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温州著作经眼录

来源:温州日报 2013-01-16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4

过去的一年,温州著作大约有70余种,数量与前几年持平。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温州文化人持续努力,勇气、耐力和业绩,可圈可点。印象最深的是:名人研究成果丰硕,地方文献整理持续进行,学术研讨新著不断,乡土文化建设细水长流。只是,探讨温州当代发展的著作,除年度蓝皮书外,为数极少。

地方文献整理 持续进行

温州博物馆编《黄绍箕往来函札》(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年9月版),是继《宋恕师友手札》之后地方文献中一本重要的著作,彩色影印温州馆藏的黄绍箕墨迹和张之洞、王懿荣、梁鼎份、端方、孙诒让等人来函,为研究晚清中国历史和温州知识群体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史料。

宋末永嘉戴侗撰《六书故》,由陕西师大党怀兴、刘斌点校,底本是清李鼎元刊本,中华书局2012年6月影印出版,印3000册,该书《前言》对《六书故》及其作者有长篇论述。学者吴承志(1844 —1917),钱塘人,定居平阳,所撰《横阳札记》,罗凌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宋代温州人徐自明所撰、经王瑞来教授校补的《宋宰辅编年校补》中华书局2012年5月重印。

去年初,“龙湾文献丛书”新出多册,有《王毓英集》(王毓英著,卢礼阳编校)、《普门张氏文献综录》(张侃、张卫中辑注),《龙湾诗文七人集》(方长山校注)辑收项国楠、项维仁、陈瑞辉、张硕、王统、王鸿年、王荣年七人诗文。“乐清文献丛书”第二辑有《盗天庐集》(清刘之屏著、袁国唐校注)、《耕心堂集》(曹文昇著,吴小如校点)等。

宋末陈宜中,长期以来争议不断,前年上了温州历史名人候选榜,引人关注。《陈宜中集》(孙建胜编,黄山书社2012年7月版),辑集有关史料,有益于深入研讨。另有《黄公望集》(黄公望撰,林顺道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和龙湾区史志办编《王璞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7月版)。

马骅先生的诗文结集为《莫洛集》,由温州文化研究工程资助、岳麓书社2012年12月出版,上下册,121万字。仿羊皮精装,据说封面设计还得了全国大赛的银质奖。马先生以大爱之心,满怀的激情,写作了大量的诗文,已感动中国几十年。《渡运河》等,激情奔放,当年唐湜就有评论,说“是一个斗士在运河周围的战斗旅程中的感情记录”,“诗人的温厚的气质与崭新的感情完全与运河的灵魂交融了”。至今读来,仍能激动人心。

近现代温州名家辈出,其成长的土壤,生活的环境,值得探究。温州市档案局(馆)组织编辑出版“老温州”系列,受到学界热烈欢迎。已出《温州老副刊》(上、下册,胡春生、施菲菲编,黄山书社2012年7月版)、《温州老新闻》(上中下,孙焊生编,黄山书社2012年10月版)、《温州老广告》(胡骅、胡春生编,黄山书社2012年11月版)。

瑞安周予同由教育学转向兼治中国经学史,颇有建树,其著作由著名学者朱维铮编校,选集一厚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曾三次出版,2012年6月该社分四册出版周先生研究经学史的著作,改编年的文集为分类编排,每册卷首均有导读性质的《编校说明》,文字不长,读来启发不少。另,中华书局2011年9月出版周予同注释的《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简体横排本,收入“中国文库”,有精装、平装二种;2012年9月中华书局新版该书,收入“大学用书”书系。周予同编著的《本国史》,是民国时期中学历史课本,1932年开明书店初版,多次重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10月再版,简体横排,认为是“本国史中的翘楚之作”。

郑振铎译泰戈尔诗《飞鸟集》《新月集》合刊,2012年新出重印本有东方出版社(收入诺贝尔文学奖儿童经典丛书),有中华书局(收入民国经典阅读丛书),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装帧设计愈加精美。

值得重视的是2012年合编影印民国文献较多,如期刊合编本《东方杂志》《民国文献资料丛编·近代学报汇刊》,其中有大量的温州人论著。

文化名人研究 集成推进

洪振宁

乐清张怀江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版画家,曾出版过作品选集。2012年1月,在张先生夫人的支持下,其长子张远帆先生代表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张先生的版画作品329件,版画原件11件,速写132件以及年画和宣传画原稿等。新编的《浙江美术馆藏张怀江作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3月版),八开,两大册,分为版画卷、综合卷,是迄今最为完备的张怀江作品集。同时出版的《瘦骨刀魂——张怀江艺术研究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3月版),分为三部分,分别收入研究论文、纪念文章和张先生的论著、笔录、诗稿。

