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鹏 张威威 薛毓训 张文校
苍南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曾在改革上创造了十余项“中国第一”:建设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镇,开办全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创办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率先实行银行浮动利率,成立第一家农民包机公司……
昨天的辉煌,赋予今天更大的使命!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苍南既面临化茧成蝶、攀登高峰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巨大挑战。它将如何继续保持先发优势,在改革征程上一往无前,增创发展新活力?
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表示,苍南将继续高举改革大旗,以新时代改革探路者的姿态,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全面开展“改革攻坚突破年”行动,更加系统地推进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为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县委改革办负责人介绍,今年苍南坚持问题导向,勇闯改革深水区,梳理确定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基层党建“十招破十难”工作机制创新、养殖用海“三权分置”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改革攻坚项目和100个重点改革项目,掀起苍南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热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苍南改革方案。
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
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温州市英可尔油墨有限公司负责人项先生,日前将一面锦旗送到苍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安监审批窗口,盛赞“最多跑一次”改革:“从办证申请到证件快递送达,整个流程仅用了6个工作日,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整个过程都是安监部门替我们免费跑腿,服务很周到!”
原来,英可尔公司在苍南钱库镇投资了一个规模为7000多万元的项目。苍南安监部门联合市安监部门,采取跨级联动的审批模式,提前介入服务、做好审批前置工作,在企业厂房建成后及时办完审批手续,让企业第一时间实现投产。
自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苍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计显示,该中心已陆续收到群众、企业赠送的锦旗多达100多面。
“最多跑一次”是一项“百姓得实惠,政府得口碑”的大改革。苍南县委县政府紧盯企业投资、群众办事中的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实施一站引导、一网通办、一库共享、一端服务“四个一”创新工程,打造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样本、温州经验、苍南标准。数据显示,苍南已开通网上预审、网上审批事项710多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406项,累计办理网上办件4.8万余件、“一次都不跑”审批2.3万余件。去年以来,苍南“最多跑一次”改革获得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县委书记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县行政审批中心获评全国“百优”典型。
今年苍南将继续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政务服务“四个一”创新工程建设,打通更多信息孤岛,全面推进数据共享运用,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做优“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提高商事登记便利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速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手机办”,确保实现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让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让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
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
从施工图设计、审查到发放施工许可证只用了37天,比预期时间还提前3天。这是苍南县钱库镇小微企业创业园一期工程日前获得的行政审批新速度,也是苍南确立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新标准后享受改革红利的第一个项目。
苍南县今年出台《关于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以深化“效能革命”为切入点,开展深化改革优环境、执纪监督治怠政等行动,提升产业培育扶持政策含金量,打造“留得住苍商、引得进外商”的一流营商环境。
“全流程简易项目50天、一般项目82天、复杂项目一对一量身定制流程,竣工验收最长不超过27天。”苍南县审管办主任许明华表示,为优化营商环境,苍南推出了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时限新标准,比省市提出的“开工前全流程审批100天、联合验收30天”标准,流程更加精减、时限更加压缩。
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动能培育是苍南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苍南县经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苍南正通过系列改革措施,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推进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日前率全市之先出台的《关于按“标准地”改革要求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实施意见》,就是一项有力措施。
“标准地”即带着建设规划、能耗、环境、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一系列标准进行出让的建设用地。苍南“实施意见”以三个“转变”实施工业用地供地改革:转变原先“宽进”的准入门槛为“严进”;将以前一个地块只有一家企业参与评审对接的模式,转变为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共同参与评审,实行公开报名、评审赋分、筛选确定土地对接对象,力争多中选优;完善土地批后监管政策,从以往只对项目开竣工进行监管,转变为对项目在用地期限内的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监管,不断提高土地效率、资源效率。
县经信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培育长效机制,苍南对新增的规上工业企业,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对“规下”工业企业年度纳税销售额一次性超5000万元的,转为“规上”后,县财政一次性给予15万元补助,并享受地方财政贡献“三免两减半”奖补,让优质企业享受更多政策优待。
此外,苍南日前在全县832家规上、重点招商引资等企业设立监测点,受理作风效能方面的投诉举报;公布今年以来查处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在全县上下形成有力震慑;建立“有求必应”的营商专员(代办员)机制,市县联动选派400名干部担任营商专员,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这些都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重量级砝码。
