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天花板” 支持实体经济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2-13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本报记者 姜剑

12月3日到温的贾康在温州只停留两天,他此番前来,是应温州市委政研室之邀做一个课题的前期调研。这个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加强温州的公共财政建设”。

作为著名财经学家,贾康十分关注温州的经济发展,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到温州。此次调研结束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财政改革

成效相当显著

“这些年温州及时有效地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举措,政府预算编制逐步向完整、透明、规范方向发展,财政制度建设颇有成效。”贾康说。温州先后推行了“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了以招投标集中采购为代表形式的政府采购制度,这些举措为建设公共财政提供了最首要、最基础的制度保障。

贾康主张公共财政建设应突出服务意识。在调研期间,他具体了解了温州财政支出的比例,今年温州财政支出共安排403.7亿元,同比增长9%,政府“钱袋子”继续向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和公共平台倾斜,将民生放在财政保障的首位。贾康对此表示赞许,他说:“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定位,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在强化公共服务方面,他建议,一是要逐步建立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与均等化标准;二是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适度发展。

在温调研期间,贾康感受到了当前温州正在掀起的大投资大建设热潮。贾康认为,“加大投资是温州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如何在有限财力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是温州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他建议,政府应合理掌握财政分配的顺序和轻重缓急,科学选择、准确把控公共风险,积极推动实施绩效预算,以制度形式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追求和贯彻公共财政的社会公共目标。

温州金改

要突破“天花板”

贾康此次来温,恰逢温州金改细则落地不久。对于金改,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说,温州的实体经济在强劲发展之后碰到了阻碍继续上升的“天花板”。有些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往上走的技术要素配不上去,总在一个低水平的层次上面循环。坦率地说,这里面金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金融和制度的天花板制约着转型升级。

“我们要跳出金融看我们的生活需要,看实体经济对金融方面的要求,过去大家对这方面看待明显不足。”贾康说,去年温州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实问题表面化之后,媒体有广泛的报道,有关方面有应急措施,应该说比较快地平息事态。信泰老板胡福林的回来,起到了比较好的示范效应,其他企业在各种情况处置之后也先后复工。但最近余波未平,仍然有一些矛盾和棘手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贾康说,局部金融风波爆发,实质上是实体经济层面不能够转型升级,而不能够转型升级的原因之一,是金融支持不足。我认为应该比较明确地提出,使金融切实有效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是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政策融资

为小微企业服务

作为研究者,他一直在关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挑战和困难。小微企业遇到的所有困难中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的融资都很难得到比较有力的支持。去年出现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虽然不能称为“跑路潮”,但它折射出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困难。

贾康认为,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如果迟迟不能突破这个“天花板”,对于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就非常不利。“一定要找到一部分企业转型升级、突破‘天花板’的途径。这些天花板看起来是技术‘天花板’,但更实质的是制度‘天花板’。”

“温州的具体案例很好地说明金融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贾康说。

贾康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一个概念——“政策融资”,即在商业金融体系之外,合理地、可持续地构建适当必要的政策融资机制和体系,而且要把这个课题提高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贾康坦言,在金融改革方面充满了争议和矛盾,但是不能因为所谓的“政策性金融和政策性融资”里面有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在金融多样化改革过程中,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政策性融资机制,构建一个合理的融资体系势在必行。”

延伸阅读>>>

靠提高“起征点”

无法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据《证券日报》报道 针对“月入万元才缴个税”的观点,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达了不同意见。

“个税‘起征点’自去年9月调整为3500元后,目前大多数工薪阶层的收入已经在‘起征点’以下,不需要缴纳个税。这种情况下再提高‘起征点’,对中低收入者来说毫无意义,也得不到任何实惠。”贾康表示。

贾康认为,提高“起征点”,表面上看是月收入万元以下的工薪者得了实惠,实际上是月收入几万元的高管和“打工皇帝”们实惠更多。比如,月薪6000元的人税负只减了100多元,而月薪几万元的税负一下子就减掉好几千元。“本来是抽肥补瘦,变成了肥不抽了、瘦不补了,这不是把调节方向搞反了吗?从这个意义上说,‘起征点’并非越高越好。”贾康指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靠提高“起征点”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贾康认为,个税改革的主要目标,不是为政府筹集更多的财政收入,更主要的是有效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未来个税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发挥更大作用,使税负更加公平。更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合并计算家庭所有收入,再考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