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奎
前些年,《浙江卫视》记者来我家采访票证收藏,顺便问起上世纪80年代温州“东瓯大厦”,使我联想到自己一直坚持收藏的“温州地图”专题。他们很感兴趣地观赏、拍摄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温州地图,感慨地说:“温州地图‘变脸’太快了。”
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版图上,温州区域的经济发展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活跃,新事物层出不穷。温州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大踏步前进。感觉告诉了我,收藏“温州地图”是个好专题,同时还收集了相关的规划资料和报刊上发表的新建设、新区划、重大工程等相关文章、图片,来不断丰富收藏内涵。
我收集的温州地图,按时间的排列,有参考价值的大概有20多份。其中最早的是1950年10月的《温州市区街道参考图》,改革开放的1979年只有一份,是温州市旅游局出版的《温州市区简明交通图》,早期的最有权威的应是1980年12月版,由温州市科协编绘的《温州市区示意图》,因为与之相配套的1980年10月15日《温州市科技报》用三个版面容量刊载了市建委副主任胡显钦写的《温州市城市建设规划的设想》和《温州市区总规划方案图》。它标志着温州市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城建规划的诞生。这份收藏品告诉我们,在1980年初,我们温州的城市建设规划就已经开始搞初步方案了,这说明温州的城市建设起步还是很早的,只是由于当时温州经济基础太薄弱了,因而影响了进度。直到了八十年代末,随着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真正实施和旧城改造规划的出台,才使我市的城市建设出现了有序发展与合理布局,而且城市建设也跟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据有关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城区的占有面积还只有6平方公里,到了80年代,城区面积才延伸到了10.3平方公里。而经过改革开放40年,温州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248.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发展也一样,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万人,到80年代的33万人,在后来的改革开放40年中,温州建成区的人口就发展到了八九百万人。
对照温州地图,也可清晰而形象反映出温州城建的巨变。从解放初期1951年出版的一份《温州市区街道参考图》和1980年出版的《温州市区示意图》来对照。期间相隔30年,城区布局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有在老城区的框架之外,散乱地外延着,这与资料的数据是相吻合的。到了1985年的《温州市游览图》,从中可以看到城市的外延部分中,大多数是工厂发展之后外迁,从名称上来看,还都是一些传统型的企业。而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当时仅仅只有“东瓯大厦”“第一百货商店”“汽车西站”“鹿城饭店”等四座楼房,其中53米高的“东瓯大厦”还是当时浙江的第一高楼呢。当时就有一张新闻图片说明,讲一位山区老汉赶来观看,当抬头往上看时,连草帽都掉下来了,说是高得离谱啊。
从1980年到1985年的地图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公共交通也是发展缓慢的,与1980年的市区公交5条线路相比,只增加了两条,其中一条还是临时班车线路。但当我们看到1988年的《温州市区交通图》时,市区的框架,已沿着瓯江向三面延伸、拉大,尤其是东扩的步伐也开始加大。从1991年的《温州交通旅游图》中就可以了解到,城区城建面积已在不断地扩容,西向直至翠微山,西南方向已推进到了过境公路,南面与南塘街相接,东边则直趋而入,到达杨府山脚下。这时的市区标志性建筑物,已是星罗棋布,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座楼房,一跃而成34座之多,不但有饭店、宾馆、银行、商厦、影剧院,而且还有不少有建筑特色的局机关大楼和企业大楼等不断涌现。在这期间,虽然市区的公交汽车线路没有增加多少,而市郊公交车的线路却很明显地增加,从1985年的8条线路,到1991年猛增到16条线路,这也印证了城市的扩张速度。
改革开放之后,地图资料出版频率也在加快。从1980年到1991年,还是隔着几年出版一次的,1991年之后基本上是每年都出版一次,其“脸面”也一次次变大,标志性的建筑物不但越来越多,而且也越“长”越高了,公交线路也越来越多,线路的延伸也越来越长了,这是因为九十年代以后,温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如果不及时出版新的温州地图,那么许多新的地名、路名、企业的迁移、线路名称的改变等都无法及时传递,外地人出差温州也会带来许多的不便。
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温州地图也跟其他地图一样,随之转型,渐渐地为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所代替,市面上也就很少看到了这些纸质的地图,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虽然这些早年的纸质地图在平常人的眼中是很不起眼的小纸片儿,但如果把它们一张张地收集起来,时间一长,自然就会成为一份厚重的历史实物的见证。它像历史脚步的印记,很真实、形象地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的巨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