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非遗传承人成长记

来源:温州日报 2017-03-29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早上两时多起床,三时多出门,去上田黄宅帮忙闹龙灯,下午打着哈欠去经济广播做元宵节目……”

“上午在市图书馆民俗讲坛讲民俗,下午在少儿图书馆教剪纸,赶场赶场……”

“捡漏收了几件老银饰,以后民俗进校园,这个梳妆盒有得讲了。”

“……”

——朱铭的微信朋友圈,图文并茂地记录着他玩民俗、讲民俗、教剪纸的繁忙日常。

朱铭是鹿城区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孩子们口中的“朱老师”,他的本职工作是市文保所的一名信息采集员。因为对本地民俗文化及老建筑的熟悉,他在熟人圈中还有个“老温州”的称号。你肯定想不到,这样的一个“老温州”竟会是一个90后。

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别看我平常是个火急火燎的急性子,可一拿起剪子和刻刀,我就能‘入定’。”坐在自家客厅的玻璃方桌前,朱铭将一沓红纸置于一块由松香和牛油混制而成的垫板上,预备创作,纸张最上面一层,是他自己绘制的花板。他屏气凝神,下刀精妙,在方寸之上游刃有余。“眼要准,手要稳,哪怕出现一处断痕,就是前功尽弃。”

1991年出生的朱铭,年龄不大,剪纸的经历不短,如今已是第18个年头。

五六岁时,朱铭第一次全神贯注地看奶奶剪窗花,便心驰神往:红纸在奶奶手上翻飞,就那么随意地剪,掌间竟绽放出一朵精美的花来。

“每逢七月半或清明,奶奶给‘在那边’的爷爷寄‘包裹’,须贴一些供花当装饰。”朱铭模仿着剪出的第一张供花被“录用”了,奶奶连连称赞“真不错哩”。自那日起,执起的剪刀就再也放不下。

“小时候我的课本,用肉眼看就明显比同学们的厚上许多。”朱铭笑说,因为奶奶见他着迷,非但不肯教了,还屡屡撕毁他的“劳动成果”,他只好偷偷摸摸地剪,剪完了就往课本里一夹。

“我跟剪纸有缘分。每一个阶段,都会恰逢其时地遇到一位老师。”

朱铭的剪纸老师中,有他的阿婆。阿婆是朱铭的一位远亲,名叫吴秋萍,做了几十年剪纸,作品曾入选《中国百人现代剪纸集》,她的丈夫古塞先生,还曾编写《民间刻纸集》。

初中时代,另一位老师引领朱铭第一次接触到细纹刻纸。

那时班级里流行书签热,“朱铭牌”剪纸书签备受同学追捧,这事就传到了一位劳技老师耳朵里。老师名叫陈道尧,从事细纹刻纸已有多年。他故意装作嗤之以鼻,用激将法激朱铭:“你的剪纸一次剪一张,我的刻纸一刀下去就有一打……”回家后,少年心性不服输的朱铭在美工刀的刀片上缠上布条,自制了自己的第一把刻刀。“后来,陈道尧老师把他的工具赠给了我。”朱铭说。

去年,朱铭被评为鹿城区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同席的除他以外仅有两人,其中一位已有80岁高龄。“在同龄人中,剪纸这项爱好的确有些小众。”少有同伴的朱铭,不免常觉孤独,“老一辈手艺人们正逐渐逝去,非遗更需要年轻一代来传承和发扬。”

“杂牌军”晋升为“正规军”

“细纹刻纸又称‘龙船花’,在鹿城称‘龙船花板’,用作龙船装饰,约始于宋……”朱铭将剪纸起源娓娓道来,“至今,在龙船下水‘请神仪式’上还会请一位司龙船花板的‘康氏娘娘’庇佑,那就是剪纸艺人信奉的祖师爷。”

“所有的非遗,都源于民俗,非遗的根在民间。”朱铭认为,传承非遗不仅仅是传承技艺,“传承者若连自己传承下来的是什么都解释不清楚,就是断了根,凭空而来的又怎么能叫传承呢。”

多年来,朱铭十分热衷于温州民间风俗的探究,经常参与到民俗活动中。闹龙灯、划龙舟这样的“技术活”他都不在话下,对温州数百乃至上千种旧习俗更是如数家珍。

“我对民俗的兴趣由来已久。”朱铭说,儿时的夜晚,蹲坐在奶奶膝侧,给她捏捏腿,听她讲民间传说与风俗小故事,便是童年里最为惬意的时光。奶奶曾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对旧时的节庆、祭祀等风俗礼节十分讲究,至今他家中还保留着许多过去的节日礼俗。

