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展鹏
通讯员 孙心宇
随着城市化进一步的升级,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在各个城市上演的“人才争夺”大战如火如荼。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进高端人才,提前布局,将目光锁定重点高校,在骄阳似火的七月,40名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等30所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干部,受邀来到位于温州东部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暑期活动的实践互动,这些高端人才“潜力股”增进了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了解,深入了解了温州“招才引智”的政策宣传,通过工厂实践更是提前感受到了温州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增进了对经开区的了解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子均为在校的学生团干或学生会干部,大多数学生干部都是首次来温州。在经开区浙南经济总部大楼学生们参观了经开区规划展示馆,他们了解到,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交通中心,是我国第一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构筑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是浙江省确定的“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金融改革试验区。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城市东部崛起的一座滨海新城,是浙南闽北首家国家级开发区。它临近东海,北邻温州国际空港,距状元岙深水码头16公里,甬台温铁路25公里,滨海大道、沈海高速复线、轨道S2线等贯穿其中,地处浙南闽北交接的优势地带和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突出。目前与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管委会实行合署管理体制,由温州市政府授权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相当于县级社会管理职能)。合署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本级辖国家级状蒲园区、滨海园区、金海园区,成建制受托管理星海、海城、沙城、天河4个街道;区域规划总面积133.6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0余万,企业8050家,其中工业企业4900家,规模以上企业340家。它先后获评“年度全省先进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省级特色品牌园区,并选入第一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拥有汽车、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水暖洁具、食药机械、民用电器等特色产业集聚群,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80余亿元,财政总收入23.7亿元。
人才引进政策有吸引力
本次双一流大学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局和人本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经开区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区组织宣传部、经济发展局、科技局、行政事务服务中心都派出干部参与活动,热情服务。活动中,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干部鲁鸿宇对温州市和温州经开区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印象深刻。
温州市委、温州市政府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的通知;温州市政府办公室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经开区出台和即将出台“人才新政30条”;《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评选、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逐步落实:这一切都为高校毕业生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如《关于高水平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40条意见》对创业启动支持条款。鼓励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在温创办企业,对A类、B类、C类、D类、E类人才,有意向来温创业或首次在温创办企业不超过1年的,经所在县(市、区)或园区认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40万元“创业券”支持,“创业券”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科技服务、创业孵化等支出,兑现额度为实际支出的50%,有效期2年。
对创业发展资助条款:在温创办超过1年但未满5年的A类、B类、C类、D类、E类人才创业企业,经所在县(市、区)评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授予市“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称号,分别给予企业不少于1000万元、8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创业发展资助。自主申报入选的“国千”“国万”创业项目、“省千”“省万”创业项目、市“海外精英引进计划”创业项目,无需评审直接授予市“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称号,并分别给予不少于8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创业发展资助。
另外,完善便捷周到的人才服务机制,譬如人才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优化子女入学政策等;这一切都给学生干部留下很好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回学校将向同学们宣讲这里的人才政策。
暑期社会实践收获满满
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生干部们参观了海创园和人本集团生产园区,与经开区经济发展局、人力资源局、人本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围绕“经开区创业就业环境”“如何振兴民族工业”“中国智能制造2025畅想”“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等议题进行对话和研讨,双一流高校学生干部们表示,通过体验式交流,“零距离”了解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中国当代民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在人本集团的智能化轴承生产车间,双一流高校学生干部们看到,宽敞明净的车间内,数十台机床呈直线排列,员工通过有源阵列彩色显示屏监控生产线,机械手机抓取、放下轴承配件,自动输送下一道工序……工厂负责人告诉他们:“自动化生产升级到智能化生产,他们把德国实施的工业4.0经验作为学习标杆,努力实施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推进大数据和工业云计算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把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推向更高水平,达到质量最优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在交流时,双一流高校学生干部们了解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温州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工业发展的“集聚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正在着力构建大平台,实现大发展;正在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大集聚。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内的企业正经历着产业升级和人才匮乏的双重之痛,亟需广大高校毕业生来此就业创业。并且,开发区又拥有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创业服务、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创业创新平台——海洋科技创新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助力实现创业梦想。所以说,当前高校毕业生来开发区就业创业正逢其时。
经开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在与双一流高校学生干部们交流时表示,希望大学生们多听多看多了解,回去以后多宣传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形势、未来发展预期、就业创业政策,使更多大学生关注温州、了解温州、爱上温州,并最终留在温州、建设温州、扎根温州,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学相长,知行合一。”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有机会深入当代民企的生产经营一线,亲身感受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就业政策环境,探访和理解温州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拓宽眼界和视野,思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动力和精神,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