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温州人均预期寿命82.5岁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8-0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4

本报记者 孙余丹

记者从温州市健康办获悉,《健康温州2030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于近日正式出台。根据《纲要》,我市贯彻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温州,到2030年,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健康素养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不断优化、食药品更加安全、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5岁。

这是继今年2月1日,我市召开推进健康温州暨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动员会后,健康温州建设迎来的“重磅”进展。《纲要》提出的五大领域十二大行动,涉及市直近40个部门、11个县(市、区)和1个产业集聚区。据市健康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通过强力推进、攻坚克难、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最终让人人享有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健康环境——“健康细胞”处处有 水土空气更清洁

持续改善健康环境,是健康温州建设的基础。《纲要》指出,到2030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取得成效,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

具体来说,我市将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确保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维持原生态,并加强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战,确保全市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全面完成国家任务,持续深化“五水共治”,实施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制度。

以“两线三片”为主,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到2030年,县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提升人居环境,让“健康细胞”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到2030年,全市将建成健康社区500个、健康单位1万个、健康家庭10万个,健康村镇和健康县城创建“全面开花”。

健康素养——我的健康我负责 积极参与健身运动

预防为先,治疗在后,疾病关口前移将极大满足群众对不得病、少得病的希望。《纲要》明确,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我市将建立健康素养和行为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开展面向个人健康行为的监测与评估,对高危个体开展体重、视力、口腔、骨骼等专项体检。对于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元素缺乏、油脂食盐摄入过多等问题,强化控烟限酒。

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有了责任医师。到2030年,全市精防网络无空白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少于3.5人,社区心理咨询开设率达100%。

10分钟健身圈将形成。除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体育场馆全开放外,我市还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民营体育场馆对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健康服务——建设国家区域医疗康养中心 智慧健康让看病更方便

市健康办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市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温州,努力创建健康浙江示范市,重点打造国家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重点培育眼科和眼视光学、儿科、骨科、胰腺危重外科、精神医学学科等,形成心脏大血管、血液疾病、急诊医学等一批中西医疗集群,以此提高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同时,推动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大型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急重症、疑难病症治疗。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提高基层首诊率。

《纲要》对老有所医作了明确规定,要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的健康和养老服务。既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点执业,也鼓励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

通过智慧医疗,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服务流程,让看病更方便。我市计划开展网上预约、线上支付、在线随访、健康咨询等互联网健康服务,对每个人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的健康管理。

健康保障——完善大病兜底 食药安全有保障

《纲要》指出,要健全完善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社会慈善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在全民医保方面,逐步实行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向统一的全民健康保险过渡,完善医保目录管理和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建立全民健康体检制度,力争到2030年,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40周岁以上居民每年健康体检率达到85%以上。

对于大病医保,《纲要》明确,要稳步扩大大病保险特殊药品范围,重点提高肿瘤患者等群体大病保障水平。到2030年,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有望达到70%左右。

为了让市民吃得放心,《纲要》要求对食品药品加强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和问题产品主动召回制度,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到2030年,我市建成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所有县(市、区)达到省食品安全县(市、区)标准。

健康产业——社会力量办医办体育 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根据计划,到2030年,我市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1800亿元。对于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纲要》明确,优化社会力量办医疗办体育格局,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

《纲要》要求,大力发展康养事业及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等服务,加快发展健康旅游、健康文化产业,鼓励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和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此外,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康休闲示范区、产业带,培育一批健身休闲特征明显的体育特色小镇。

通过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最终实现健康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