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秀慧
约访郑文东,并不容易,即便知道我们是从老家温州专程来“宣传”援青工作的记者。身为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他,除了要负责浙江省对口支援海西州格尔木境内的援建项目,还分管格尔木市的农林和水利工作,当前正值格尔木河防洪工程建设期,他时常要两头奔忙。
好不容易在格尔木市政府郑文东的办公室逮到他,他却步履匆匆往外走。原来,当天上午,温州市人民医院与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要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他这个“媒人”要赶去见证这个体现两地情谊的时刻。于是,采访从这里开始了。
单兵作战,
展现温州人的韧劲
作为我市首批援青干部,2010年6月,时年41岁的郑文东奔赴青海的背影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当时,我市仅派出一名援青干部,直到今年5月第二位温州援青干部郑国胜的到来,才结束了他在格尔木单兵作战的日子。
“刚来时,高原缺氧、气候干燥、饮食差异都是障碍,但最需要克服的,还是单兵作战的孤独感。”郑文东说,那几个月,白天忙于工作还不觉得,晚上回到宿舍,找不到能说说话的人,结果他把带来的一柜子书都看光了。
事实上,初来乍到的郑文东要面对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信任。在中央这轮对口援青工作启动之前,当地也来过几位挂职干部,大多时间不长,实际开展的工作也有限。因此,干部群众对温州援青干部郑文东的到来,普遍心存疑虑:是来走过场,还是办实事?
他用事实做出了回答。短短几个月间,郑文东就结合分管工作,先后十多次深入农牧区调研,准确掌握了该市各乡镇的自然条件、产业特点、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在产业结构调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不少决策建议。同时,他深入分管的有关职能部门检查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倾听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了一批困难和问题,也让大家看到了温州人的韧劲和果敢。
“既然来了,就要做格尔木的一员,融入这里,为这里的人民做事。”郑文东笑称,援青两年多,自己整整瘦了10公斤,现在“身材好多了”。
心怀百姓,
尽己所能办实事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但是,就在地处该市北郊的河东地区,10个村共5000余名村民却没有干净的水喝。
这是郑文东在一次调研中无意发现的。那是2010年冬季的一天,他到河东地区调研地下水上升问题,口干舌燥之际向村干部讨开水喝,却被告知“忍一忍,这里的水不能喝”。原来,当地不通自来水,村民们只能家家户户或几家联合打井取水。由于当地是盐碱地,村民打的井通常只有三四米深,打上来的水喝进口中咸咸的、硬硬的。
“无论如何要做这个‘雪中送炭’的人。”郑文东暗下决心。当即,他把调研主题变为安全饮水,带着一帮职能部门负责人,马不停蹄地实地考察起来。没过几天,他出面邀请的青海省水利厅水环境科研所的专家就来到当地鉴定水质,河东地区饮水安全工程方案设计随即启动。
由于这一集中式供水工程无法列入国家支持项目,所需的700多万元经费成了一大难题。为此,郑文东专程跑到浙江省援青指挥部,争取到300万元援助资金,又跑到海西州水利局“借”了200万元,加上格尔木市的配套资金,终于把给每个村打一口深井、建一个泵站、铺一片管网的钱给凑齐了。
从动工到请专家去帮助解决翻浆等施工难题,从说服相关单位把水管接入户方便村民到赴现场品尝第一口深井打出来的水,郑文东前前后后跑河东地区不下20次。当村民们欣喜地边喝水边赞“甜”的时候,悄悄站在一边的他才露出一丝疲惫的笑。
我们了解到,经过两期施工,到今年上半年,河东地区5000多村民已全部喝上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
正是在这种心怀百姓、希望尽己所能为生活在格尔木的各族同胞办实事的愿望驱使下,两年多来,郑文东为当地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民生好事。如该市郭勒木德镇中心(汉、蒙)双语幼儿园项目,此前曾一度因资金问题而停滞。在郑文东的积极推动下,由我省援青指挥部投入援建资金500万元,项目于今年5月顺利开工。据悉,这个总建筑面积达3300余平米的幼儿园建成后,将全面解决当地适龄儿童入园难。而按照温州市人民医院和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签订的结对帮扶协议,今后,温州市人民医院将为后者提供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网络远程会诊、手术示教等一揽子帮扶内容,帮助提升该市的医疗卫生水平。
牵线两地,
为格尔木也为温州
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境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等5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如何在项目、资金援青的同时,促进温州与格尔木之间的优势互补与经贸合作,从而助推温州转型发展,是郑文东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对在格尔木创业经商的温州人进行情况摸底,主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愿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鼓励他们带着好项目、好技术回家乡再创业,一起参与“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
“我要做的,就是牵线搭桥,把我省、我市缺的,青海、格尔木有的,挖掘出来。”郑文东说。在他积极参与筹建、不久前挂牌成立的柴达木浙江工业园格尔木区里,由瑞安企业家余荣华投资的青海联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紧进行厂房建设,今年投产,今后的年产值预计可达20多亿元。他告诉记者,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硝酸盐,格尔木恰恰富有产品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在这里设厂发展,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我们都听说了‘温商回归工程’,等时机和条件成熟,我们也希望回温发展。”余荣华说。
有了郑文东的居中牵线,格尔木市相继在我省开展产业对接、项目推介、经贸洽谈等活动,还有不少浙商、温商参加了在青海西宁举办的“青洽会”,积极寻求互补合作的契机。温州与格尔木,从对口支援逐步迈向携手发展的新境界。
采访手记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这是郑文东对自己两年多来援青工作感受的一个形容。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人对这位温州干部赞许有加,原因就在于他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敢担责任,踏实干事,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一生青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