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的温籍语言学家群体

来源:温州日报 2013-05-1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温州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百多年来,一位位名人学者从小城温州出发,不畏艰难,孜孜以求,勇攀学术高峰,出现了数学家群体、教育家群体、翻译家群体、版画家群体等一批声名显赫的近现代知识群体。尤为难得的是,在语言学领域至今仍活跃着一批成就卓著的温籍学者,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温籍语言学家群体。

许威汉、温端政、颜逸明、郑张尚芳、潘悟云、沈克成、游汝杰、吴安其、胡奇光、张公瑾等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汉语方言研究及汉语音韵、语法、词汇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写出大量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著作,提出过许多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的学说,开创了多个前沿问题的探讨,在新中国语言学领域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丰富的语言资源

为研究提供条件

能够从温州走出如此之多的高水平语言学家,同温州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有很深的渊源。

温州僻处东南一隅,历史上受战乱影响较少,因此在语言上保留了很多“古音”“古字”。今天温州人口中所说的语言,至迟在南宋时期已经形成。在700多年前的《六书故》中也能找到影子。 又因为地形十分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拥有多种相互不能通话的方言,丰富的语言资源为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现实条件。而温州人热爱知识,尊重知识的传统与风气,也为语言学家们踏上学术之路提供了客观条件。

这些语言学家不少人有家学渊源。许威汉先生的舅父林济与夏鼐、黄昂、苏渊雷等诸先生友善,他幼时在外婆家阅览舅父丰富的藏书,从而培养了对读书写字的兴趣。1946年,他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与清华国学院齐名的无锡国专,从而走上学术之路。游汝杰先生中学时曾寄住姑父“一代词宗”夏承焘家中,当时郑张尚芳常到夏承焘家讨论温州方言的问题,从此在少年游汝杰心中埋下了种子。郑张尚芳先生的姑父杨端毅、叔父郑嘉琛曾合作设计永嘉话新文字方案。他从中学起痴迷于记录温州方言俗语,因记录方言俗语时常找不到对应的汉字,因而对拼音方案和音标产生了兴趣。

当然,之所以成名成家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颜逸明先生出生于瓯语区,在平阳水头镇(闽语区)上中学的时候,同学们有的说闽南话,有的说金乡话,有的说蛮话,他从此开始接触各种方言,之后考上温州师范学校,同学的口音更是“南腔北调”。这为他以后参与调查吴语的南北边界,确定“蛮话、蛮讲”的性质,并写出《浙南瓯语》这部温州方言的重要总结性著作打下了基础。

温端政先生在北大就读期间,通过调查自己的母语浙南闽语写出十几万字调查报告,并整理出《浙南闽语里形容词程度的表示方法》《浙南闽语里的“仔”“子”和“孧”》两篇文章试投给《中国语文》,开始了一生中与方言研究的不解之缘。

郑张先生在文革时期,被下放到温州渔业机械厂工作,在那里遇到同样被迫辍学的潘悟云先生。两人兴趣相投,一起讨论语言学中的问题,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郑张-潘”上古拟音体系的雏形。沈克成先生同样因家庭成分问题无法参加高考,在工厂做工期间坚持师从叶云帆和唐湜两位先生学习英语和翻译,在温州市图书馆与郑张尚芳先生相识。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然在商界打下一片天地的沈先生,受郑张尚芳委托整理关于温州方言的书,以此为契机又毅然回到书桌前,开始了二十几年的学术生涯。

超乎寻常的坚韧

注解温州人精神

然而,求索真理的道路并非坦途。一旦选择了追寻真理的学术道路,就必须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与清贫。而不管经历何种艰辛磨难,几位温籍学者仍能矢志不渝,不忘初心,最后终于迎来学术的春天,这也为温州人精神写出了最好的注脚。

语言研究,尤其是方言研究,非常注重田野调查。颜逸明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带领研究生对吴语北部和南部的边界进行调查,工作量大且繁琐,又因为方言点地处偏远,住宿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和学生们风里来雨里去,走遍了各县乡镇,终于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调查报告和三本著作。他至今还记得1981年冬天,他带领几位研究生到江苏丹阳乡村采访当年赵元任调查丹阳方言的发音人。由于没有及时买到回城的车票,他们只好在当地留宿。乡下没有餐馆,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点心店,却被告知没有菜了,无奈只能捡起地上几棵焦黄的菠菜下面条吃。他们没有地方住,生产队介绍他们去一个社办工厂招待所。那晚,他们只能和衣睡在蹭有泥巴的床上。但第二天一早,师生们依然迎着朝阳边走边齐唱印度电影《拉兹之歌》的插曲“到处流浪,到处流浪!一碗菠菜一元钱哪,到处流浪!”……

温端政先生少年时因家贫一度想要辍学。幸得老师马骅先生资助才完成高中学业。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其间对浙南闽语进行调查研究,写成十几万字的报告。1957年暑期曾接受浙江省教育厅的指派,到浙南十几个县市进行方言普查。毕业后服从分配到山西忻县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文革”时,一家人被下放到山西运城农村,安置在猪圈旁的茅屋里。直到1978年调入正在筹建的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之前的16年他一直从事与语言学无关的工作。后来主持国家“六五”计划项目《山西省(县、市)方言志》试编本和《山西省方言志丛书》的时候,温端政事无巨细,靡不躬亲,从规划、编写样本、审稿到出版一路抓下来,居然亲自办起一个小活板车间,用来解决《山西省方言志丛书》的排版问题。

