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迷雾重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几成定局。面对宏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局部金融风波的深度影响和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模式累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问题产生的叠加效应,温州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两年多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存量提升与增量发展、即期效果与长远发展”一起抓,出台落实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体系和扶工兴贸“新十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8%,初步扭转了去年2月份以来的负增长局面。
其中,乐清市率先实现突围,发挥了很好的标兵和示范作用。2012年该市工业增加值21.7%,工业性投资增长58.5%,9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都处在全省前列,去年被列为装备制造(电工电气)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浙江省14个工业强县市创建试点。
本报记者 张佳玮
一个样本
“大平台+组合拳”
留住企业
“柳市的厂房占地3亩、面积2000平方米;上海的厂房占地110亩、面积70000平方米”——这两组对比鲜明的数据,是和平电气有限公司在柳市与上海两地办厂的真实写照。
“当初想在柳市建新厂房,可是土地少、成本高、审批流程慢,等了又等还是没有批复下来,只好搬去上海。” 和平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道贤,并不讳言自己也是企业外流的个体之一。
资本用脚投票,陈道贤的选择无可厚非,但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问题,却令乐清市委市政府一再反思:在经济低迷的宏观态势下,振兴实业的根本始终在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企业,怎样吸引乐商回归?
不表虚功,只做实绩。乐清市委市政府以平台优环境,以实措优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去年初,乐清市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出台实施振兴实体经济30条意见,从效益激励、税收优惠、要素保障、企业整合重组、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标准化和品牌战略、金融支撑、引才引智、服务业建设、发展环境等10个方面,形成扶工兴贸“组合拳”,实施全方位、大力度的扶持措施。
其中,用于补贴和奖励的财政性资金达2亿多元,40%的计划土地指标用于实体经济发展,设立2亿元的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暂时流动性支持。
从现代化滨海大城市、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区,到总部经济园、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做大做强实业的广阔平台,正在逐渐立体化;从环境红利、土地红利,到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各种红利多管齐下,资本回溯壮大的多种渠道,正在逐渐明朗化。
作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浙江曼瑞德自控系统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创业平台提供的诸多红利。在乐清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草创期的曼瑞德不仅享受到厂房租金优惠、“种子基金”投入、贷款政府贴息等扶持举措,更被一股浓浓的创业创新激情所包围。
“在孵化器里待四年,感觉就像在一所创新氛围浓郁、配套设施齐全的大学里学习四年。毕业时,我们已经从小树苗壮大成一棵相对成熟的大树,也抱定了做深做足实业的信心。”该公司总经理陈立楠表示,该公司主打的家居舒适系统去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目前该公司已从科技孵化创业中心迁出,腾笼换鸟让更多的小微企业有机会在孵化器中成长。
“大平台+组合拳”也折服了陈道贤,他已经准备加大在乐清的投资,上马新生产线,专攻国际先进的智能电气技术。
乐清经验
工业强市激发正能量
平台支撑,产城融合。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两轮并驱、融合发展的理念,当前,正着力通过加快“一心两翼”现代化大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六园”、乐清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试验区“一湾五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一区两片”四大主平台建设来实现“产城融合”。
优化结构,现代产业。重点推进柳市镇、北白象镇、虹桥镇和经济开发区四大省级工业强镇(区)建设,加快工业电气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临港产业集聚区、乐商回归创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四大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电工电气产业、现代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2+3+X”现代工业体系,努力在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和资源节约等五个方面达到全省领先,成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创新驱动,转变方式。坚持将科技创新摆在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创建省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强市。当前,乐清有1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品试验中心,建成国家和省级产品检验、测试中心各1家;2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站6家,拥有省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
有效投资,增强后劲。加大工业投入,是加快省级工业强市建设、全力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去年,该市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增长40.7%,其中工业性投资100.42亿元,增长58.5%,增幅居全省规上工业产值千亿元工业强县(市、区)首位。今年,乐清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增长42%,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145亿元、增长45%以上,并且五年内工业性投资要突破1000亿元。
长效服务,优化环境。去年初,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出台实施振兴实体经济30条意见;开展声势浩大的“三沿”视觉污染整治大行动,去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12万平方米、户外广告20多万平方米,也拆出了工业用地786亩,现正加快建设总投资达1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38个拆后空间利用项目,其中31个项目为工业标准厂房,率先走出一条以拆违促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当前正在大力开展“千名干部破难攻坚促发展”活动,做到持续服务不断档、真情服务不断线,着力形成合力扶工帮企的长效化、常态化机制。
温州实践
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
区域经济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长出什么样的经济体。长期以来,大量温州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抽离,投向股市楼市或到外地兴办实业,导致本土出现产业空心化,成为“小微企业的孵化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温州的发展环境不佳,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而环境是最大的公共品,其主导力量是政府。两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边界划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全面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优化环境入手锐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打破了产业“低小散”的路径锁定。
优化平台支撑环境,以新型城市化引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只能生长小农经济,小城镇只能生长块状经济,只有现代化的大都市才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现在世界60%以上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六大城市圈。温州坚持以建设“1650”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为龙头,重整山海资源,优化城市体系布局,着力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海峡两岸(温州)经贸合作试验区、温州生态园、滨江商务区、空港经济区、海洋产业发展平台和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现代物流园区、总部经济园、创意产业园、金融集聚区、旅游文化发展区等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三次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优化要素保障环境,以大投入促进经济大发展。两年来,温州坚持以政府的环境和民生投入引导社会和产业投入,初步形成了投入发展的“帕累托效应”。为强化扩大投入的要素保障,全力争取瓯飞工程获批,全力推进海涂围垦、山坡地垦造、农房集聚改造、三旧改造和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积极施行“海域直通车”政策,基本缓解土地要素的瓶颈制约。以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创新政府和企业投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温州,形成了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优化人才集聚环境,以科技进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项目、技术和资金,是跟着高端人才走的。没有好的创业创新和生活环境,很难集聚和留住高端人才。温州以“六城九市”联创为载体,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切实优化鼓励创业创新政策,全力兴办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并通过城市新区开发、产城一体化发展和城乡保障房建设降低房价收入比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优化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加快了落后产能淘汰,促进了高端人才集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优化体制和社会环境,以制度创新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开展“三转一市”工作,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对接国际市场和资本市场;实施“三保倒逼”,促进公平竞争;开展信用城市建设试点,树立温州企业和温州人良好形象;深化“打黑除污”行动,净化企业生存发展的基层社会环境;深化审批制度和中介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效能,以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优化政府服务环境,以贴心服务形成振兴实体经济的合力。针对局部金融风波的深度影响,在落实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体系和扶工兴贸“新十条”等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万干进万企破万难”行动,组建政府再担保公司和资产处置公司,切实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化解风险,形成应对危机、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