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虬与瑞安利济医院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4-17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5

陈虬(1851—1904),原名国珍,字志三,温州瑞安人。他是我国近代早期著名改良派思想家,是造诣很深的中医大师,与陈黻宸、宋恕合称“东瓯三杰”。1885年创办全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堂——瑞安利济学堂,并附设医院,所编《利济教经》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医学教科书。1897年1月20日发行的《利济学堂报》是近代中国学堂办报的开端。

20岁时,陈虬因治学过度劳累,得咯血失眠病。想到有些游医刚看了几本医书,医学知识还很肤浅,就开始出门看病;而有些所谓名医则由奴才抬着坐轿去看病,而且漫天要价。于是决定把生命权交到自己手里,开始自学医术,刻苦研习《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甲乙经》等经典医书,并认真从事医疗实践。26岁时给他的朋友徐启畴(求志社和心兰书社的发起人)治病,一剂而愈。其经方在1878年的一场疫疠中颇显成效,他逐渐成为善于治疗疑难杂症的名医。

陈虬30岁时整理出经典医案20例,撰成《蛰庐诊录》二卷,其体例仿喻嘉言的《寓意草》,但其议论精辟远胜《寓意草》。《蛰庐诊录》记录1879年3月,其邻居杨剃匠和他的妻子得了瘟疫,陈虬以大剂承气汤治疗杨剃匠,以吴氏增液汤治疗杨剃匠的妻子,夫妇都是六剂就治愈了。其《瘟疫霍乱答问》由温州总兵刘祥胜写序,提到1902年夏季,温州霍乱盛行,死亡接踵。陈虬出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远近传抄。土捐局唐寿丞、署瑞令盛伟堂两女、都司阎仪韶一子一婿等8人都是用白头翁汤这方剂治愈的。《瘟疫霍乱答问》后被辑入《中国医学大成》,浙江中医学家曹炳章赞誉其“试之多验,远近传抄,时医奉作圭臬”。

清光绪十一年(1885),35岁的陈虬与陈黻宸、陈葆善、何迪启合资在瑞安城东杨衙里(今忠义街)创办利济医院,同时,在院内创立利济学堂。利济医院坐北朝南,由门屋、左右厢房、主楼、药物圃等组成。门屋设台门,门额上嵌一块青石匾额,上刻“利济医院”四字,为孙衣言所题。左右厢房门楣上分别标有“诊室”和“药房”字样。主楼为两层西式楼房,内有“利济医学堂博物馆”小篆牌匾,馆内有陈虬先生的半身塑像和利济学堂的史料展览。主楼后面是药物圃,圃内栽种杜仲、黄柏、山茱萸、枸杞子等各类药用植物。

院内当时可接受病人看诊。学生可观摩先生看病,时机成熟时也可以实习。利济学堂集办学和办医院为一体,是全国第一所采取欧美办学制度和方法开办的新式中医学校。陈虬自任主讲,自编教材并教授学生。他不但传授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而且涉及医理之外的其他学术知识。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读遍图经千部,不如栽药一区”的原则,特地开辟一片药圃,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详细了解中草药药性,掌握炮制、储藏等方法。

据朱海珍主编《罗阳传奇》,利济学堂的《学堂教条》《习医章程》规定:招收14岁以上的省内外聪颖弟子,无学制限制,医术成熟即可获得“试医图章”,很像现在高等院校的学分制度。1895年陈虬还在温州小高桥5号设立利济医院分院,在温州周宅祠巷设立利济学堂分校。之后数十年,利济医院遍布瑞安、平阳、瞿溪等地。

陈虬创办利济学堂的目的是培养医生,疗民疾苦,利民济世。在这一崇高宗旨的引导下,利济医院的师生在行医过程中,始终坚持认真议方、讲求药性、减费治疗、便利群众的原则。他们的高尚医德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拉开了浙南各地开办中医学校的序幕。利济学堂从1885年开办到1902年停办一共坚持十八年,先后培养了300多名中医师。出自利济医院的知名医生有陈葆善、池志澂、池虬、金慎之、刘之屏(乐清)、陈侠(陈黻宸弟弟)、郭凤鸣、郭凤诰、郑缉甫、僧月波等。

甲午战争后,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陈虬积极投身变法维新运动。1897年在温州创办《利济学堂报》,鼓吹变法维新。陈虬学生陈明的《论学堂报馆须相辅相成》、陈虬的《蛰庐诊录》《瘟疫霍乱答问》《利济本草》、陈葆善的《白喉条辨》《燥气总论》等文章都是在该报发表的。从内容看,不少论者把《利济学堂报》看成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刊物。据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所述,我国在医学刊物发表方面,最早的是广州博济医局在1880年创设发行的《西医新报》;其次是1882年中国行医传教会创办的《博医汇报》,但它们都是外国人在中国发行的医学杂志。至于我国自己创办的医学杂志,该书则称,以1908年上海发行的《医学世界》为最早。实际上,《医学世界》的创办时间比《利济学堂报》晚了十一年。后者是近代中国学堂办报的开端,也可以说是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刊物。

陈虬的一生以多方面成就而载入史册。其中,在变法维新思想和中医学两个方面的成就最为耀眼。陈虬这位早期维新派的杰出代表,用他的如椽之笔鼓吹变法维新,探求强国富民之路;这位造诣深厚的中医大师,用他的悬壶济世之手,拯救水深火热中的黎民苍生。他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后人推崇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