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国内应收账款为保险对象的科技保险类新产品——国内贸易险第一单上月在我市出炉,这也是全省首个科技保险与贷款结合的产品。“阔别”数月之后,科技保险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今年5月以来,我市陆续诞生科技保险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第一单”,以往缺乏抵押担保的“轻资产”型中小企业,通过加上保险这道“安全阀”,提高了自身的资信能力。
但让人意外的是,两种产品却都不同程度受到冷遇。在“众星拱月”般的第一单发布后,涟漪迅速消散,三个多月过去了,市场没有等来期待中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当保险产品大力度创新迎合中小企业时,为何它的推进却没有想象中受欢迎?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又如何看待这类尚属新鲜的融资新方式?
雷声大雨点小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处境尴尬
中小企业、农户和城乡个体创业者一直是信贷市场上的“剩男剩女”,和资金配对难的问题困扰着他们。如果只需要购买保险,无需抵押或担保,上述群体就能从银行获得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借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如此亲民的“配对”方式,是否听起来着实让人心动?
该种融资途径就是今年已在我市龙湾、瑞安和乐清三个县市区开展试点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中国人保财险龙湾支公司的副总经理程慧向记者介绍,具体来说,是由银行(或小贷公司)与保险机构对小额借款人进行资信调查,符合条件的小额借款人与银行(或小贷公司)、保险机构分别签订相关合同。在保险期内,如果企业或个人产生还款风险,银行将按协议追讨,对仍不足以清偿借款本息的剩余部分,将按照约定比例在双方之间分摊。“即使没有抵押、担保,投保人也能够从银行获得小额贷款。”程慧说。
今年6月6日,我市第一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生出“双胞胎”,同时在龙湾和瑞安两地“现身”。“这也显示出基层对小贷保证保险这个创新金融产品的重视和热情,存在互相竞争的意识,都想让第一单尽早在本地落地。”一位参与前述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
当天,瑞安市超星箱包皮件有限公司和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太平洋财险瑞安支公司签订了一份保证保险贷款协议,成功贷到140万元。而龙湾的“第一单”则由温州市月球胶木电器有限公司、龙湾农村合作银行和太平洋财险龙湾支公司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在贷款发放仪式结束的1小时后,100万元贷款就进入了企业账户。
不过热情在第一单之后并没有延续。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在龙湾至今尚未推出第二单。在瑞安,当天的启动仪式之后,目前只新增一笔。情况最好的是乐清,至今已完成三笔,但与第一单动辄百万金额形成对比的是,第二单和第三单只是“谨慎”地发放了五万和三万,对象都是个人。
无独有偶,省内率先试点颇为成功的宁波,在今年遭遇类似困境。宁波、舟山等地早在2009年就在省内率先开展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随后才在全省范围内逐步铺开。龙湾区金融办资本市场组的工作人员杨国荣告诉记者,小贷保证保险在宁波的试点做得不错,但是,随着去年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回落,加上江浙一带民营企业陷入信用危机,中小企业的冲击犹大,该项业务也随之受到影响。“温州也是受到去年民间借贷危机的影响,参与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嗅到了其中的风险苗头,因此对这块的操作就会更谨慎。”
“根据现有的设计,如果企业还不出钱,银行或者小贷公司与保险机构原则上按3:7的比例分摊贷款本息损失,危机以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尤其大,现在征信体系又没完善,银行的意向并不高。”一家四大国有银行的从业人员说,即使是3成的风险分摊比例仍然偏高。他所在的银行曾经一度想要参与,但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目前,在试点的三个县市区里,只有当地的农村合作银行参与配合,暂时没有其他银行的身影。
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眼中,这项业务属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品种,正是考虑到这点,龙湾区在其出台的小贷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里,特别规定了激励政策。该区目前对参与该业务的金融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在年度考评中给予加分,二是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000万,对保险机构在该保险项下赔款总额超出当年保费150%的部分,从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中给予补偿。“但目前看来,激励政策对金融机构的驱动力还是有限。”上述银行从业人员委婉地向记者表达。
酝酿多时
国内贸易险有望突围解困
同样尚在试点中的科技保险也是在第一单落地的3个多月之后,才于近日有了新的突破。
今年6月,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人保财险龙湾支公司签约,为该企业22名高管及关键科研人员投保244万元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是我市第一单科技保险。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已形成高新技术装备业生产基地、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国家大学科技园区、海洋科技创新园等高新技术企业群。温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技术企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行业,产品更新速度快,发展不确定性高,一旦发生意外,发展将受到较大影响。
选择“吃螃蟹”的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朋也有类似顾虑:高投入、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刚起步时,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弱,遭遇风险时常常孤立无援,人才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科技保险解决了他们诸多后顾之忧。
据了解,科技保险是保险公司针对科技型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而推出的新型险种,险种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国内贸易信用险等。
和其他县市区相比,龙湾区在我市金改中主打科技金融特色,他们也一直在探索科技和金融的多种结合方式。杨国荣介绍,本月,龙湾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以企业国内应收账款为保险对象的科技保险类新产品——国内贸易险。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人保财险龙湾支公司、兴业银行龙湾支行签订了国内贸易险及其贷款合同。康尔达公司向人保财险投保的对象为企业国内应收账款,保单额1.2亿元;凭借这张保单,可从兴业银行获得单笔额度达4200万元的贷款。
人保财险温州分公司非车险部的娄明远告诉记者,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是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保险产品。信用保险的保单还可以成为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有效工具。保险公司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保障,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了企业在银行的信用评级,更容易获得贷款。“在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中,保险公司充当着类似担保的角色,但这一角色又是担保公司不可比拟的。”
“盘活应收账款,这对企业来说肯定很方便,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很好的融资方式。”程慧直言非常看好国内贸易信用险在我市的前景。龙湾区金融办也透露,在龙湾区科技局的主推下,目前正在挑选更多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参与该项保险,“我们接下来还会陆续推出几单国内贸易险。”龙湾还为此专门出台了优惠补贴政策,每年安排100万元对科技保险参保的企业,最高可以给予保费额30%的补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各方普遍对国内贸易险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寄予了更高的期待。一位保险经纪透露,以前开展内贸险业务的是中信保,但现在人保、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开展了这一险种,不过内贸险的业务量在保险公司的占比很低。她认为,造成内贸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内贸险的融资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向前推进的过程需要企业、保险公司、银行和政府部门的多方合力。“比如银行,它在资信调查方面专业,有益于风险控制,可以减少投保审核和银行质押融资放贷时间,有利于保证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
平安财险温州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建议,除了加强企业自身风险意识外,各县市区的配套财政补助政策也应逐步跟上,补助比例等内容应细化,使科技保险的参与各方都有动力向前推进,真正实现为科技型企业分担和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