潘悟云先生曾经拉过板车,造过船坞,捡过煤块。他在造船厂挑泥土的间隙背诵《楚辞》,在锅炉厂车间休息的时候做高等数学题,背诵《左传》《尔雅》。终于,1969年他遇到了郑张尚芳。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吕叔湘先生借给郑张先生的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要收回,郑张找到潘悟云帮忙抄写《方言字汇》。潘悟云先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抄写一式两份,另一份留给自己。这在郑张先生心中留下“能坐冷板凳”的印象。从此两人成为语言学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从温州方言起步

成语言学界翘楚

温籍语言学家迈入语言学研究的大门,大多是以研究母语温州话为起点,进而扩展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他们中多数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言学者,在所在的领域做出了许多基础性、首创性的工作,学术水平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处于领先水平。

许威汉1926年生于平阳(现为苍南县)桥墩门镇,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师承国学大师唐文治,研究范围涉及古代和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学及有关边缘学科等多个领域。汉语语法学界流行“语法研究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学术,许先生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第四个平面即语音平面,并首次对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进行全面论析。

颜逸明1932年生于平阳县萧江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等。他是第一批参与全国方言普查的学者,较早对吴语和温州方言的全貌进行概括性阐释。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主持上海及周边市县的方言调查,完成《上海市市郊九县方言调查报告》。1960年作为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成员,应邀赴南京合作编写《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著作《吴语概说》被认为是吴语边界研究的开先河之作。上世纪90年代,为《温州市志》《瑞安市志》《平阳县志》《文成县志》等县市志编写方言卷,并担任《浙江省语言志》顾问兼分卷主编。专著《浙南瓯语》是研究温州地区方言的重要著作。另外积极参与文字改革和语文现代化的研究和活动,以及越剧音韵规范化的讨论研究,为越剧音韵的规范和发展做出贡献。

温端政1932年生于平阳麻步镇雷渎村,他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为山西方言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主持国家“六五”和“七五”重点项目“山西省(县、市)方言志”“山西省方言通志”,主编《山西省方言志丛书》《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通志-民俗方言志-方言篇》。另外在汉语词汇方面,致力于汉语语汇类辞书的编纂,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汉语常用语词典》《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等60多种工具书。所著《歇后语》《谚语》《二十世纪汉语俗语研究》等论文,首次主张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语”的研究,建立与词汇学并行的语汇学。

郑张尚芳是语言学界“自学成才”的奇迹创造者。他1933年生于龙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他首先对温州话中清浊声母跟调类阴阳的配合,鼻音流音分为松紧两套,连续变调、儿尾词等等现象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汉藏语比较方面提出创见,他与潘悟云先生合作构拟的上古音系在国际学界有较大影响,是汉语音韵学方面的权威。

游汝杰1941年生于温州,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全面调查上海方言语法,写成“上海方言语法”文稿十多万字,编入1988年《上海方言志》。1984-1985年参与汉语方言分区工作,所提出的吴语分区方案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语言地图集》采用。1993年出版第一部通论汉语方言的著作《汉语方言学导论》。1985年首倡“中国文化语言学”,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主张把方言与人文历史背景结合起来研究,认为可以从文化背景解释方言或语言演变的部分原因。

沈克成1941年生于温州。他上世纪90年代初潜心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发明汉字输入法“沈码”,震动当时的中文信息处理界,受到新华社和浙江省各大报纸的报道,受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同时创办里仁电脑公司、震旦外语学校。然而正当公司走上正轨、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又毅然淡出商海,回到学术的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二十几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受郑张尚芳影响开始对温州方言研究产生兴趣。不久之后就写成著作《温州话》,一经印行即经久畅销。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出版《温州话词语考释》《温州话字林》《温州方言韵略》等多种著作,成为温州方言研究领域的权威。

潘悟云1943年生于瑞安,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最早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研究中,把过去几天几夜才能完成的整理工作在几秒钟之内用计算机完成,使得国内语言学界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他在上古汉语历史音韵和中古汉语历史音韵方面都提出多项创见,又指出汉语方言史的研究必须在作历史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西方的历史比较法,同时主张以各个历史层次面貌的构拟来取代原始语的构拟。另外主持翻译了高本汉《修订汉文典》等重要著作。

吴安其,1946年生于乐清虹桥。他从研究温州方言中的壮侗语底层起步,逐渐扩大到研究东亚太平洋的语言和美洲的印第安语的比较研究。出版《多种多样的语言》《汉藏语同源研究》《历史语言学》《南岛语分类研究》等著作,发表了《温州方言的壮侗语底层初探》《东亚古代人群迁徙的语言证据》等数十篇论文。他发现东亚太平洋语言基本词普遍跨语系对应,如东亚和太平洋的语言和印第安语,都有一些把“太阳”叫做“白天的眼睛”,“月亮”叫做“夜里的太阳”或“夜的眼睛”等,这说明史前东亚语言与南亚和西方的语言有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