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婕妤 通讯员 张天杨
烈日下的洞头岛,气温已经攀升至35℃以上,在洞头小门岛的温州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暂存库门口,一字排开摆放着200多个铁桶。
只见一群身穿特殊劳保服,佩戴防毒面罩的工作人员,正在用工具依次把这些铁桶打开,取出里面存放的黑色粘稠物料,协助在场的地方环保局管理人员取样,以便进一步分析这些物料的性质。
这群“特殊”工作人员正是市公用集团的环发应急救援小组,他们承担着为温州的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处置的责任。他们自豪地说:“虽然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但我们知道自己筑起的是这座城市的安全保障线。”
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建队伍
市公用集团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着温州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应急生活垃圾和垃圾焚烧厂出厂飞灰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任务。
2016年,为了配合中央环保督查“清废”行动,市公用集团环发公司下属的温州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成立了环发应急救援小组,24小时待命,为温州的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处置。
什么是危险?在环境应急救援小组成员邵方俊眼里,最大的危险就是面对数量众多、性质不一的危险化学品时,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邵方俊把自己所在的“环发应急救援小组”比喻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环境保护特种兵”,平时各安其职,一旦发生险情,他们迅速组队,分赴环境突发事故现场。邵方俊说:“接到应急要求后,综处中心就会派出应急救援小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查看,对现场危废进行采样化验、指导包装,同时评估其处置时存在的风险。”
环发公司的市场物流科、实验室、技术科、生产科和安全科迅速抽调骨干力量参与救援行动,筑起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密切配合
明分工
突发环境事件中需处理的物料存在来源不明确、成分不确定、性质多样化、包装破损严重等特征,给应急救援增加了难度。环境应急救援小组成立当年,就接到了这样的紧急求援请求:一辆装载着甲苯类液体的化学品运输车在甬台温高速公路上翻车,车上的化学品发生泄漏,可能对附近村庄造成污染。
接到环保部门的要求应急处置电话后,环境应急救援小组中负责业务对接的陈丽君和邵方俊紧急赶往事故现场。他们与环保部门对接掌握信息,现场评估给出初步对策。而安全科的组员则现场把控,防止污染扩散造成二次伤害。
随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现场取样,对现场危废进行采样化验和指导包装。考虑到附近土壤已经受到污染,因此技术科和生产科紧急协调物流公司,腾挪出消纳设备和空间紧急处置受污染的土壤。
正是这样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密切配合,这支环境应急救援小组成立不到2年时间,已经成功化解10余起环境突发危险。尤其是在中央环保督查“清废”行动开展以来,环发公司综处中心接收到来自温州市各县市区环保部门要求协助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他们发挥了不怕艰难、积极探索新工艺的精神,通过对应急物料进行筛选、分挑、破碎等预处理方式,降低处置风险。
据统计,“清废行动2018”启动以来,环发公司综处中心已经连续协助处理4起固体废物非法遗弃和处置的事件,共接收约90吨的应急物料,已成功完成处置40吨。
他们将继续提升技术,完善流程
重管理
环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完善环境应急救援的流程和规章制度,我们还进行团队建设,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具备参加应急救援的能力。”
面对各地突发的环境应急情况,市公用集团环发公司将继续积极配合协助,一方面积极与管理部门联系,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应急事件业务流程,确保流程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物资、采样化验和检测分析设备,加强技术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技术水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市公用集团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下辖温州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和温州市西向生态填埋场两大重大环保设施项目。其中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家集焚烧、物化、固化和填埋于一体的综合性处置单位,具备处理国家危废名录内32类危废的能力,被市环保局授予温州市应急处置单位;市西向生态填埋场负责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固化飞灰填埋及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