫于民众压力,判处了潘华五年有期徒刑。

潘泰运慈善博爱,家教严格。据二女儿潘叫平回忆:“一次邻居上门借米,祖母不借。当时正是稻熟,父亲就叫他将田里的稻给割走,为此事母子关系闹僵了。村民都说他是败家子。”他对家庭人员的教育,也极为严格。妻子季兰芳替代他在梅坑小学任教的同时,也帮助昆阳小学抄写公文公告。有一次,季兰芳把公告没有抄端正。泰运看了后,当场撕碎,要求重新抄写。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他妻子的字,是全家人中写得最好的。

因泰运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政府在昆阳乡长空缺时,任命其为乡长。在乡长任内,泰运嫉恶如仇,处处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并经常打抱不平。特别是分派税赋时,全部分到当地地主的家里,彻底得罪了地方土豪劣绅,遭受到三次暗杀。前两次都被逃脱,但第三次,悲剧还是发生了。1948年9月16日,因贪污抗日资金,被判刑的原昆阳乡长潘华,为报私仇,暗通***永嘉自卫队四中队长邹道林,在昆阳井下垟设伏。当时泰运带着大女儿潘明明从梅坑回温州城,有昆阳村民劝说:“先生,今天不要回去,外面不太平。”泰运说:“怕什么,昆阳还没有人能要我命!”当泰运走到井下垟时,被五个自卫队卫兵拦了下来。这时,潘华等人见到泰运被成功拦下,随即从村里跑出来,一边叫喊“三五来了!三五来了!”以此扰乱群众视听,一边举枪向泰运射击。泰运听到枪声,立即撞开包围圈,以“之”字形向田野逃去。在向下一田地跳跃隐蔽时,脚被长衫绊住,摔倒在田里,被追上射中要害,当场牺牲,时年四十岁。据今年八十四岁的村民潘泰云回忆,1957年曾有两人自称受上级组织派遣,到梅坑村寻找潘泰运下落,并追究殒因。

一直以来,泰运的英雄形象深埋在昆阳、梅坑老少村民的心里,也深埋在子女们的内心。这种英雄的光辉,随着岁月的浇铸,在他们的内心越来越明亮。潘泰运曲折传奇的一生,是爱国抗战的一生,是义胆傲骨的一生,其孤傲、超诣的品格,如将白云,清风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