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方志 留住历史的温州人

来源:温州日报 2012-10-0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张声和

一部方志(又称“地方志”),是一个地方地情的总括。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地方发展的脉络和历史文化底蕴。温州文化人历来重视方志的编修、整理、出版工作,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心心念念着方志的编撰,甚至为此衣带渐宽终不悔——

孙诒让

将“零珪”“断璧”

集成瑰宝

孙诒让,瑞安人,清末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他对温州地方文献做了几件大事:一是辑佚校集《永嘉郡记》,二是撰写《温州经籍志》,三是搜罗温州先贤遗著,四是协助校勘《永嘉丛书》,五是撰写《温州古甓记》,六是校补《东瓯金石志》。其中,《永嘉郡记》是南朝刘宋时期郑缉之所撰,是温州第一部地方志,孙诒让称它是“吾乡图牒,斯其权舆”。这部书在南北朝时传播甚广,影响深远,可惜“自唐以来,久无传帙”,幸好《太平寰宇记》等书曾征引,因而能部分地保存下来。

孙诒让像大海捞针一样,在古籍的海洋里搜索,“捃摭群籍,重为桴辑”,得佚文51条,其中叙山有10条,叙水有12条,物产(乡亭、人物传闻)29条。对这些条目,孙诒让一一加以校核、考证、补订、汇集成册,并撰写了《书〈校集郑缉之永嘉郡记〉后》一文。而后又论证,写下了《〈永嘉郡记集本〉跋》和《书〈校集郑缉之永嘉郡记〉前》二文,对校集本又作了补充和说明。此后,他又怕以前图经所载的沿革表不严谨,于是博稽往籍,将此制作成《温州建置沿革表》。这之后,文史工作者多加引用,成为珍贵的资料书。

孙诒让在《书〈校集郑缉之永嘉郡记〉后》中说到,吾郡本来文献留存就不多,谈到地理时,多以明以来的地志俗书作为征信,如果想求宋、元的旧籍已经是渺不可得了。《永嘉郡记》这部志书远出于齐梁以前,就是“零珪、断璧,无非瑰宝,是非留心地理者所珍贵哉!”所以说,孙诒让所校集《永嘉郡记》,是将“零珪、断璧”集成瑰宝,让我们从齐梁以前的经籍中找到更确切的有关温州的史料。他先后写了四篇论著,对《永嘉郡记》加以说明,这对温州地方志的贡献巨大。

林鹗父子

十八年潜心修著

泰顺志书

前不久,笔者出差泰顺,竟然在宾馆里读到了清同治年间编纂的《泰顺同治分疆录》,爱不释手。这部志书不是官修,是泰顺本地文化人林鹗、林用霖父子的私家著述,读来让人觉得朴素真实。虽然泰顺建县至今只有560年,这部志书却追溯记录了泰顺千余年的历史。

泰顺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与瑞安和平阳有历史的渊源,卷一《原始》条:“瑞平之分为泰顺也,事在前明景泰三年……余寇悉平,……孙公以二乡地广民稀,岭峻林密,虑终为盗区,乃于景泰三年奏准分疆设县,立治罗阳。至嘉靖始为之城,此泰顺有县之缘起也。”这将泰顺建县时间和起源说得很清楚。

泰顺历史上曾进行过八次修编县志。明代三次修县志,现仅崇祯六年编的《泰顺志》有流传,收藏在浙江大学图书馆,是残本(全书共8卷,仅存前5卷)。清代有过四次编修县志,前三次为官方行为,第四次为民间行为(即《分疆录》)。官方的三次分别在康熙十二年、康熙二十年和雍正七年。时至如今,康熙十二年《泰顺志》已经失传,康熙二十年《泰顺志》据说在国家图书馆里有收藏。而雍正七年《泰顺志》虽有流传,不过修得匆忙,质量不佳,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中评价:“采摭既为疏略,又复无义例。”因此,《泰顺同治分疆录》相对来说是较好的一部志书。

温州明清各地的县志,很多是由告老回乡的官员编撰的,如编纂《乾隆平阳县志》的张南英,编纂明代平阳、乐清等地县志的侯一元等。《泰顺同治分疆录》编纂者林鹗,1793年出生于泰顺司前镇里光村一个书香之家。先后担任过广西学使、瑞安孙锵鸣的幕僚和兰溪县学训导等。晚年,他放弃了直隶州州判的任命,告老还乡,做起了《泰顺同治分疆录》的编纂工作。

