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诚信铸“品” 的温州实践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8-0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1

本报记者 柯哲人

日前,瑞安市收到了一张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2017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证书”,依据《品牌评价品牌价值》等评价办法,瑞安汽摩配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为106.97亿元,较2015年的评估值38.6亿元提升了177%。

短短两年,品牌价值缘何实现飞跃?标准提档、质量提升、品牌兴业正成为我市不少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密钥。

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近年来,温州持续推进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和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培育出了一批在全国都能够叫得响的产品品牌,温州制造业的综合实力日益提升。

参与标准制定 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一双冬鞋的出厂要经过280多道工序,而一双凉鞋的出厂则需要至少100道工序。在康奈的制造车间里,记者看到,每一道工序都附有一张“工艺卡片”,来为制鞋的每个步骤确立标准。

标准化生产是现代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基本。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光是标准化生产还不够,应该主动参与标准的制订工作,为自己赢得市场话语权。

一场有关标准提升的专项行动在我市各个行业打响。今年五月,全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温州站启动仪式在瑞安举行,正式开启我市为期3年的对标达标“标准领跑者”行动。

力争用3年时间,让我市的行业和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通过对标、达标、制标、评价工作,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推动标准提档升级,提高温州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增强产业竞争力。争取到2020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质量效益一流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标准水平领先、标准品牌彰显的优势企业,培育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质量标杆企业或质量获奖企业,推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领跑者”,积极主导研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浙江制造”标准和团体标准200个以上,助推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

据统计,目前温州企业共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达1393项。今年以来,我市开展“对标达标”企业中,已发布“浙江制造”标准9个,立项58个。

同时,我市将标准化创新奖励纳入温州培育发展新动能“21条”新政,明确对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的,分别予以奖励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以激发标准化创新热情。

做优经济质量

构筑质量提升示范区

“市长质量奖”被誉为温州质量建设领域的“奥斯卡”。自2009年开始,市质监局每年年底都会牵头评定温州市“市长质量奖”。截至2017年,已经有26家企业获此殊荣。这些获奖企业均在各自行业内起到了质量标杆的引领作用。“市长质量奖”也成为我市做优经济质量的重要抓手。

据悉,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一直是我市每年评选“市长质量奖”的重要指标。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这一模式的引入,有效地助力了我市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据统计,2017年我市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142家,累计导入总计625家。

与此同时,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的创建更是为我市的质量提升工作注入了强心剂。去年,我市获批创建的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达到4个,分别为瓯海眼镜、永嘉玩具、平阳家用保健电器具和苍南电子商务针织品,当年获批创建数位居全省第一。

“世界眼镜看温州,温州眼镜看瓯海。”瓯海眼镜产业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的创建,就是围绕产品质量提升这条主线,从供给侧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以打造自主品牌为目标,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促使产业转型,推进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促使瓯海眼镜搭上质量提升的快速列车,正式进入系统性优化产业结构的最佳通道。

数据显示,我市获批的4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其相关企业年产值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些增长数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强化质量提升、夯实技术基础、加强质量监管等系列措施,以及引导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做强自主品牌

树立“浙江制造”标杆

“浙江制造”品牌的产品印有“品字标”,是浙江制造业的标杆和领导者,是浙江制造业高品质高水平的代名词。浙江省从2014年提出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区域品牌形象标识以来,经过4年培育,一大批代表温州制造业先进水平的企业和标准通过认证。目前,我市共有10家企业、13个产品取得“浙江制造”认证,累计牵头制定和发布“浙江制造”产品标准35项。

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中,我市不断创新机制,为全省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为扎实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我市建立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企业、先进企业、示范企业三级梯度的品牌体系;并于2017年5月,正式公布了正泰电器、华峰新材料、环球滤清器等3家企业为全市首批“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示范企业,康奈集团等20家企业为首批先进企业,星际控股集团等74家企业为重点培育企业,建立起成熟的企业三级梯度品牌体系。

除此之外,我市还重点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使其在品牌建设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2015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改革试点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的新模式,向全市公信力强的重点行业协会转移下放参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品牌建设、标准化工作、质量安全监管、行政审批、打假治劣和质量信用建设等7大方面17项事权,将“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市参与质量共治的行业协会(商会)从最初的6家已增加到现在的58家,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协会主推、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格局,为全国提供了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的成功经验。

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硕果累累。譬如,永嘉县泵阀行业协会作为温州市第一批质量共治改革试点单位,切实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作用,为永嘉县泵阀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永嘉县泵阀行业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泵阀产品制造基地,伯特利、超达、保一等一批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国外石油化工企业采购招标中占据先机。永嘉县泵阀行业协会也因此作为我市参与“质量共治”协会代表定于在即将召开的全省质量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无独有偶。乐清市小型断路器行业协会制订了《小型断路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受乐清市质监部门委托,承担了34家企业的质量风险监测抽样、送检、分析、研判等工作,并形成分析报告,为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管提供依据。质监部门向试点行业协会转移下放的事权,让行业协会在参与“质量共治”方面获得了更大权限,也给行业协会在加强自律方面有了更多抓手,极大地提升了行业协会在企业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监管部门和帮助企业共同促进行业质量提升。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还将力争制订发布“浙江制造”标准60项,实现“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9家,新增培育“品字标”企业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