近两年强有力的改革举措,为苍南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2017年,在全市可排名的67个指标中,苍南18个指标列全市前三,45个指标列全市前五,财政收入、工业用电量、规上工业增加值等重要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该县2017年以排名76位首次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
实施乡村振兴大战略
开创“新乡土时代”
今年3月下旬,苍南养殖用海二级承包改革,伴随《“四轮”驱动兴苍南》这篇稿子,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苍南海洋资源丰富。以往渔区群众把浅海滩涂当做“门前海”,镇与镇、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因争夺养殖“地盘”而纠纷不断。为破解养殖用海乱象,2016年苍南创新实施养殖用海二级承包工作,为大渔湾海域养殖户发放“养民证”,明确各自养殖区,避免群众再起争端,同时规定,养殖户向主管部门缴纳的用海租金中,50%返还至村集体作为建设资金。这项由苍南自发探索实施的改革,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养殖户用海纠纷问题,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富裕了一方群众。受益于“返回金”,大渔湾沿岸19个薄弱村去年“摘了帽”。
养殖用海二级承包改革是苍南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当前,苍南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开展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苍南片区建设、全域旅游创建、“垃圾革命”、礼让斑马线等重点工作,扫除“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开创苍南“新乡土时代”。
“垃圾革命”是提升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突破口。从今年初开始,苍南全面启动“垃圾革命”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源头垃圾管控,力争通过一年时间使苍南城乡范围内的垃圾得到全面清除,市容村貌明显改观,全民卫生素质有效提升。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共开展“垃圾革命”专项行动2040次,出动人员3.9万人次,清理各类垃圾13.2万吨(日均清运量1473.1吨),形成了新增垃圾日产日清,陈年垃圾加快清除常态局面。当地群众欣喜地看到,不管城区还是乡村,道路变整洁了,环境更靓丽了。
发展全域旅游是苍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苍南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党政统筹抓全域旅游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解决了投融资及项目规划建设等一批发展难点问题,全面掀起苍南全域旅游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苍南县旅游局数据显示,近两年苍南县在旅游方面的政府性投资远远超过前20年的总和;2017年苍南全县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提前三年达成“十三五”目标。
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
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本书可以温暖一个人,一个书房可以温暖一座城。继苍南首创以众筹方式创办民间公益图书馆“半书房”之后,去年由政府和民间联合推出的“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掀开面纱对外开放。这种由政府搭台、民间众筹的城市书房运营新模式在我市属于首创。
2017年苍南在深化社会民生治理体系改革上下了大功夫。他们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建设、教育综合体制改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面,苍南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组建了4个城乡医疗联合体和4个共享中心,完成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制乡镇全覆盖;率先在全国推出“县管乡用”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被国务院写入《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总用地150亩、建筑面积12.86万平方米的苍南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日前竣工投用,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去年以来苍南率全市之先实施了十项“领跑”动作,全面掀起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美丽行动”,共已有8个乡镇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考”。短短一年间,昔日脏乱差的乡镇破茧成蝶、尽显芳华!今年苍南继续推进整治工作,扮靓乡镇容颜、提升乡镇内涵,为群众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最大落脚点!今年苍南要努力在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城乡卫生文明建设、建设省级教育现代化县、推进健康苍南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构建民生治理新格局,进一步增强群众生活福祉。
探索“十招破十难”新机制
破解基层党建难题
灵溪镇探索解决城中村、居民区改社区的组织设置改革难题;望里镇探索解决薄弱村转化难……4月17日,在苍南县召开基层党建“十招破十难”推进会上,19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共从县委认领了48个基层党建“十招破十难”项目,将通过今年一年的努力攻坚,为破解相应的基层党建难题提供实践经验。
基层治理是当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事业要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如是说。近两年来,苍南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磨刀工程”来抓,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十招破十难”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了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锻造全面过硬、充满活力的苍南铁军,推动苍南逐渐优化形成“谋事布局一盘棋、工作热情一团火、党员形象一面旗”的基层政治生态, 彰显基层党建的苍南特色。
“十招破十难”专项行动包括实施集中夜学行动,破解“三会一课”坚持难;实施控量提质行动,破解党员“进出口”畅通难;实施强村惠民行动,破解薄弱村转化难等十项内容,旨在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
例如针对“三会一课”坚持难,苍南把每月15日确定为基层党组织集中夜学活动日。全县2573个党支部、近6.1万名党员都要雷打不动地参加学习,为基层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县四套班子领导每月直接到村居随机抽查,并带头讲党课,推进“三会一课”经常化制度化。2017年以来,全县开展各类主题党日夜学活动3万多次,县、乡镇领导累计到基层讲课640余场次。
“以前组织集体活动能来一半人就不错了,而现在都不用打电话通知,每到15日大家就会很自觉地统一佩戴党徽,手持《党员一本通》过来签到。”宜山镇宜一村党支部书记杨成涛说,通过学习锻炼,支部党员不仅增强了文化素养,而且提升了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整个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