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剧,几成绝唱待盛放!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1-2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魅力,如空谷幽兰

这是秋日暖阳的午后,梅溪萦绕着青翠的山峦蜿蜒流淌。秋收过后,正值农闲。社戏舞台下,长条凳子早早就摆开了。为了占一个好座位,一些村民提前两个小时就在静静等候了……

白娘子金山寺索讨丈夫,寡不敌众,在小青搀扶下,败退西湖断桥,正巧许仙获释……白蛇的凄美传说,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而《断桥》一节尤其凄婉动人。

11月25日下午,平阳县鳌江镇梅里村,梅溪镜泉文化宫里,早就被外界认为已经成为绝唱的温州地方剧种——和剧,却在这里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舞台上,演出的是新民和剧团的折子戏《断桥》。

梅溪村村民、平阳县新民和剧团团长薛盛书,身兼团长、导演、艺术总监、舞台监督、道具等等数职,还常常救场上台,哪个角色演员没到他就演哪个角色。此时,他和其他五位非遗传承人组成的乐队,正静静地坐在舞台一角。乐队的乐师都是本地村民,也都是新民和剧团的演员,如今最小的也已年过半百。比如王应料,常常是上台演完老生,脸上的妆都来不及卸,换身衣服拿着二胡就加入到乐队里。而戏台左侧的灯光师吕作田,过去也是演员,如今退到后台负责灯光、舞美。戏台侧,大幕边,饰演白素贞和小青的演员,已经静静的屏住呼吸候场。鼓板一响,陈彩萍饰演白娘子,她的弟媳薛师丽饰演小青,踩着锣鼓点,亮相上台。如泣如诉的唱腔,妙曼的云步圆场,和一连串的舞蹈身段,一个是爱恨交加和身怀分娩前的阵痛,一个是对负心贼的切齿之痛,一段传唱千古的人蛇恋,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悲歌,让人沉醉。一开场,清丽的唱腔、惟美的造型,仿佛空谷幽兰在盛放,顷刻间把观众的心都提起来了……

村民们通过村里的广播知道今天剧团有演出,午饭刚过,就纷纷来到村文化宫。

出演《断桥》中白素贞和青蛇的,是陈彩萍和薛师丽姑嫂两位旦角。饰演白素贞的陈彩萍,从工作的瑞安赶来,饰演青蛇的薛师丽,从鳌江的服装店里赶来。陈彩萍娘家的厨房间,就是她们的化妆室。而头面、油彩,都是她们自己掏钱买来的。她们都是从1978年开始学习和剧的,三十多年戏台生涯里,在梅溪一带村民心中,这两位旦角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角儿。

时间回溯到午饭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说戏。吃着说着,陈彩萍就唱了起来,薛盛书立马放下筷子,双手叩击桌面,打起了节奏。王应料和薛师丽也加入进来,接过戏继续唱。因为一句唱腔,大家都忘记了一桌饭菜,热烈讨论起来。最后,四人干脆放下筷子,哼起了《断桥》的选段,不时停一下,调整着节奏和唱腔,为午后的演出做准备。

新民和剧团的前身是平阳县梅溪和剧团,成立于1978年。10多年前,剧团里的很多演员为了生计,外出经商。王宜峰、吕作军、薛师丽等人都在其中。梅溪和剧团几近解散。但是为了保存这个国内唯一的和剧团,薛盛书等老艺人每年都会召集演员们回来演几场大戏。2008年,薛盛书重组和剧团,更名为平阳县新民和剧团,曾经在剧团里工作过的50多人又都回来了,特别是那些外出经商的人,一听到剧团需要演出,哪怕身在遥远的外省也要买上飞机票赶回来参与演出。

比如饰演老生的王宜峰11岁就加入了梅溪和剧团。26岁那一年,他开始外出经商,如今在湖北宜昌经营房地产生意。他总是说:“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现在赚钱对我来说不是最主要的,我的爱好一直是演戏。”这两年,他通过宜昌文化局底下的戏曲研究院,先后整理出了170多本和剧剧本。每整理出一个剧本,他就寄往老家梅溪。而一旦老家的剧团需要他参与演出,他都会马上放下生意坐飞机回来。去年和剧团在平阳县进行送戏下乡,一共排了两百多场戏,王宜峰参演了几十场。“道具是我自己买的,来回机票是自己出的。亏点钱没关系,关键是和剧要发展下去。”