周昌谷是著名画家,乐清大荆人,师从潘天寿等先生,擅长人物画,亦常作花卉,兼攻诗书画印。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12月曾出版《周昌谷画集》(王含英编)。周昌谷艺术馆去年在乐清开馆,同时有《周昌谷书画集》(卢炘主编)、《周昌谷诗文集》(周昌谷著,卢炘编)、《雁荡之子——周昌谷传》(卢炘著)、《指向深处:周昌谷研究文集》(上下册),均由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发行,较为立体全面地展现了周昌谷先生的艺术面貌。周昌谷艺术馆征集作品也汇编取名为《书画其昌》,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同时出版,其中精品不少。

为纪念音乐家陈田鹤诞辰百年,陈晖编辑《陈田鹤音乐作品选》,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收入陈先生的声乐作品、钢琴作品和清唱剧作品,附赠MP3光盘,还有照片10来张,评论、回忆、纪念文章7篇。温州著名的音乐家,我们原来有2007年出版《缪天瑞音乐文存》三卷四册,现在又有了陈田鹤先生较为齐全的作品集,乃一大幸事也。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剑亮编著的《夏承焘年谱》,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去年5月曾在雁荡山开过研究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作者的这部专著,有32万字,下了苦功,也难免有疏漏,如作者似未见台湾2005年出版的《近代词人手札墨迹》,其中影印有夏先生书札18封。

温籍潘富恩先生是“文革”后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核心人物,桃李满天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编《潘富恩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以学术的形式纪念一位学界老人的寿辰,该书由其师友和弟子辈各选自己的代表作汇集而成,另收贺文和传略等。

苏步青先生诞辰110周年,去年在平阳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新出版有林文力主编《苏步青的故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2年2月版)和《苏步青与平阳教育》(平阳县教育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复旦版的《苏步青传》再印发行。

温州知识群体中,报人是重要一部分,张春校等编著《温州籍传媒人物谱》(中国和平出版社2012年10月版)首次梳理,开山有功,惜书中未见马星野、陈再华、姜琦。

名人传记还有四册,首推马雨农著《张冲传》(团结出版社2012年6月版),66万字。作者用了四年多时间,沙里淘金般地寻找史料,以新闻的笔法,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物,是近年人物传记的精品力作之一。

另一本温州学人传记《心理学史一代宗师——高觉敷传》,郭本禹、魏宏波著,近20万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配图,本书叙述高先生的生平,将其学术成就穿插其中。

还有陶恒生著《高陶事件始末》,原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连印3次。2005年高宗武遗著发现,2006年《蒋中正日记手稿》开放阅览,作者据新史料修订本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2月新版。

而姜金城新著《白云秋山霜叶血·黄宗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年2月版),则是作者在她自己1985年的《黄宗英传》、2005年的《黄宗英画传》的基础上,重写,追求实情与诗情的结合,的确写出了新意。

社科学术探讨 新著不断

马大康著《文学活动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以文学活动作为切入点,立足边界,思考当前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观念冲突、时代交替之际文学活动的变化迹象等问题,探讨处在文学活动中的人的生成过程。吴其南教授认为本书不仅视角新颖、立论精警,而且逻辑严密、议论透彻。无论全书还是具体章节,都给人以厚重感。

温州人行商天下,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值得研究。探讨温州人新慈善模式的专著《温州慈善的教育范式》(郑恩同、邱开金、何秉欣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有个案调研,如微笑联盟走进四川、爱心传递感动蚌埠等,有慈善感召的社会反响,又从慈善之行研究慈善教育,随着实践的深入而进行新的理论解读。这本专著是研究温州当代发展的新的重要学术成果,它的出版,反映了温州理论工作者的敏锐:能够紧扣时代脉搏,探讨新的发展的实际,不断推进学术创新。

在温州书城,也欣喜地看到多位温州学人的史学著作:温州医学院副教授叶建著《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形成与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探讨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温州大学副教授邵晓芙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浙江民变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在复杂的历史中,从多方面探究清末浙江民变问题;两书的面貌不同,而相同的是两位年轻人都是静下心来多年坐冷板凳,从而取得学术创新的成果。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方坚铭著《永嘉场地域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这是考察永嘉场地域文化的第一部专著,选题新且准,但匆促成书,严谨不足。叶大兵、叶丽娅新著《中国锁文化史》(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5月版),以多年积累,深入阐述,联想到他们对温州工艺美术的研究,表明叶氏父女已从研究民俗转向探讨史学,由鞋文化研究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语言学研究,温州有不同寻常的知识群体。今年八十高龄的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出版《郑张尚芳语言学论文集》(上下册,中华书局2012年10月版),收入他的研究论文54篇。王士元在序言中评论郑张先生指出:“他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卓著,都是基于他在传统汉语文献学方面坚实深厚的涵养,包括清朝许多伟大的作品他都有深入的研究,加上他对现代方言的敏锐观察力,特别是他的母语温州方言。很少有学者像他一样能同时掌握历时与共时的材料,并依此提出创新的见解。”这本书的出版,是中国语言学界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同时还在书店看到潘悟云著《音韵论集》(中西书局2012年8月版),收入论文10篇,后8篇是潘先生在温州师范学院任教时的文章,学术价值很高。

