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乐燕 通讯员 龚友诚
走进匿于青山绿水间的泰顺彭月小微园内,笔直的马路两侧,厂房整齐有序排列,货车进出忙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泰顺县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发展途径,出台扶持发展政策,加快推进“三园一飞地”建设步伐,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瓶颈,答好新旧动能转换“答卷”。
打开泰顺小微园扩张版图可以看到,该县根据县域产业基础和资源分布实际,规划了罗阳小微园、彭月小微园、司前小微园和温州“工业飞地”在内的“三园一飞地”,并针对各区块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园区的主导产业,随着小微园建设成效初显,越来越多小微企业入驻“新家”,实现“腾笼换鸟”。
提速提质提效
加快推进小微园建设
在泰顺县泰分路以南罗阳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现场,吊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抓紧建设。“园区在原交垟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扩建、升级而成,其中新增面积170.9亩,建设周期2年。”该园区有关负责人说,为有效加快建设进度,创新采取多形式运作、多模式开发的方式助力小微企业园建设。新区除已签订土地出让合同6家,出让土地61.93 亩外,还创新将剩余100多亩土地与开发商签订协议,以工业地产模式进行集中开发,降低单个企业建厂成本。
围绕“一区一业、一园一品”的发展定位,泰顺正在着力打造的“三园”各具特色:位于泰顺中心城区的罗阳小微园,将重点引进发展生态科技型产业、农特产品及玩具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众创空间示范区;彭月小微园通过推进产业链招商和循环化改造,着力引进汽摩配、生态科技产业和高端铸造业;司前小微园重点提升传统竹木制造,积极打造“两山”实践样板和产业扶贫绿色示范,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
目前,泰顺已率先启动罗阳小微园、彭月小微园两园建设提升,从源头上转变“低散危”发展模式。彭月小微园规划总面积5000多亩,其中工业用地2200多亩。是在原彭月产业基地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做为泰顺县近年来全力打造的工业基地,不仅具有新58省道沿线,距离温州市区仅1个小时车程的交通优势,园区还在原有基地环保设施基础上,新建完成污水处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力促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该县正着手规划罗阳南部生态产业园。该项目选址县城南部赤坑区域,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约40亿元,规划有玩具、竹木制造、板制家具、机械制造、农特产品产业、科技企业、众创空间区、楼宇经济区、物流及生活配套等,预计2021年启动建设。
优化服务保障
精准招商引凤栖
随着园区建设日臻完善,前来申请落户的企业数量在增加,引进的项目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罗阳小微园已落地企业14家,新规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6家;彭月小微园引进企业35家,其中19家企业已建成投产,今年8家企业已陆续开工建设。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驻彭月产业基地的企业之一。该企业主要生产热交换系统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与汽车零部件世界三大巨头之一的公司存在长期关系。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会选择到山区投资,除了看中招商优惠政策,企业本身生产活动对环境和生态条件要求较高。并提出,希望借此次小微产业园建设提升,扩大企业规模。
“我们现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引。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不是简单意义的搞标准厂房建设,也不是小微企业换地方搬家。而是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基础设施,让企业专心从事生产经营。” 据该县经信局局长陈细旭介绍,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泰顺将严格按照产业布局规划招商引资,在严把入园审核的同时,对入驻工业招商项目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瞄准这一发展机遇,泰顺县对小微企业落实土地政策支持、专设小微企业发展资金、减免相关规费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对农林产品加工业投资项目、优质工业投资项目、高新技术投资项目,挂牌出让起始价分别为评估价下浮10%至20%。对租赁入驻总部大楼企业实行租金补贴,且连续补助3年。新引进的工业企业自投产年度起,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收县级留成部分,前3年由县财政按70%奖励给企业,后3年减半奖励,实行先征后奖。
与此同时,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科技创新,对入驻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及财税奖励政策。企业当年获国家、省政府、市长、县长质量奖将一次性予以5至50万元奖励;经县级以上认定通过的“两化融合”或“精细化”管理企业,将予以3至20万元补助;经相关部门认可的升格企业,以上年度纳税额地方贡献部分为基数,当年新增部分由县财政按30%予以奖励;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0万元,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此外,在小微企业孵化落地过程中实行全程代理和并联审批制,从立项到投产涉省、市、县审批工作专人负责代理。对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