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社会组织的温州样本意义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1-0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最近,温州民间公益组织精彩纷呈:温州红日亭现象得到中央文明委高度认可:云集温州最具活力的绿眼睛、壹加壹、快乐之本等26家民间公益组织的第二届民间组织公益论坛在洞头举行;继乐清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推出公益创投后,瓯海公益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挂牌,首期推出全家福等7个近100万元公益项目向全市招标。

温州民间公益组织近年来迅速发展,慈善总会明眸工程、绿眼睛清源行动、壹加壹属地救援基地等,把公益组织品牌复制到全国,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造成巨大影响,既是温州文明城市载体创建和社会管理创新成果,也是从文明城市创建提升为社会管理创新探索路径。

一、民间公益社会组织模式:

1、慈善总会模式。属于政府模式民间公益组织。构建市、县、镇三级网络慈善总会,以及延伸到媒体、企业等慈善分会,很明显,慈善总会在组织建构、运营和筹资模式等还是具有强烈官办色彩,是伪民间模式。慈善总会慈善一日捐、明眸工程等品牌,虽然触角延伸到民间公众参与,但政府影子还是在发挥很大作用。乐清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瓯海公益服务中心等属于这一模式。这些在全国属于创新性的公益组织平台和工作,创新意义在于给公益组织一个服务、创业、可持续发展平台。

2、壹加壹模式。属于与政府紧密合作民间公益组织。壹加壹是国内首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民间专业救援组织。在台风救援中有不俗表现的苍南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基础上,2007年起,壹加壹整合以玩户外运动和冬游爱好者为主的民防救援队,以及玩动力伞为主的发烧友,拥有国内首个“水陆空”救援队伍。去年“7.23”动车救援,壹加壹空中救援队的表现成为壹加壹公益组织成名作。壹加壹最大突破和优势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成功让政府购买他们的服务。今年9月,壹加壹也和国家民政部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民间公益组织参与政府防灾救灾试点单位;同时获得省福彩公益金支持。

3、红日亭模式。属于纯粹民间自发公益草根组织。以温州中老年人为主的施粥、伏茶点,以市区红日亭为代表,是温州人数最多、最具草根精神的公益群。有媒体专门就对温州伏茶点做成地图。目前,龙湾区状元和谐之家、鹿城五马街道红日亭施粥、伏茶点等,陆续在民政部门登记和备案。红日亭演绎的公益慈善文化也成为美谈。

4、绿眼睛模式。属于国际化背景民间公益组织。绿眼睛环保组织是中国最活跃民间环保团体之一,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为使命。十多年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支持、濒危动物救助、自然栖息地保护、清源行动、小鱼治水等环境示范项目。2006年,绿眼睛与国际环保组织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香港嘉道理等机构合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项目。绿眼睛三次获得“福特环保奖”和我国环保界大奖“地球奖”。

5、快乐之本模式。属于以网站和义工QQ群为依托社工群体。充分发挥网络和社会力量,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是我市第一家在民政部门登记社工机构。指导志愿者积极开展敬老、助学、扶残、环保、社区等服务活动。每年组织骨干志愿者参加社工培训及考试,现已有3人获国家中级社工师。目前,全市类似于快乐之本社工群体有近50家。

6、星之家模式:属于自我解救型民间公益组织。几名自闭症儿童母亲发起,自筹资金,为了提高和改善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状况,缓解家庭压力。今年也在民政部门登记。他们现在把服务拓展到温州自闭症儿童教育,让自闭症人士享有正常化的社会生活为使命。

7、王振滔慈善基金模式。属于民营企业主导的民间公益组织。温州是民营经济活跃城市,民营企业组建公益机构和项目也很多。王振滔慈善基金“爱心接力”模式,开创民间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和公益责任建设的双重问题。

二、民间公益社会组织困境:

温州轰轰烈烈的民间公益组织,其实面临着诸多困境。最明显的是三方面:一是身份问题。包括绿眼睛、壹加壹、快乐之本、星之家以及慈善总会分会身份问题,都在长时间困扰着他们的发展。二是资金困境。这是个现实的生存问题。公益是个大事情,生存也不是小事情。资金渠道可以创新,有国际国内基金支持(绿眼睛),有民间自发力量支持(红日亭),有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壹加壹),有适当学费支持(星之家),等等。对于任何民间公益组织来说,资金永远是不够的。三是人才缺失。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如何,需要团队的坚持和创新,更重要在于团队合作、目标以及人才。绿眼睛有方明和、壹加壹有张炳钩、快乐之本有林加帅等。目前,温州民间公益组织大部分缺少优秀负责人和明确目标,以及坚持的路径。

三、民间公益社会组织探索:

与温州文明城市创建相伴而生、并日益壮大的民间公益组织,如何做好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工作必须要正视的课题。也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破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效途径。有媒体盛赞“一碗粥,送出‘社会管理创新’;一杯茶,请来‘市民公共参与’”。这就是温州民间公益组织深刻内涵和使命。只有把民间公益组织培育扶持放在社会管理创新大范畴内,民间公益组织才有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1、直接登记制实施。温州每一家纯粹民间公益组织都有过登记困惑以及挣扎。当然,面临原因各有不同。《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出台,为解决民间公益组织身份清除障碍。无须主管单位,无须开办资金,直接登记。一业多会,启动非公募资金登记试点。如果还不行,实行备案。

2、专业和专注精神。明眸工程之所以成功,因为有温州眼视光专业背景;绿眼睛之所以有今天公认度,因为他专注于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壹加壹之所以有今天规模,因为专业和专注得到政府认可。社会管理分工细化,给民间公益组织脱颖而出带来机会。基于民间公益组织现实,专业化民间公益组织,加上对某一领域专注,才会有更多生存和发展空间。

3、筹资渠道多样化。民间自发筹资渠道、福彩公益金和政府创投资金支持,国内国际基金资助等等,都不失为一条路径。以后,政府职能转移社会组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都是未来最主要筹资渠道。利用民间公益组织品牌,建立基金向社会公众和特定机构筹资也是方向。譬如,王振滔慈善基金“爱心接力”模式,给我们提供筹资无限可能性。有些所谓民间公益组织只等着政府财政的钱,是万万行不通的。譬如“和谐业主研究会”,可以建立和谐业主基金,每解决一起纠纷,让受益方捐出一定钱,投入到基金运作,让公益持久。

4、专业化人才培育。专业化不是专职。专业化是民间公益组织参与一个重要途径。最理想社工,有一份固定职业,业余时间做公益。公益也必须考虑到个人生活、职业健康发展,以及公益成本。就如反扒志愿者,要考虑专业提高和生命成本,转型升级公益既定模式,以教育参与为最佳。

作者为市民政局民管中心主任、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