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的前世今生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2-12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5

吟诵,是汉诗文传统的诵读方式,同时也是主要的创作方式。 它始于先秦时代,有着2000年以上的历史。从屈原开始,中国人开始“作诗”,“作诗”的主要方式是“先吟后录”,鲁迅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就是最好的写照。如今,它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吟诵是学习古汉语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古代诗词文赋的创作、传承、学习的语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诵、念四大类。念,就是用口语读。诵,是艺术化的念,强调清晰准确和语气情感,但没有音阶。吟,有音阶,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吟和唱的区别是:唱是音乐为主,语言为辅,目的在于欣赏曲调;吟是语言为主,音乐为辅,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内容。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甚统一,没有固定的指称,有吟唱、吟咏、吟哦等多种说法。现在,大家一般认为,吟诵是吟和诵的合称。古代的诗词文赋,皆可吟诵。

吟诵的语音,与当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没有全部用方言口语语音吟诵的。吟诵使用的是文读系统的语音。在北方,更接近官话,在南方,更接近当地方言。吟诵的腔调,旧称为吟诗调、读书调等,如今统称为吟诵调,在音乐学上的分类属于民歌的小调类。

各地的吟诵有各种发声特点,与汉族其他声乐有同有异,但总的来说,是汉语式的自然和自由地发声。它和汉语的特点结合非常紧密,是适合汉语特点并且放大汉语特点的。吟诵讲究以气驭声,依字行腔,腔音特征比较明显。它原则上没有节拍,不是均分律动的节奏。因为吟诵跟着感情走,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有节拍的吟诵是特殊情况。吟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始终控制着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变化分明。

一般吟诵是拖长腔的,所谓曼声长吟。古代的诗词文赋,本来每个字之间的间隔就是比较长的,并非如今口语的快速读过。音长超过口语常规,自然会让人联想其深意,是为言外之意。诗词文赋的涵义,就是建立在每个字拖长的语音形式之上的。这就是吟诵的创作方式。所以也用吟诵来欣赏之。更为重要的是,吟诵是学习方法。怎样去吟诵一篇诗文,实际上就是怎样理解这篇诗文。学习者往往通过反复吟诵,不断修正,达到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

吟诵的方法分两大类。有格律者(近体诗词曲、律赋、骈文、时文等)为一类,依格律而吟诵;无格律者(古体诗、古文等)为一类,多有上中下几个调,吟诵时每句或做微调,组合使用,以求体现诗情文气。吟诵者有一些基本调。这些调来自师承家传,或旁人之调,或自采别调,都经自己的语感改造。吟诵者可以用基本调吟诵任何诗词文赋。只依字句和情绪做微调而已。当然,真正好的吟诵是吟诵自己喜欢的诗文,这些喜爱的诗文经过反复吟诵,琢磨烂熟,在基本调的基础上,会有改进,形成独特的曲调。

吟诵的要求有高低之别。初学者要求:平长仄短,即格律诗文中平声拉长;依字行腔,力求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得最清楚;文读语音,吟诵是必须文读的,这样才能最接近诗文的原貌。南方方言各有文读语音系统。主要是入声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声字要吟短音等。

自先秦而始的吟诵到明清尤为发达

吟诵起源很早,最早在先秦文献中出现,如《战国策·秦策二》:“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东汉以后,吟诵发展为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到了明清,吟诵尤为发达,成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私塾再遭灭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当时的教育界热烈讨论如何诵读汉语作品的问题。一度有“两字一顿”的读法。抗日战争时,朗诵诗盛行。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至今话剧腔和抗战腔仍对汉语朗诵有影响。

1920年唐文治先生创办无锡国专,大力提倡吟诵。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1946年台湾收复不久,为推行国语,求教于北大。北大魏建功先生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开出“吟诵”药方。如今台湾吟诵尚存,有许多著名的吟诗社。很多大学有吟诵活动或开设此课程。同时由吟诵发展起来的唱诗形式更为普及,自幼儿园开始就进入教育体系。

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吟诵周”,同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被民政部批准成立。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吟诵感兴趣,各地的吟诵活动逐渐开展起来。陈少松先生1987年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设古诗文吟诵选修课至今,影响很大。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台湾辅仁大学联合成立吟诵诗社。同年,徐健顺在中央民族大学成立吟诵诗社——紫竹诗社,次年成立“首都高校吟诵传承研究联谊会”,有20多个大学的诗社参加。

朗诵难以表达古诗文的声韵意义

吟诵之诵,不是朗诵之诵。吟诵的诵,遵循传统的规则。朗诵是从西方传入的,在中国还不到百年的历史。百年之前,但凡识字者皆会吟诵,不会朗诵,与今日之情况恰好相反。

而吟诵可以表达三层涵义。第一层是文字涵义,即字义,及音质意义。这是文字和朗诵都能做到的。第二层是声韵涵义,即声母、韵母、声调、格律、开闭口音、长短音(入声)等表达的涵义。这是朗诵做不到的。第三层是吟诵者对作品的理解。这一点朗诵可以做到,但对于古诗文做不好。因为朗诵表达理解的手段与古诗文是不切合的。古代的诗词文赋,是用唱、吟、诵等形式创作的。

百余年来,我们一直把汉语的诗歌当西方的poetry讲,只从字面解释诗歌的涵义。然而,汉语的诗歌原是吟诵出来的,先吟后录,所以我们叫“做诗”不叫“写诗”。吟诵的时候,字音拉得很长,字音本身的声音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占据了诗歌意义很重要的部分。即声韵的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相结合,方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我们对字面意义也往往会容易产生误解。

好诗一定是声韵优美而又意义深刻。当我们说某诗好的时候,叫做“脍炙人口”,因为诗歌实际上是流传于口头的。声韵不美,不可能流传,不可能成为名作。只有吟诵,才能表达出诗歌的声韵意义。这也是吟诵之所以成为数千年来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欣赏方法的主要原因。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汉诗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仅在华人中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流传,比如日本的吟诗社社员就有百万人以上,吟诵的内容有日诗有汉诗。吟诵常有乐器伴奏,也有伴舞、伴唱,表演性很强。

反观我国, 如今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他们因为有特殊机缘,在新学堂勃兴的时候,却去读了私塾,而得以学会吟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都有会传统吟诵的最后一批先生,北京有百名左右,温州仅有十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