“我总是对‘老东西’特别有感觉。”高中时,他跑到乡下跟村野乡民收老家具,村民疑惑:“你要这个干嘛,去柴房自己挑去”;大学时,市政府编撰《温州通史》,他报名成为志愿者,在档案馆里整理和翻拍老建筑资料,别人觉得乏味,他却饶有兴趣。

在爱好的道路上,朱铭孤独了很久,万万没想到自己随手发的一条微博,会让他与市文保所有了交集。

某一次元宵节,朱铭在松台广场见到“猪头钟”“仙人井”等几个大型泡沫布景,“十分看不过眼”,有感而发地拍照发微博说:花钱保护修缮真正的文物,比花钱做布景有用!附带着他还将市文保所狠狠批评了一通,毫不客气地罗列了多处他认为我市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朱铭笑说:“当时我不知道许多东西其实不是归文保所管的,反正是骂了个痛快。没想到隔日,市文保所的薛一泉老师会因此约我喝茶。”

2013年温州市开展首次历史街区调查,需要招聘一批调查队员,朱铭便受到了来自文保所的邀请。当时朱铭刚好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因学校要开设非遗课程,有意请他留校任教,然而市文保所提供的是一份临时的工作。反复思量后朱铭毅然决定去文保所当临时工。“留校任教依靠现有知识输出,但在文保所工作无疑能摄入大量知识,何况这是我的兴趣所在。”

这份临时工作并不轻松,却能给朱铭带来巨大的满足感,比如找到了瓦市殿遗址。调查中,朱铭和同事来到与瓦市巷衔接的童子殿巷2号,“进去之后我们发现那不像普通民宅,我突然觉得建筑的内外结构,跟我大学当志愿者时在档案馆里看过的瓦市殿平面图很像。”凭着这个线索,经过市文保所多方资料印证,最终确定瓦市殿遗址真的就在童子殿巷2号。

忙碌的“朱老师”

颇有些年头的箱柜、瓜果盒与锡鹤台,已有七八十年历史的座钟和台灯、清末的妆奁(梳妆盒)……90后的朱铭,用百来件老家什堆出了一个90岁的家。在他眼里,这一件件老家什讲述着旧时温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其中,有的是奶奶当年的嫁妆,有的则是他从乡下和妙果寺古玩市场等地陆续收集来的。为了这些“宝贝”,朱铭没少挨家人的“教训”,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提升,这些收藏中不乏有价值翻倍者。比如一个外围饰有瓯塑的小篮子,当初朱铭用五百元买进,现在已有人出价一万元收购,可朱铭不卖:“这些是用来上课的。”

3月16日,朱铭在蒲州育英小学有一节民俗课。汤盂、合盒、书箱、鹤兜……看着一件件叫不上名的传统生活用品,学生们忍不住猜一猜、摸一摸,朱铭适时地插入讲解温州旧时节庆礼俗,他用这样生动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印下老温州生活点滴的影子。

“朱老师”的课十分受欢迎。目前,除了在温科院、实验小学设有固定剪纸课程,以及每周定期在市图开设的民俗讲堂外,朱铭每月平均收到市区各院校“民俗进校园”等公益课程、或企业单位讲座、或电台节目等不定期邀约不下十多个。工作之余,“朱老师”几乎一直奔波在“赶场”的路上。

这些年,令朱铭最开心的是在文创圈子中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朋友。除上课外,朱铭也与朋友们积极进行让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的尝试。“目前,我正与几个从事文创行业的朋友计划研发融合现代创意与剪纸艺术的家居产品,和一些婚俗用品;还有一群朋友研发了一款聚集民间手艺人,并向客户提供定制服务的APP,叫做‘民间’,我也在上面‘安了家’;还有个视频类短片的计划正在筹划中,预备以时下流行的调侃方式传播温州文物古迹与民俗……”在自身的剪纸创作上,他尝试融入温州本地元素,如将朔门古街、拦街福等作为创作内容等。

90后的朱铭正释放着年轻人独有的蓬勃精力,愿以年轻一代的方式去传播和传承老温州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