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温州教育十大新闻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2-2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主办: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日报 协办:温州教育网

2012年,是温州教育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

回眸2012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战略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十大重点项目、十大改革措施为抓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这一年,温州教育正本清源,致力教育回归育人本真。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零择校”,进一步促进“阳光招生”;出台新政,通过加强培养培训力度、促进骨干教师流动、强化教师支教考核等措施,师资配置进一步倾斜薄弱学校,促进校际师资均衡;聚焦课堂,推门听课,向45分钟要质量。

这一年,温州教育开展14个调研课题的研究,推出整合各级各类学校评估、完善县(市、区)教育督导公报制度、实施中小学学业合格率监测制度、推进考试招生改革、调整市局直属学校布局、开展教育基建项目量化考核等十大改革。温州教育期望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这一年,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领跑全国”。在去年民办教育“1+9”文件的基础上,今年又继续出台收费政策补充规定、金融支持办法、最低工资指导线、会计核算办法、社保补充规定等5个配套补充政策,形成了升级版“1+14”政策体系。

2013年,温州教育将充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新的希望、新的收获。

1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温州召开

12月3日-5日,以“推进改革,优化环境,提高质量”为主题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12年会在温州举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700多名业内人士与会。

此次大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温州市政府、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承办。期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还举行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培训教育等4个论坛。

近年来,温州积极探索教育投资和办学体制改革,大社会办大教育。据了解,目前全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有1626所,在校生49.2万人,平均每3个学生就有1个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去年,温州承担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1+9”政策,现已拓展到“1+14”,并在100所首批推进学校中全面执行。

点评:改革照亮未来。2012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温州召开,是对温州作为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城市改革成果的极大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认为,温州市的改革注重基础设计和制度建设,突出重点,解决关键问题,给全国带来非常好的经验,为制定全国性的政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2 减负打出“组合拳”

4月初,温州市特级教师协会向全社会和全市中小学教师发出倡议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市64位在职在岗省特级教师在签署减负承诺书时表示,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决战课堂”,推动落实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当月,市局直属学校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会召开,进一步明确减负工作的重点内容,要求坚决做到“六个严格”,切实落实“五项制度”。严格开设课程、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格控制补课、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严格确保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建立体质健康通报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建立家校联动制度。市教育局通过开展减负工作专项检查,严肃检查通报、追究责任和评优评先等三项奖惩措施,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

9月,市教育局出台《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我市小学、初中学校严格遵守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尤其是毕业班不得提前结束新课教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规范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为学生减负。

点评: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身心自由发展的完善的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必要的行政调节手段,有效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能让家长解放孩子,让他们按照孩子的兴趣自由发展、快乐成长。

3 全市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课堂听课调研

2月7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温州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和师训部门联动,开展开学听课活动。全市共派出163个听课组,近2800人,分赴32所市局直属学校和近500所县(市、区)学校,深入教学一线听随堂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本次开学听课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课堂中心,强化课堂质量意识,营造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学校校长深入教学一线,教师钻研教学、钻研课堂的氛围,进而推动听课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

据悉,自今年新春开展开学首日听课活动以来,我市建立了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听课(上课)制度,倡导学校校长、书记兼课,要求分管教学和德育的副校长必须兼课,定期公布听课(上课)制度的执行情况,执行情况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

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决战课堂”。抓住课堂,就等于抓住了教学质量的“牛鼻子”。

4 温州肯恩大学(筹)秋季招生

2012年秋季,温州肯恩大学(筹)面向我省招收经济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共205人。其中,经济学专业录取批次为第一批,共100人;其他2个专业录取批次为第二批,共105人。学费每人每学年3万元。

中美合作肯恩项目90%以上的课程从美国肯恩大学引进,90%以上的教师由美国肯恩大学选派和全球招聘。课程的设置、组织和实施,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与美国肯恩大学一致。实行小班制全英文教学,每班人数不超过25人。学校还配备英文教学助理,对新生进行个性化全程辅导。

新生报到后可在同一批次内转专业(方向)。第二批次录取的新生,其中20%的学生可申请转入经济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学习,原录取批次性质保持不变。大三或大四学生可申请赴美国肯恩大学学习一年,并有机会到美国企业实习。

点评:温州肯恩大学(筹)是国内第二所中美合作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一条在温州家门口享受优质美式教育的捷径已经铺就,温州孩子可以在国内留美、在“家门口”接受优质的国际教育。