曾经,被赞为“天下第一桥”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清晨。

时光穿越到800年前,一座偏居一隅的东南沿海小城,一条小河边,一群文艺书生从城的东门、西廓、南门外、瓯江岸聚拢。他们趣味相投,结社“九山书会”,一起谈诗吟词、讲书论经,热烈处,禁不住以掌叩击书案,犹如檀板声起,宫商角徵羽,自然而然从唇齿间流淌而出……于是乎,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形式——南戏诞生了。这座小城就是现如今的温州,那条河就是如今依然游人如织的九山河。

据史料记载,宋元南戏为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以及别具情趣的表演艺术,完善着古代戏曲的形态,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南戏大概产生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其发源地是宋时两浙路所辖的温州一带。

八百年南戏,繁衍生息,在温州渐渐出现高腔、昆剧、乱弹等地方剧种的剧目和唱腔。和剧,诞生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温州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曾经辉煌,也曾经衰落。史载,明末清初,平阳人林椿,又名阿桃,首先组班,名为“和合班”。始时演员大多来自平阳民间马灯班,以村坊小调和时调为主要曲调,后来不断吸收高腔、昆剧、乱弹等剧种的剧目和唱腔,在表演的武打方面,吸收了平阳民间拳术套路,使和剧的艺术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经过漫长时间实践和发展,发展到有84本大戏……1951年,民国时期留下的“星福连”和“新大顺”两个和剧班社合并成立了平阳人民地方戏剧团。上世纪50年代,和剧表演艺术家陈美娟的一出《断桥》,在1954年举行的华东区首届戏曲会演上,引起全场轰动,甚至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及昆剧大师俞振飞的关注,陈美娟一举夺得表演一等奖,和剧从此名声大振,被周恩来总理赞为“天下第一桥”。此后,温州的和剧团并入了瓯剧团。上世纪90年代,和剧走向衰落,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温州有这样一个剧种。2007年12月陈美娟逝世,甚至不少戏曲界的人士发出了“和剧从此成绝唱”的感慨。

鲜为人知的是,在平阳县鳌江镇梅溪,一个民间剧团从1978年成立以来,从未停止学戏、收集传统剧本、恢复排练、组织演出。即使是在和剧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也一直保持着每年组织演员进行演出。剧团的人员都是当地梅溪、凤岙人。正是他们的执着坚守,和剧一直得以传承至今。而他们,也在戏台上演出中,收获快意人生。

而梅溪和剧团的成立也基于这样的背景。文革结束后,当时的平阳地区拥有大小22个戏班,广大的农村百姓对戏剧尤其热衷。其中有两个和剧团,一个在水头,一个在梅溪。而梅溪和剧团最早是以农村青年俱乐部的形式出现的,薛盛书、杨孝枝、刘朝芬、石贤秋、王应料等人是发起人,成员共30多人,大部分都来自梅里、凤岙两村。

梅溪和剧团成立之初,谁也没想到很快他们就会引起一片轰动。当时他们没有服装、道具,只好全部自己动手做。当地50多岁的手工艺人杨阿红为演员们定做了全部行头,而剧团里曾经学过裁缝的刘朝芬赶制了所有服装。短短两个月,他们就排演了《双合缘》、《鸳鸯带》、《金龙鞭》等六部传统戏。

梅溪的凤岙宫只有16平方米的小戏台,就是他们的舞台。第一场演出就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追捧,名声甚至传到了平阳麻步镇,麻步的村民们将梅溪和剧团请了过去,演出的剧本是《珍珠塔》,5毛钱一张票,一天之内400多张门票就售罄了。此后,他们转战多地演出。在西桥村和徐家站村,曾经连演40多场,甚至发生两地抢戏的事情。

正当豆蔻年华的陈彩萍,成了周边各县的名角。“那时的农村姑娘都不会打扮的,当时我年纪那么轻,上了妆,穿上戏服,一登台,底下就是一片轰动的赞美声。”因为梅溪和剧团所到之地都受到热烈欢迎,温州各地的越剧团、瓯剧团也请他们的演员去助阵。陈彩萍还记得,在瑞安梅头的一次两个剧团“斗戏”中,永嘉的一个剧团请她过去,一登台开始唱,对面看台的观众就纷纷被吸引过来,不到半小时,她这边的台下挤满了观众,而对面的戏场观众散尽。

