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战略转型的“谋”与“变”

来源:温州日报 2016-10-13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善谋者胜,善变者赢。

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新增点在哪?新动力又在哪?在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温州,锐意变革的温州银行人在“谋”与“变”上狠下工夫。

所谓“谋”,即未雨绸缪,因势而谋。在经济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关键时期,温州银行主动对接市场新需求,谋求发展新方向,强壮其身。截至2016年9月末,资产总额2037.82亿元,比年初增长30.62%;本外币存款余额1001.16亿元,比年初增长11.23%;本外币贷款余额712.16亿元,比年初增长9.06%;

何为“变”,就是步步为营,持之以恒。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三天两头就能够实现的,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甚至一度徘徊不前,这就需要拿出定力,一鼓作气,成功必然是坚定与坚持的结果。温州银行紧盯“创新银行、优质银行、上市银行、和谐银行”的战略目标,到9月末,累计实现拨备前利润23.46亿元,同比增加4.72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1.52%,不良贷款率为1.46%,中间业务收入比率为21.54%。

新常态下,转型需要巧谋,更要适应蜕变,温州银行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发展新路。

认准市场定位

打造七大利润中心

在转型大考面前,如何破题是所有商业银行最关注的问题。

作为中国“创业之都”温州的唯一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温州银行的“变”从改变组织架构开始。

温州银行打造了公司、个金、信用卡、零售、金融市场、票据、投行等七大利润中心,盈利水平不断提升。成立同业金融总部,不断探索尝试产业基金、PPP、定向增发、并购基金等新型业务,逐步落实轻资本运营模式;实施零售业务三年倍增计划,实现理财、储蓄、信用卡、个贷业务均衡发展,为下一轮市场竞争奠定优势;紧随“互联网+”趋势,将“互联网+”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设互联网金融部,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建立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营销、运营、风控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目前已上线推广微银行、新版手机银行、直销银行、新版个人网银。

同时,该行在2015年,将温州辖内除总行营业部以外的营业机构进行全面整合,组建为鹿城和辖区两个管理总部。两家管理总部的搭建成功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区域竞争力提升等预期目标。经过一年多的转型实施,已初步显现良好业绩。目前,两家管理总部转制为分行已获准筹建,其中温州分行已于近日取得开业批复。

此外,该行实施薪酬改革,建立“行员制度”和“专业通道”,搭建“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以绩取酬”的分配机制,树立业绩、贡献、能力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为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布局;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推行客户经理模拟利润考核机制,绩效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已在搭建涵盖FTP、经济资本、成本分摊等项目的管理会计体系。

创新融资模式

打造“创新银行”

经济金融新常态既给银行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创新空间,也对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挑战。

温州银行摆脱传统发展,调整业务机构,均衡多元化融资。2012年5月,温商企业新明集团以溢价5800万元、4.4亿元的价格竞得温州银行股权。2012年9月,启动配股增发,募集资金6.6亿元,2012年12月发行次级债,募集资金12亿元。2013年8月,对优质温商企业定向增发,该次增资扩股股份申购竞价是2013年温州规模最大的金融股权增发工作,同时开创了浙江地方资本平台“首次承接定向增发竞拍”、“首次金融股权竞拍”两项先河。浙江银监局在《2013年浙江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温州银行大胆尝试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竞拍方式增发新股,成功募集7.8亿股股份和近30亿元资金,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公开竞拍募股的成功案例。2014年,全面完成温州金融改革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工作,增资扩股圆满收官,注册资本增至25亿元,资本净额达107亿元,在全省城商行位居前三,并成功引入新湖中宝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了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

2016年5月1日,温州银行开出浙江省首张金融行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率先实施金融业“营改增”工作。今年8月15日,温州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金鹿2016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此外,该行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成为大额存单发行主体扩容后省内首批发行单位和个人大额存单的法人机构,率先实现省内法人机构大额产品破冰。

作为温州地方探索社区金融发展的先行者,温州银行一直努力创新服务内容。温州银行瑞安隆山东路社区支行拿到了温州地区首张社区支行金融许可证。如今的温州银行社区银行,不仅担当金融管家,提供代缴、转账、理财、贷款等多项专业金融服务,而且履行着生活管家的职责,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健康养生讲座、亲子互动、财富沙龙活动让这里成了小区居民的“第二客厅”。

为了打造守土有责的市民银行,温州银行推出3个“0”惠民、利民、便民政策,同时在全市率先推出“免费银行”,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的多项费用实行免费。

支小微扶新业

不忘服务实体“初心”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唯服务实体经济是温州银行始终不变的“初心”。

战略转型中,温州银行将单纯向小微企业“输血”转变为搭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创新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该行开发温州首款电商贷款产品,助力电商企业发展,并与温州电商产业园进行合作接洽,为电商企业提供批量化信贷服务;成立了首家文化产业专营金融机构——温州银行文化支行,发放了浙江省首笔500万元电视剧版权质押贷款,发放2000万元商标质押贷款,推出适合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办理的心想卡,并引入信保基金为“轻资产、弱担保”的文化产业解决融资难题。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广电视局、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等达成合作,计划5年内向市内重点文化产业园、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总额10亿元的意向授信。

温州银行还被人民银行、银监部门指定为小微贷款还款方式创新试点行,创新推出了“无还款续贷”与“本金分段计划归还”业务,有效避免企业通过高息“过桥”融资现象。2015年,该行通过“无还款续贷”累计为1074户企业办理1695笔贷款,累计发生额达44.15亿元;通过“本金分段计划归还”为2517户企业办理贷款2648笔,累计发生额30.52亿元。不仅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而且大大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成长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风险管理扎实有效

基础管理稳步提升

温州银行始终坚持把“控风险”与“稳增长”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温州银行开辟不良资产处置新渠道,利用法人机构机制灵活优势,依托温金中心率先实现全市第一单不良资产挂牌转让,为金融业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该行引入独立审批人制度。“两级一线”的授信审批垂直管理体制充分保证了决策的独立性和沟通渠道的通畅性,为业务安全稳健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建立同一债务人系统,提高该行集团(关联)与互保业务管理效率;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建立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根据“三五八”原则对过度融资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与控制,改变授信过度和杠杆率过高的状况。同时推行不良贷款集中管理,实行专人专岗,尝试多渠道的互联网处置平台。

智慧凝聚财富,创新成就未来。温州银行将继续秉承“创新、突破”的理念,打造“温州银行”金字招牌,继续乘风破浪,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