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岁时,他被温州一中聘为代课教师;二十多岁时,他牵头创办勤奋外国语学校,为温州最早的民办学校之一;三十多岁时,他投笔从商,走出国门创办自己的公司,并发起成立奥地利华人商会,成了一名侨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许多温州人纷纷出国“淘金”,他却毅然回到温州,投身中国改革开放火热的浪潮中,直至今日。
他叫黄镇鑫,一个在如何做人、做企业上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温州人。
谈做人:
做老实人,
实实在在做人
和不少企业老总豪华气派的办公室相比,黄镇鑫位于温州大道勤奋集团总部的办公室显得有些简陋。从墙上的《论语》条幅到桌上一摞摞文件,再到主人从容平和的神情,乍一看去,他更像个正伏案批改作业的老师。
“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都过过比较苦的日子,自然比较节俭,不愿铺张浪费。”黄镇鑫解释说,他在公司也是这样要求员工:该用的要用,能节省的就要节省,比如打印纸双面利用、用水用电注意节俭等,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
年幼时,黄镇鑫的父亲被下放到丽水的一个小镇的粮食部门工作,他也去那里读书和生活。在那里,他和农村的孩子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捕鱼,挑粪种菜、插秧割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童年。直到小学五年级,他才回到温州。
多年农村生活,让黄镇鑫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也切身感受到中国农民在艰辛生活中依然保持的淳朴和真诚。这段带着特殊时代印记的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包括对农村、农民始终抱着很深的感情,以及有能力后结对助学洞头贫困渔民子弟,积极参与扶贫、救灾等公益活动。黄镇鑫说,教育是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困难群众命运的关键,因此他一直侧重从这个角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们读上书、安心读书,用知识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
正是在这种理念影响下,黄镇鑫与教育始终保持着一种联系。1972年,他从温州一中高中毕业,那时国家还没恢复高考,他被母校聘为代课教师,留校任教。5年后,黄镇鑫离校去一家小企业上班。其间,他户籍所在的鹿城区广化街道勤奋居委会干部找到他,希望他牵头办所夜校,让辖区失学青年有学习的机会。
年轻的黄镇鑫欣然领命,在大家齐心协力下,1978年5月,租借温州第十一中学校舍的勤奋夜校开班了,他白天上班,晚上则当起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校长,虽然辛苦,却甘之如饴。不久,黄镇鑫被调到广化街道办事处,成了一名政工干部,负责夜校工作。
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包括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当年,黄镇鑫创办勤奋外国语学校。这个开设有8个语种课程的民办学校,在校生最多时达到3000多人,其规模在当时的温州首屈一指。与此同时,他还创办了一家外语服务公司,开始探索商业这个全新的领域。
1988年,黄镇鑫到荷兰探亲,后辗转到奥地利定居,掀开人生新的一页。经过一段时间语言学习后,他创办奥亚贸易公司(后更名为奥亚贸易金融投资集团),把中国生产的录音机、随身听、计算器等源源不断地销往东欧乃至非洲市场。
正当黄镇鑫在奥地利的生意渐入佳境时,国内改革开放也掀起一波高过一波的热潮。几经斟酌,1993年,他把事业重心移回国内。回想当年,黄镇鑫说,当时主要考虑欧美市场极为饱和,各行业存留的发展空间都不大,而国内适逢改革开放,发展的机会更大,另外,他是家中长子,希望回来陪伴年事渐高的父母。“我觉得,回报祖国和家乡是绝大多数人都想做的事,但是前提是要把自身事业发展好,有能力了,才不是空谈。”他坦言。
这份坦诚,来自黄镇鑫推崇的为人准则——做老实人、实实在在做人。他坚持一个简单但质朴的道理:做人不老实,大话连篇,说出来做不到,牌子就倒掉了;相反,做人有信用,不管是交朋友还是做生意,别人都放心,下次还来找。他告诉记者,自己也会抽时间给员工上课,结合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说实话、做老实人不会吃亏,有时候宁愿不说话,也不可说谎话、大话。“诚信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他说。
谈做企业:
稳中求进,
不去冒承担不了后果的风险
回国后,黄镇鑫的生意越做越大。1993年,勤奋交电机电批发公司在温州成立。2004年,温州勤奋集团公司成立。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在国内共拥有十余家子公司,涉及地产业、工商业、教育培训、金融投资四大板块,形成多元化发展、跨地区经营的态势。
从当年仅有三五个员工、几万元投入的小企业到资产数亿元、员工200余人的集团公司,跟自己比,勤奋无疑是成功的。然而,与温州同时起步的不少企业横向比,勤奋发展的步子迈得似乎有些慢。
对此,黄镇鑫笑容不改。他说,很多人提出过质疑,不过,自从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1年民间借贷风波等的考验,不少企业倒下了,而勤奋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不仅自己挺住了,还帮助了一些人,有朋友就跟他说,“以前觉得你太慢,现在证明你是对的”。
黄镇鑫说,他的“慢”,因为谨慎:企业做重大决策前,总会先考虑如果失败了,自己能否承受后果,如果属于承受不了的,利润再大也坚决不干,绝不会头脑发热地去做要冒很大风险的事情。这种谨慎放在企业实际经营中,就是勤奋轻易不为他人担保,也轻易不让他人为自己担保,因为这些在黄镇鑫看来,都是“不可掌控的风险”。
因为他的“胆小”,企业在发展中规避了不少风险,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不过,黄镇鑫也坦言,谨慎确实阻碍了发展速度,他不是不想快,也不是不佩服发展快的企业,但是,在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时,他倾向于前者,极力寻求“稳中求进”。“不求进也不行,时代和世界在快速变化中,故步自封是封不住的。”黄镇鑫表示,企业现在走的是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就是把鸡蛋分装在几个篮子里,做得好的行业就做大、做不好的项目就及时收手。
黄镇鑫说,企业能稳定发展,在于坚持了一些他们认为应该坚持的理念和原则,例如谨慎,例如诚信,例如遵纪守法。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企业经营到现在,没有一笔贷款是到期晚还一天的;所有的往来合同,必须先经严格的法律审查,坚决不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事。“不按规矩来,早晚要出事,很多民企失败,跟这个有很大关系。”他说,遵纪守法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企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除了做企业,侨领是黄镇鑫的另一重身份。1999年,为了“联合起来干大事”,他发起成立奥地利华人商会,把旅奥侨界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新移民纳入其中。在商会带领下,不少旅奥华商从老辈单一从事餐饮业的圈子里跳出来,向各个领域开拓自己的事业,最终形成以贸易为主的华商群体。在当过两任会长后,尽管黄镇鑫此后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国内发展,却仍将促进中奥合作交流、引导侨商回归发展等作为己任,兢兢业业,发挥着他独有的作用。
采访结束之际,黄镇鑫告诉记者,他今后的工作重心很大部分将放在学校。去年,勤奋外国语学校被重新纳入集团,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申报筹备工作。今后,这所学校将被打造成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面向成人开展外语、文艺等培训,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也是黄镇鑫“用教育帮助别人”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