5 温州教育史馆开馆

9月28日,承载着1700多年温州历史文脉的国内第二家、省内首家地方教育史馆——温州教育史馆正式开馆。

该馆位于九山湖畔的籀园,融教育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于一体。史馆陈列的大量手迹、古籍、函件、碑刻等珍贵史料文物,不仅记录着温州悠久深厚的教育发展史,也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精力,更成为教育广大市民和师生的鲜活教材。

据悉,百余年前,温州文教界人士为纪念“籀公”孙诒让先生建立籀园。为了更好地纪念孙诒让先生对浙南近代教育的卓越贡献,2006年12月,温州市教育、文化两部门商定,将籀园开辟为温州教育史馆。史馆修建工作历时6年。

点评:温州教育史馆的开馆,既为展示温州历史文化和教育人文魅力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又为温州教育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温州的一个地理新景观,更是温州的一个文化新坐标。

6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授牌成立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在浙江省乐清师范学校的办学基础上,于今年6月25日获温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成立,为温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中等学校,负责全市11个县(市、区)的幼儿教师培养。学制三年,办学规模30个班级,采取和温州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毕业颁发温州大学学前教育大专文凭。2012年,首期招生396名,其中男生23名。

该校位于乐清市区东塔山麓,学校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36500平方米,数码钢琴室、舞蹈厅、画室、音乐教室等教学设施齐全。

点评: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是制约我市学前教育质量的“瓶颈”。原乐清师范学校有着70多年的中等师范办学历史,为温州乃至浙南地区培养输送了近万名合格师资。以此优质资源为基础,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创建将对全面提升我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7 师资队伍建设出新招

4月,我市陆续有27个名师工作站启动,54位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市名师等市级第一层次的骨干教师领衔进站,服务于全市27所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并辐射周边县(市、区)乡镇中小学。我市把名师工作站建到农村薄弱学校,开全省之先河。

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6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优化市局直属学校师资配置的实施意见》,以推动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合理配置,条条举措重在倾斜薄弱学校。

11月25日,市教育局发出公告,决定采取“开门约荐、差额遴选”方式,面向全市范围选拔温州中学、温州外国语学校、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校长,并于12月20日下午举行校长候选人面试及公认度测评。这在我市尚属首次,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点评: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如何均衡,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名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楷模。选拔优秀校长,配置骨干教师,才能让每位温州学子享受优质教育,才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8 开通15条学生公交专线

3月5日,我市在城区正式开通首期10条学生公交专线。学生专线用车调剂原有公交车辆,在醒目位置悬挂明显标志,安排3年以上安全驾龄的驾驶员,专线车一律限速每小时40公里。学生公交专线的运行时间,结合学生上学、放学时间而定,基本时间为上午7时和7时10分各一班;下午从5时至5时33分,安排2至3个班次不等。

从5月份开始,温州交运集团城市公交公司与市教育局,结合前期市民相关意见和沿线学生需求的调研,就新学年的学生专线调整进行了积极对接,新增开通5条学生公交专线。

点评:学生的交通安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开通学生公交专线,有利于提高学生上、下学的通行效率,保障学生安全,对于缓解车流高峰期时的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品质有一定现实意义。

9 首次开展教师全员学科素养测试活动

8月26日,我市举行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测试,近7万名在职专任教师在同一时间参加测试。考试涉及高中(中职)、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各学段40个学科,考试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材教法和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等。教师学科素养测试旨在引领广大中小学教师吃透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据悉,2011年3月,我市启动实施了为期5年的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作为温州1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的新载体,提升行动要求统一部署、市县联动、以校为本、全员参与,由培训、考核、比赛三个环节组成,围绕教育专著阅读、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四大元素”设计。

点评:教育要走向内涵特色发展,依靠教师素质的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全市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材教法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测试,达到倒逼教师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目的。

10 招生制度改革大刀阔斧

2012年,市局直属和鹿城区属(部分)初中招生工作,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方面亮点多多。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免费”入学,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学校,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面谈)录取新生,不得以学生的成绩或获奖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或依据(类别学校除外)。任何学校不得以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等名义进行招生,各校所招学生均进行常态分班。

扩大温州二中、温州八中、市第二实验中学、温州十二中、温州十四中、温州十七中学等6所“优质”学校的辖区,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这是历年来优质学校扩大施教区惠及百姓数量最大的一年。

积极推动小班化教学,确定温州二中、温州四中、温州七中(市艺术学校)、温州九中、市第二实验中学、温州十七中、温州十九中等7所学校作为小班化试点学校,班级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35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点评:教育公平是老百姓对教育的最大期待之一。“择校热”,已成为教育公平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突出表现。今年我市通过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各类招生政策等方法,来进一步缓解“择校热”,推进“阳光招生”。

整理撰稿:陈有为 夏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