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制高”点“创新”点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0-12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1

这一片土地,顶着国家级高新区的光环,该如何实践它的高与新?作为全省第四个国家级高新区,温州高新区将靠什么特色产业立身?国字号的金字招牌对企业吸引力如何,入驻企业有哪些“特殊”优待?昨日,在温州国家级高新区挂牌之际,记者走访高新区,寻找园区升级后的“制高”点和“创新”点——

背景:高新区全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去年3月,温州高新区通过整合提升,向国家科技部正式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今年8月19日,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我省杭州、宁波、绍兴三地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高新区站在“打造中国民营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的高度,以高新区智力、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助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民营经济走上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

坐标:高新区位于城市东部,西接行政中心区、南靠生态园、北临瓯江、东邻龙湾城市中心区,包括东西两个园区:东园为原温州工业园区,面积4.42平方公里;西园为原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状蒲片和温州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面积20.23平方公里。

现状:区内现有2000多家企业,23家国家、省、市专利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56家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首批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温州科技城核心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发挥着技术支撑的作用,并建成科技孵化器面积达20.5万平方米。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工电气、装备制造、服装鞋革等优势传统产业,激光与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物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

目标:重点培育激光与光电、电子商务与信息软件、文化创意三大主导产业。目标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73.8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达26.48亿元,年均增长1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占区内企业总数比例高于40%,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比重达50%以上。引进5家以上有实力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建成7家以上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5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优惠政策:温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给我市企业带来了利好消息。据介绍,在高新区注册的企业可在新三板上市;区内企业科技项目申报将计划单列,直接向科技部申报而不受省内、市内名额限制;温州高新区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按政策国家财政给予贴息等,对高新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规范运行和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等,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产业高端

国字号园区内有国字号产业集群,中国(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对象,其高科技含量将成为园区重要的支撑产业。作为我市打造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的大本营和核心区,高新区投资4.65亿元建设占地13.3亩的中国光电创新大厦,已完成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目前,3万平方米的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建成,5家企业入驻。中科院上海技术转移中心温州分中心等国字号科研机构也将相继入驻高新区,为高新区增加科技含量。据介绍,激光与光电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且与我市产业结构契合度高,将能够有效帮助我市鞋革、服装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科技+金融的创新

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春风,温州金融改革广场已进驻高新区,搭建起以产权交易为基础,集各类权益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的金融广场,内设有“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各类金融要素交易中心”、“竞价(拍卖)交易集中服务区和重点项目资金募集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民间资本交易中心以及境外投资信息服务中心”,已入驻32家企业机构。金融改革广场引入专业投融资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整合产权、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文化产权等机构,营造产权转让的阳光平台;并设置拍卖与项目资金募集区,设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民间资本管理中心以及境外投资信息服务中心等,为民间资本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特:人才特区

温州首个“人才特区”已落户高新区,在“特区”先行先试设立高额资金奖励、加强校企合作、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建立创业投融资体系、提供税收优惠等引才、用才举措。根据有关文件,“十二五”期间,“人才特区”将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的新投资企业给以丰厚的税收优惠,并对高级人才大行“减免”:国家、省“千人计划”人才、市“580精英引进计划”人才和省、市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在其工作岗位从事相关企业管理、技术创新活动所得年薪10万元以上的,形成的个人所得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给个人。高层次人才进入特区后,我市将通过鼓励申报各类高端人才工程,每年选送不少于50人到重点院校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人才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