传承,

因为有他们默默地坚守

当戏曲界人士纷纷发出“和剧从此成绝唱”的感慨时,在和剧的诞生地平阳,梅溪和剧团的这批演员们一直在为剧团的生存在坚守着。

和剧团演员吕作军是陈彩萍的丈夫,同样是14岁就入了剧团,经常扮演正生和花脸。如今在贵州从事煤矿生意的他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的孩子都上学了,夫妻俩一天演出大概200多块钱。一直留在剧团,我们很难负担教育孩子的费用,虽然剧团有一定收入,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大发展。”很多人都抱着和吕作军一样的心态,纷纷离开剧团外出经商。剧团实际上已经处于解散状态。

然而梅溪和剧团最初的发起人薛盛书、杨庆云、吴一鸣、苏尔友等人依然坚信和剧还会迎来复苏的一天。而剧团里的演员们,很多人从小在剧团里长大,他们和剧团的感情,是非一般深厚的。于是,每年的春节期间,剧团的负责人依然会邀请演员们从各地赶回来排戏,每年演三五场,中间从未断过。

2008年7月1日,是梅溪和剧团成立30周年的日子,曾经在剧团工作过的成员们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了梅溪,他们在凤岙宫连演了三天大戏。整个乡里来了1000多人观看,仅16平方米的戏场,观众挤满了里三层外三层。那些青年时代就经常看剧团演出的老人们对薛盛书说:“我们剧团有这么多人才,演出质量这么高,为什么不继续办起来?”而脱下了戏服之后,演员们也开始不舍起来。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成了商人,但是,他们心里一直认为,演戏才是他们真正的事业。

2009年7月23日,在薛盛书等老艺人的倡议下,原梅溪和剧团的演职人员共52人汇集在梅溪电管站二楼会议室,召开重整成立平阳新民和剧团会议。人数之齐是薛盛书此前没有想到的。成立大会上,大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资金问题。重新成立剧团,还要适应新的演出环境打出一片市场,服装、道具必须是新的,音响、灯光必须是新的。结果,会议上当场有25人每人拿出了一万元钱,办服装道具。

就在这段时间,传来了好消息,平阳县非遗办公室正在积极申报和剧的省级非遗名录。这更增加了大家对和剧前景的看好。在此期间,原平阳县文化馆的退休干部徐兆格等人对和剧进行了大量的抢救工作。薛盛书回忆说,当时平阳县几位非遗专家对让一个农村民间剧团的演出去申报省非遗项目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然而他们特地看过一次和剧团演员陈彩萍的《断桥》表演之后,都惊讶于她那优美的唱腔,认为和剧在梅溪的这个和剧团里确实是得到了专业传承的。

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平阳和剧终于被列入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一直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新民和剧团一半以上都是中老年人,需要新鲜血液来传承。第二个问题是资金,至今买服装道具花的40万元到现在依然没有着落。”薛盛书感慨。今年已64岁的薛盛书,一直在考虑和剧的传承问题。这也是温州戏剧界人士在思考的问题。今年7月23日,他们举办了一期暑期和剧培训班。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来自本地的5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学生和小学生。年龄最小的才12岁,最大的30岁。

短短的一个月培训,和剧还是让很多学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1月25日下午的演出中,今年27岁的两位学员冯牡丹和缪瑜敏上台表演了和剧折子戏《小放牛》。除了曾经参加过暑期的培训班成果展演,她们并没有任何舞台经验。虽然台步、唱腔都略显稚嫩,但是底下的观众依然对这出轻松诙谐的小戏报以了笑声。对薛盛书这些老一辈艺人来说,这些年轻人让他们看到了和剧的明天。明年的和剧培训班已经在筹备之中。12月份,他们开始新一轮的“送戏下乡”40多场戏。

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梅溪镜泉文化宫始建于2009年。在村里支持下,文化宫成为新民和剧团的剧场。一个和剧博物馆也在筹备之中,他们最初的戏服、道具、传统剧本、史料、剧照等等,将在这里安家。

目前,平阳和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和剧,正如同空谷幽兰,依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