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婕妤
一个家族5代人薪火相传,将一份事业坚守了100多年,缔造了一段教育世家的传奇。
百年间,这里先后走出了20多位教育工作者:他们中有立志“开民智,进民德”的教育先行者;有新中国初等教育的奠基人;有默默扎根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
开民智,进民德
择一事而终一生
百多年前,一户王姓人家搬到了龙湾七甲。男主人王葆三学医济世,女主人的娘家是私塾先生。夫妻俩悬壶济世,而他们的孩子也特别懂事好学,其中就有王家第一代从事教育行业的王超凡和王人驹。
“开启民智为国、为乡邦教育而奔走”,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王超凡和王人驹兄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哥哥王超凡早年参加同盟会,有“浙江反袁第一人”之称。他曾先后担任温州师范学堂附属模范小学主任,创办温属女子师范讲习所(现温州二中前身)并自任教员,为发展温州教育事业、温州妇女独立解放贡献力量。
弟弟王人驹更是将一生时光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不仅自筹资金购买“万有文库”系列图书,在永强各地流动传阅,还办过三所学校和一所幼儿园,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领域均有建树,著有《宁夏初等教育调查记》和《地方教育辅导经验谈》。
“择一事,终一生”,在王家第一代人的精心培育和熏陶下,王超凡的长媳夏玄曼,次子王弘法夫妇,王人驹的儿媳丁英英等均从事教育工作。
在王弘法女儿王克平的家里珍藏着一本《当代温州人物》辞典。她激动地指给记者看,书页上有她父亲的名字。记忆中,父亲的相貌很模糊,但他做的事情王克平却记忆犹新。她说,父亲1954年5月调入安徽农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是中国昆虫生态学的开拓者之一。而她的母亲陈秋宇也是一名教师,曾经任教温四中。为了坚守各自的教育岗位,他们聚少离多,但却收获了满园芬芳。
家很小,国很大
全心投入新中国教育
每当夜深人静时,87岁高龄的王环玲总是深情凝视客厅高悬的一张老照片。在这幅标有“毛主席及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教育行政学院第二届毕业学员摄影”的作品中,右起第一排第九位即是她的先生陈松培。
陈松培和王环玲是王家第三代从事教育事业的典范。在人们眼里,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伉俪,彼此惺惺相惜,立志投身新中国初等教育事业。“家很小,国很大”,他们相互勉励,建设百废待兴的国家。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陈松培身上有一股永远进取向上、“学而为师,行为世范”的魅力。他曾先后任职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温州普教工作,创办温州第十二中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优秀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
而王环玲作为王家第三代的长女,从温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历任温州一小、温州四幼、温州二中校长。退休之后,继续发挥余热,编辑了一本记录建国后温州50年教育历程的《教坛风华录》。
“我这辈子最庆幸的事情,就是当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这是王环玲的堂妹王克平的肺腑之言。曾经任教于温九中的王克平,退休后依旧热衷于教育事业,2014年,被评为温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就在几天前,王克平受邀参加同学会,被当年那群“孩子”簇拥围聚,心中的激动无法言表。
此外,王人驹一脉里,王弘立之子王克诚的夫人王云琴也是一位小学高级数学教师,曾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城第一小学任职。王人驹之女王芸芸的两个女儿夏愉和夏彤也分别就职于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学军中学。
守初心,勇开拓
续写百年教育情缘
百年间,王家人恪守读书济世、教书育人的使命。如今王家第四、第五代教育从业者已经崭露头角,在“三尺讲台”上书写新的篇章。
王克安之女王倩,现任温州市十二中副校长。哪怕学校政务工作再忙,她始终兼任班主任。王倩说:“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长大后我的阿姨常带着我去学校,耳濡目染之下,我把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当成了人生的追求。”她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交往、接触、理解他们,重视他们,这份对于教育的执着,早已渗透至血液,融入进灵魂。
王家第四代中,王环玲的长女陈肖沫,现为温州医科大学教授;王克平的女儿木恬恬还在读研究生已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也将走上教师讲台,而第五代中的陈心一也曾担任过教师,如今奔赴各地开展儿童身心灵方面的讲座。
在默默无闻中奉献,换来内心的充实与自豪,正是五代教育世家的“教育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