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展向纵深挺进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9-11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日前,中央统战部正式批准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两个健康”指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而在此之前,温州已经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出建设世界(温州)华商综合试验区等。

新时代,新征程。温州承担这些创建和探索,既是要为城市更进一步的发展趟平道路,也是为了更好放飞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梦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温州正在迈开再出发的脚步。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琳子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的四大独特优势,包括“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优势、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发探索优势、企业家群体和协会商会组织优势,以及民营经济占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优势。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充分发挥既有优势,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和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摆在温州面前的重要课题。温州该如何解答?

用好“有形之手” 打造更“有为善治”的政府

实践证明,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既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更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地把市场驱动、放手发展和党政有为、规范引导紧密结合起来。

当民营经济开始萌芽的时候,坚持做到“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大胆予以鼓励、支持、引导,放手让个体私营经济自主发展;

当温州遇到种种非议的时候,坚定地推进各项改革,继续引导民营企业敢闯敢试,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当好后盾;

当市场失灵、失控,直接损害温州民营企业在国内外信誉和形象的时候,及时加强管理职能,引导民营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温州需要在过去‘有为’基础上更‘善治’的政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陈国权说,长期以来,温州民间经营的创新活力和成就有目共睹,而政府公共经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温州开始大力推行考绩法和干部绩擢制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整个干部队伍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把身心沉下去,倾力改革,温州发展添动能。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撬动重点领域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例如探索海外华侨办业务“一次都不用跑”,率全国之先开展海外版“最多跑一次”等。去年温州“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评估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创新,温州需要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作用的同时,打造廉洁高效的“有为政府”,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高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做好代际转换 培养更有为的“新一代”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民营企业数量在全市企业中占比高达99.5%。在民营企业面临“交棒接力”的严峻考验下,如何帮助年轻一代化解成长中的烦恼,使其真正担负起“温商接班人”角色,是当地政府而今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卓勇良在调研中发现,上一代的温州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却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

而今,一大批“创一代”已经老去,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于温州而言,更是如此。

卓勇良认为,通过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政府应该搭建更大的平台,培养出既传承老一辈吃苦耐劳精神,又具备新时代创新创业能力,勇气与智慧兼备的新生代。通过激发其活力,投入温州新一轮发展中,以人的代际转换带动温州发展模式的转变。

他说,人的作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接天线”。温州的改革经验表明,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没有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与支持,曾经那些“破冰式”的改革或可能扼杀在摇篮里,或可能夭折在发展途中。像温州承接的“五大国家级改革试点”之一——社会力量办医,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统一的温州式改革典型样本。因此,未来温州地方政府仍要坚持这一路线不变,再从自身实际出发,着力开展改革。例如利用温州遍布全球各地的世界温州人资源,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借船出海等。

以开放视角 在更大半径寻找出路

改革是温州的性格,开放是温州的基因。早在宋元时期,温州就被辟为对外贸易口岸。1876年,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20世纪初的温州,已是一派“瓯为海国,市半洋行”的情景。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温州为我国沿海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面对这千载难逢、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温州随即建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对外开放委员会,编制了《关于温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规划》,并将建机场、修铁路、造码头、通邮电、建开发区、办大学等一一提上议事日程,千方百计为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温州这些年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宽,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未来要发展,出路仍是‘走出去’。”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说,温州现阶段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和温州所处的地域交通相对不便和资源相对匮乏有关的,因此需要在更大的地理半径中优化资源配置。

围绕破解交通瓶颈,温州近几年花大力气补短板,仅2018年就实施交通类重点建设项目68个。温州机场冲刺“千万级”机场;轨道交通S1线今年国庆节投入试运行;绕城高速北线段全线通车;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段预计2021年6月底全线通车;文成和泰顺分别将于明后年告别“不通高速”历史;国际邮轮港正式运营,浙南闽北开启东海时代……温州正成为东南沿海交通枢纽城市。

今年8月6日,温州市召开对外开放大会,推出扩大对外开放十条举措:大手笔建设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大力推进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平台招大引强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深化与上海嘉定等地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样板、积极实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计划、全面提升温州空港海港开放发展水平、精心办好世界温州人大会活动、把温州肯恩大学打造成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同时,列出“走出去”与“引进来”重点项目清单,挂图作战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下步将通过制度、模式和思维创新,不断发挥世界温州人优势,实现温州经济与温州人经济的良性互动。

“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良性互动,加之温州加快打造瓯江两岸沿线、塘河两岸沿线、三垟湿地、中央绿轴、历史文化街区等“两线三片”五大亮丽城市名片,推进城市“大建大美”等苦修内功的举措,将推动温州开放浪潮积厚成势,实现从东南一隅的小城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跨越,实现枢纽辐射力、要素集聚力、产业引领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