上海“思勉文库”收有《苏渊雷学术文集》(苏渊雷著,房鑫亮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版)和《戴家祥学术文集》,前者去年已在书店见到,论文选集;后者今年1月13日在温州书城看到,36万字,分为金文大字典选、学术专论、金文考释、书评序跋等四辑。

首届温州龙湾明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编为《明人明事》,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纪念王十朋诞辰900周年,温州、乐清开展系列活动,《王十朋诞辰九百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项宏志主编,线装书局2012年11月版)以最快的速度奉献给读者。

玉环高铭暄先生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根据作者1981年版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乡土文化建设 细水长流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轰动全国,我也曾应邀到北京参加专题研讨会,在温州受邀参加《温州一家人》(温州话版)首播新闻发布会,会上获得高满堂著《温州一家人》(作家出版社2012年11月版),41万字。东北作家写温州人的创业故事,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写出了温州精神。书中主人翁周老顺,电视片改名为周万顺。书,有书的不同味道。

偶尔获得沈楚著《空鸟笼》(黄山书社2012年12月版),散文结集,作者追求诗意生活,所写作的文章大多为短篇,发生命之感悟,文字老辣而空灵,书在温州印刷,插图彩色,文味十足。可见温州印刷业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斯声先生的精选集《云轩诗词曲联选粹》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好评不断。叶永烈先生整理自己的讲演稿以及论文,编成《走进历史深处》(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书,25辑,56万字,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位知名的温州籍作家。

多年来,温州摄影家群体团队崛起,他们在全国频频获奖,成果丰硕。一册《温州摄影30年(1982—2012)》(朱保钢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0月版)回顾30年;一册《摄行天下——中国温州摄影百家》(朱保钢、邵平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0月版),对摄影家一一作介绍。《温州节日》(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1年9月版)也是他们与民间文艺家联手合作的作品。三册书彰显温州摄影人的群体力量。

著书也要服务于改善民生,有助于人们建设精神家园。精美的《温州自助游》(方韶毅执行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8月版),一厚册,让游客、读者方便,也使温州本地人更系统了解温州旅游。地方教材《创新在温州》(徐克美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版),是《创业在温州》的姊妹篇,延续前书编写体例和风格,又有创新,更加贴近学生,引导创业创新。《王十朋故事与传说》(林霞主编,线装书局2012年11月版)可读性强。

温州博物馆编《中国陶瓷·瓯窑》(文物出版社2012年10月版),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瓯窑的大型画册。温州博物馆诸位多年积累,长期探讨,成果颇丰。温州,是我国最早烧制青瓷的少数地区之一,曾拥有180余处瓯窑窑址。瓯窑所产的缥瓷是青瓷中的上品,釉下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书挑选部分瓯窑精品和标本加以介绍,再现瓯窑青瓷的精美面貌,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温州的历史文化。

潘国森编著《说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年1月版)和潘国森著《瓯与瓯文化》(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12年7月版),介绍各种“瓯”物,讲瓯道瓯,并由此延伸到瓯文化,还配上他收藏的多种瓯窑瓷器彩图,读来让人感觉到乡土的温馨和亲切。

《瓯风新刊》出了第四集,新刊史料丰富,文笔清新,偌大一个温州,需要“老作”,也实在需要这样的“新刊”,出品人吴明华先生善心做善事。“温州乡土文化书系”新出两册,一是《温州文化史图说》(洪振宁著),一是《温州瓯茶》(胡春生、胡骅编著),都由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前者试图梳理温州文脉,后者提出“瓯茶”理念。《温州瓯绣》(胡春生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年5月版)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第二批之一,第二批之中当还有《瓯剧》《瓯塑》《平阳木偶戏》《温州莲花》《刘伯温传说》等,其他书,尚未见到。另有平阳学者李炜构思、策划、编著的《古道坡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图文并茂,第一次系统完整地讲述了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平阳坡南街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