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火计划”在温州的实施与思考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4-1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1

“蓝火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及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校赴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系列行动。其中,“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以下简称“博士团”)是教育部组织高校及在读博士生,在地方的部门支持下,到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实地专题技术调研、技术难题攻关、专题讲解、操作培训等工作,其主要特点是“博士生在企业工作生活1个月,博士生所在研发团队为参与企业服务1年”。

“蓝火计划”博士团 在温州的实践和成效

市工商联围绕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工作要求,针对量大面广的民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技术革新维艰的实际情况,上下努力,得到教育部的支持与肯定。于2016年在乐清成立“蓝火计划”博士团温州分团,开始承办博士团活动。正泰、华仪等10家乐清民营企业参加了首批活动,10多所高校派送的17名博士生承担了36个项目,举行了14场专业技术培训,给企业留下了41份技术报告。2018年的活动中,则有16所高校的21名博士生入驻乐清17家单位和企业,共梳理分析企业技术需求和难题53项,协助解决难题33项,提出企业生产工艺优化方案30个,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讲座21次,参与编制企业科技计划项目9项,开展各类科研试验16次,考察服务企业50余家次……从两年的实践情况看,“蓝火计划”博士团在提供技术支持、助推企业理念更新、推动校地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提升中小微制造业技术力量的有效路径。

一是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博士团活动最直接的作用体现。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强的系统专业知识,对企业生产过程与产品品质的认识比较高远,这正是我市中小企业所急需的。如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博士生郭瑞超为乐清天成工具有限公司解决了钻头行业普遍使用、粗放的连续试打技术问题,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支出40多万元;博士生唐生川帮助华仪集团解决了风电机组群在各种环境工况和复杂电网背景下的大规模并网运行计算机仿真算法,并通过专家的评审论证。

二是助推企业员工知识更新。博士生利用自身理论水平较高、专业领域研究较深的优势,通过举办培训会等形式,帮助企业员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如入驻巨邦电器的博士生刘志响针对企业在自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欠缺,协助企业撰写成果技术论文、实用新型专利等,并开展多次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企业研发人员对成果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是推动校地合作。博士团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博士团在企业1个月的实践,建立起博士生所在团队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如浙江致威电子科研有限公司通过博士生的联系,与其所在的吉林大学签订了项目研究委托协议,为校企合作架起桥梁。

四是服务招才引智。通过博士团1个月的近距离为企服务,扩大了温州民营企业与高层次人才的接触面,在招才引智方面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如来自湖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吴莹2016年参与博士团活动后,于2017年签约万控集团,正式落户乐清。

“蓝火计划”博士团

在温活动存在的问题

“蓝火计划”博士团活动在温州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诊断改进企业技术问题、提供与实施可行对策等方面,得到入驻企业的肯定。但总体而言,与企业的技术发展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跟预期的效果也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我市这项工作由市工商联牵头,工商联在资源调配、问题协调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具体推动过程中,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从全国开展比较好的几个地区看,都是由组织、科技或人社部门牵头,在力量投入、资源调配等各方面优于工商联。

二是经费保障不力的问题。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博士团活动经费保障主要由企业和政府分担。我市由于未纳入政府工作预算,导致活动经费难以保证,2017年的活动就因经费无法落实而停办。

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实践情况来看,企业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认识不足,认为博士生服务时间过短,无法真正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技术改进。二是博士生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与项目课题研究投入具有一定风险与一定时间周期,部分企业抱观望态度。

四是沟通对接不精准的问题。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博士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之间没有精准对接,导致作用体现不明显。

加强“蓝火计划”博士团

实施成效的建议

我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生产工艺技术含量总体不高,企业研发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人才队伍及储备滞后,对先进技术、前沿知识的需求尤为迫切。但同时,我市高校资源和专业领域研究能力都相对不足,“蓝火行动”博士团活动作为一个联系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的重要载体,将高校最新科研成果与研发能力引入企业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推动我市企业转型、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蓝火计划”博士团作用,更直接、有效服务温州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形成工作合力。建议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科技、教育、人社、工商联等多部门参与,最大程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建议把博士团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后期探索建立专项工作基金,用于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扶持有影响力的合作项目发展。三是搭建常态化沟通渠道。对符合温州产业发展方向需求的专业院校,要通过博士团活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对接、合作机制,强化这些优秀资源对温州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