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睿
我市“五型”机关创建重点工作评估会近期举行,机关文化建设是104家市直单位汇报的一大创建重点。汇报分主要举措、创新情况、体会和成效等三方面内容。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教育,开展机关工作人员宗旨观念、职业道德、廉政意识学习,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提炼、宣传、践行机关精神,培育机关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廉政文化,推进机关文化建设,以机关文化引领实践服务发展。
以下选取部分单位,展示它们在机关文化建设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以加强创建工作学习交流,检验重点工作创建成效。
市委组织部:
基于制度建设的组工文化
下基层抵离时不搞边界迎送;不送收礼品或特产;考察点和驻地不悬挂标语横幅……如今包括这一做法在内,市委组织部推出的系列制度,都致力于形成合理、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文化约束人,强化日常管理,以实现履职有依据、办事有规定、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的目标。
制度文化是组工文化建设的根本,制度建设过程就是文化塑造过程、是文化建设的体现。秉持这一理念,近年来,该部着力建立系统内部制度,同时针对全市机关干部建章立制,选贤举能、激发干事热情。
该部梳理编印《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工作规程汇编》,推行组工干部公开差额选调、上挂下派等制度,制订机关考绩办法,对各处室绩效实行考核,推行工作月报制度。再结合三级责任分解、标准服务规程、组织部长谈心谈话日、五深入、五争当全员下基层、组织工作即办制、组织工作调查研究、组工干部五必谈五必访关爱等,这些制度的强制作用结合文化的内化作用,引导规范组工干部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推出多项人事制度改革。在提高干部人选准确度和公信度上,实行“开门约荐、差额遴选”市管领导干部,创新空缺预告、多元提名、开门约谈、差额遴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推行考绩法和绩擢法,前者突破传统考核指标大而全的做法,突出重点进行分类考绩;后者推出考绩择才、赛场挑才、挂牌招才三种方式,凭实绩选人用人。
在增加压力传递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上,该部出台全员绩效考核、干部交流、中层任期制等制度。这些举措既综合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又克服干部岗位疲劳,保持勤奋工作、清廉干事的状态,同时让干部在任期压力下更有守岗动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中层干部优胜劣汰长效机制。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施艾珠介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曾专门视察该部组工文化建设,要求省市组织部门学习借鉴。在强化组工干部价值观念、激发创新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规范日常行为等方面,以制度文化为亮点的组工文化建设也都已成效初显。
市工商局:
行为文化提升服务能力
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只要拿起产品,在显示屏前一扫描,厂家营业执照、许可证、半年内检测报告等食品安全信息就呈现眼前。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我市127家大型商场(超市)都能看到。这是市工商局建立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的三项内容之一。
以这项工作为写照,该局强化将机关文化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提高服务商品经济、反映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的能力。强调行动力,是工商行为文化建设的特色。近年来,该局推出的多项举措都体现文化引领作用:推行即办制,在政府网站公布登记注册、食品流通许可设立、广告管理等40项即办审批事项;查处整治无照经营;推进审批权限下放;实施店招店牌亮化;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等。
在行为文化指导下有所作为,不仅体现在具体管理手段中,更重要是在宏观层面把握经济形势,出台各种政策引导市场经济良性发展。比如,为帮扶小微企业脱困,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该局出台《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前者突破之处包括:支持内资企业“零首付”注册登记;引导企业利用专有技术、股权、债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新型出资方式;继续允许符合条件的住宅作为经营场所等。后者创新之举在于: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可享受技改等有关优惠政策,其原产值、销售额予以连续,银行部门应积极予以信贷支持等。
该局还参与推出《关于支持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温州市寄售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温州市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体系。
如今,工商行政实践的行动力文化已呈现成效。服务发展上,市场主体新设数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消费维权上,开展专项行动遏制通信行业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前三季受理各类申诉近6万件,挽回损失逾千万元。监管维序上,前9月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4677件,查处食品案件383件,取缔无照经营3653户。
市教育局:
培育学以致用的机关文化
今年以来,一批来自国内教育界的资深人士陆续前来我市。其中,既有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旭东、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也有省教育学会会长张绪培这样的省内业界人士。他们所作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等讲座、报告,为我市了解该领域发展趋势打开窗口。
这是市教育局在机关文化建设中注重引入外脑,加强业务学习,并致力于用学习结果指导教育实践的缩影。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是该局培育机关文化的最主要特色,“月讲季读”则是局机关学习的主要载体。
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和机关全员常规学习两套制度,该局定期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支部学习会、读书沙龙等活动。“月讲季读”则是每月听一次讲座、每季读一本好书。年初拟定每月讲座主题,指定系列政治理论和教育名著为必读书目,至今此类讲座已开展9次。9月起,该局尝试由机关中层以上干部、直属学校(单位)主要领导主讲。在“月讲季读”基础上还开展征文活动,引导机关干部和教职员工结合业务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教书育人。为此,市教育局举办全市10万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学习,启动名师工作站进驻农村和薄弱学校,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合格率监测体系,开展推门听课、校长带头听课等活动,推进教育减负提质,推行阳光招生、治理乱收费、缓解择校热。这些行政手段既有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又有具体教学实践的探索。
正是在这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机关文化引领下,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会上,市教育局以86.7%的好评率位列前茅,比去年提升了11.5个百分点。尤其是今年初投入运行的网上报名咨询便民服务系统,该系统作为教育服务创新项目,至今在咨询服务上,已收到各类网络留言超千条;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上,已接受报名超5000次、课程超万次。
市中院:
物质文化助业务水平提升
走进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职工书屋,就像走进一家小型图书馆:13排书架上的书籍以法律业务类为主;约400平方米面积,收藏近400种期刊、1.2万册藏书,这里还能进行电子阅览。如此文化场地硬件设施和软件投入,在我市机关中已属前茅,这是该院重视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业务水平提升的例子。
据该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成荣介绍,该院编制的《温州法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6)》就提出了文化阵地提质工程,将审判和办公场所、文化长廊、图书馆(室)、院史(荣誉)室等作为全市法院文化场地建设的重点,通过文化科技化、物质经费保障等手段,形成自身特色和品牌,加强干警和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支持。
在硬件投入上,市中院重点抓好院史荣誉室、职工书屋、法制文化基地等五大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同时,重视建筑和办公场所的法文化装饰设计。在审判区设置四组法制浮雕和独角兽、和谐等雕塑,在办公区添置正义女神雕塑,悬挂100多幅法治格言的书法字画,体现法院的职能作业和职业风格,突出崇高、庄重、威严的特征。注重法治文化宣传,开辟法治文化长廊,选取50多幅古今中外法制典故、名人名言,加强法治文化教育熏陶。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建设。环境文化软件建设上,打造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网、《温州审判》、温州法院手机报等传统和新兴媒体文化阵地建设。
物质环境文化为特色的法院文化建设,内化为法院干警的实践,促使该院业务水平提升:法院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满意率逐年提升,今年达87%,被评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吸引20多家市外同系统单位前来考察学习文化建设。去年,该院有26个集体和137名个人立功受奖,其中省部级30个,首次荣立集体三等功,部分个人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省首批“审判业务专家”等称号,有15人入选省级以上法院人才库。服务温州“金改”、执行点对点查控等工作23次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