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车玉明 何宗渝 侯大伟 郝方甲 蒋作平
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
但这5年,汶川地震灾区,变化之大,又恍如隔世。
巨大伤痛,刻骨铭心——8万多人遇难、失踪,1500多万人无家可归,1000多万人心理严重受创。
灾后重建,史无前例——8000亿元资金投入,10多万人前赴后继,科学重建,再造辉煌。
梦想之路,洒满阳光——灾难极重的四川,全省生产总值4年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3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这个往昔的灾难之地,正托起梦想的翅膀……
力量
满目疮痍的废墟,变成鸟语花香的景区;曾经被救援的对象,今天成了救援的英雄……有一种深沉的力量,为梦想插上翅膀
初夏时节,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满山的猕猴桃花开烂漫。
趁着天气不错,村民们一大早就上山采集公本花,晾干,下午再对母本花授粉。这活儿很辛苦,但只要授粉了,就肯定能结出果实。
花儿孕育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村民费春富说,他家的猕猴桃每年能收入4万元,农家乐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再加上打工收入,全家一年收入有20万元,不但早还清了重建房屋所借的10多万元贷款,还新修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下半年开饭馆。
5年间,汶川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7%和23.7%……
人们无法忘记,5年前的那个中午,山塌了,路断了,房倒了,亲人走了,家没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靠着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靠着亿万双手的坚强扶持,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汶川地震灾区实现了山河再造,重获新生。
“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农民变居民”——如果不是有意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已很难想象,5年前那场天崩地塌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里。
八方有难,汶川支援!——重生的汶川人喊出了响亮的口号。
4月20日上午10时,芦山地震刚过2小时,两支共100人的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就集结完毕从汶川出发了。另外124名没有接到任务的受训志愿者,闻讯后也跟着一起向芦山迈进。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李家沟组受灾严重。在这里,这支受过国家地震救援队废墟救援训练、善于高山攀爬、携带专业工具和移动医疗车的救援队伍抢救出重伤员3人,处理转移轻伤员56人,还帮居民抢出贵重财物和粮食……
几年中,这支救援队伍还先后到过玉树、舟曲和映秀泥石流等救灾现场,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全社会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无边大爱。
……
多难兴邦,是因为灾难磨砺了不屈的力量。
凤凰涅槃,是因为有一股深沉的力量,为梦想插上了翅膀。
制度
巨大的灾难,震碎了人生的轨迹和梦想。有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保障,让生命再续辉煌,让梦想张开翅膀
一场特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37岁的北川县中医院医生唐雄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被废墟掩埋139个小时后,唐雄终于获救。很快,他提出了入党要求。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获救仅仅10天后,他在去北京治疗的火车上,接到了批准入党的通知。
30多位专家会诊,仍然没能保住他右脚的前半个脚掌。然而他心存感激,2009年5月,他不顾医生的建议,硬是拄着双拐来上班,在板房中为来自山东的援建人员看病。
今天,他工作的地方已变成崭新的楼房。2011年元旦,他搬进了新居,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已经3岁。
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带来了这一仿佛穿越时空的奇迹?
“东莞,映秀”、“惠州,三江”、“湛江,龙溪”、“肇庆,克枯”……前者是广东地市,后者是汶川乡镇,是一个地市帮助一个乡镇的“对口援建”,把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地名联系在一起。
今天,“对口援建”虽已经结束,但对口的关系却牢固似铁,难以斩断,仍在改变着许多人命运的轨迹。
青川县沙洲镇幸福村村民莫怀玉把6亩多土地都种上了油橄榄。去年,虽然只有一部分树木挂果,就收入了6000多元,今年他预计能过1万元。
这个没读过几天书也没什么资本的农民,之所以能这样乐观,是因为他有一个坚强的“靠山”。
原来,浙江省在对青川县的援建结束后,针对该县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长效帮扶计划。他们不仅提供资金,还帮助技术培训和开拓市场。像莫怀玉一样,已经有8000多人次听过专门从浙江来的专家教授讲课。
奋斗
梦破碎的地方,总有百折不回的勇士。万众一心,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托起让梦想腾飞的翅膀
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震塌的大山重新披上绿装,破碎的梦想又回到人们的心上。
山坳里的青川县东河口村,永远地被震塌的山体埋在地下100多米深处,全村780多人遇难,一半多的人没了。
遇难者纪念碑上,村民何先通亲人的名字密密地排了一列。地震时,他正在外省打工。
“儿子那时在成都上学,没的事,要不我真的没啥子活头了。”他说。
他的新房子面对着老东河口村——现在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留着震后原貌,苍凉寂静。
故土山河变了样,但年近50岁的老何地震后再没离开这里,他想守着家园的遗址,靠近逝去的亲人。
他开了间小卖部,专门出售地震纪念品和祭奠菊花。
小卖部开在路边,总有来往的人问。刚开始,老何话不多,也不会笑,一提到地震和过世的亲人,就禁不住地哭,听的人也陪着掉泪。
大灾难的重创,使得生命之花凋萎,鲜活梦想破碎。
坚韧的汶川灾区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今年,老何杀了两头猪,做了800多斤腊肉腊肠,在新建的两层小楼过道里挤挤挨挨地挂着。老何指着说:“地震以前我家每年也做这么多肉,生活就算恢复了嘛!”
时间抚慰了老何心头的创伤。同样,当重建完成、雾霾散尽,明媚阳光重新照在曾经污染严重的水磨镇时,居民们有了新的梦想。
梦想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就能发芽、生长。
在北川,一位镇党委副书记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乡亲们实现梦想。
34岁的唐祖华5年前还是大水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特大地震期间,曾多次带领专家组、部队进出唐家山考察与抢险,因贡献突出而被破格提拔为曲山镇副镇长。
5年间,山河破裂的曲山镇,旧貌换新颜。但唐祖华和他的同事们却依旧十分忙碌。
几年来,通过就业培训和产业扶持,石椅、恩达等羌寨发生了很大变化,淳朴、勤劳、勇敢的羌族群众正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批批经过技能培训的羌族妇女,走出大山,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做起“家政月嫂”。
“群众现在有了居住的地方,但就业、生活还需要提升,年轻一代要有一技之长,要有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唐祖华快人快语,透着干练。
时代发展,梦想起飞。
汶川5年,正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实现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国家力量,制度优势,人民奋斗,共同托起了梦想的翅膀!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