1860年,林鹗开始编修《泰顺同治分疆录》时,已经是68岁的老人了。为了确保志书准确翔实,林鹗的足迹踏遍全县的山山水水,订正补述历次所修旧志中有关疆界、溪流源头、流经路线、出口入海等欠缺,他广收县境内各姓族谱,同时奔赴瑞安、平阳、温州市区,甚至外省一些地方,收集记载泰顺人事的各种文献资料,然后条分缕析加以甄别考证。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简陋的条件下,修志不仅仅靠个人的兴趣,完全凭借着毅力坚持下来。

1874年,82岁的林鹗离开人世后,他的儿子林用霖继承父志,继续编纂县志。四年后,他终于完成了《泰顺同治分疆录》的续编工作,并付梓刊行。这也成就了温州地方志修志史上父子同修的一段佳话。

刘绍宽

修成温州唯一的

民国县志

刘绍宽,温州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史学家,早年游学孙诒让门下,曾协助孙诒让创建“温处学务分处”,后接任温州府中学堂监督。1917年,又接任省立第十中学校校长,并著有《厚庄诗文抄》、《厚庄诗文续集》、《厚庄日记》等。他编修的《平阳县志》,是温州民国时期唯一的县志,填补了辛亥革命以后温州志书的空白。

这部志书于1915年开始修编,辛亥革命之后,平阳文化人鉴于“民国肇兴,政制骤变……皇然惧志之旷阙,日久典章湮废,益难为理”,开始着力编修。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的编纂经费,利用了1913年禁烟罚款的部分节余。

这部民国《平阳县志》被专家称为“近代地方志中佳本之一”。开始曾聘请江西宜黄符璋为总纂,而实际上却是副纂者刘绍宽总其事。志书共98卷,篇幅比乾隆《平阳县志》增益三分之二。此志有“四善”:一、体例之善,如并物产于食货,盐法别为一卷;又山水皆实叙,不规抚禹经班志;二、搜罗之善,如宋章慰《劾韩促胄疏》国史失载,此从宗谱补出;三、考据之善,统志、省府志有沿误者,随条辨明;四、叙述之善,师法马、班,人物志多合数人家世行谊。这部志书保持旧志固有格局,但在科学性、实用性上有所改进,特别着眼于民生疾苦。

刘绍宽先生对此志付出了十年心血。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编纂《神教志》,两天中就寻访了26座寺庙,“阅史书,抄碑谒。”还亲自到瑞安玉海楼、宁波天一阁、上海和南京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古籍,专门在杭州的文澜阁就抄下了200多部书。刘先生编纂志书的严谨与艰辛可想而知。

张宗祥先生在序《平阳县志》中说了一句中肯的话:“非刘君则无此《志》也。”家乡父老也以8个字概括了这个浩大的文化工程“费时十年,耗银十万”,这部志书已经成为国内民国时期的一部名志书。

蒋叔南

追幽访古编纂

《雁荡山志》

山志,是方志的主要种类之一。文化名山雁荡山历史上曾经多次修志,但最有参考价值和最有特色的,则是乐清蒋叔南重修的《雁荡山志》。

蒋叔南,乐清大荆人,民国时期知名旅行家,他一生致力于扩大雁荡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仅维护古迹文物,改善交通条件,并且精心编印摄影集、地图、导游册等,为雁荡山的经营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

《雁荡山志》重修于1919年至1924年,历时五年,他在自序中写道:“爱之山之雄奇……虽曰重修,实同创作。”说明他对于雁荡山的地理、景观、物产与人文方面,是在前志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勘查发现和纠错补遗的工作。

蒋叔南还是有心人,他深知风景名胜的名人效应,邀请了康有为、林琴南、黄宾鸿、黄炎培、陈叔通等人来雁荡山,为山撰联题诗和绘画,而这部山志的序言就是康有为写的。康氏写的序实为美文,他将雁荡山的景色描绘得如此神奇:“问斤竹之涧,逾马鞍之岭,听龙湫之瀑,登雁湖之巅,入灵峰之奥,千岩万壑,竞秀争流……”康有为对蒋叔南编纂的《雁荡山志》高度评价:“据灵岩以为室,视雁荡以为家,凿山修道,种树筑桥以便交通,又缒幽访古成雁荡山志,以惠游者。有蒋叔南乎!雁荡之胜,当大布露,而天台不能比数矣!”

黄溯初

赞助重刊

《西天目祖山志》

笔者为编纂《雁荡山志》事宜,前不久去临安考察,发现温州乡贤黄溯初曾经资助重刊了《西天目祖山志》,该山志共有8卷,温州图书馆古籍部有藏。而且封面有黄溯初手迹:“敬赠温州图书馆 黄群 十七年七月。”

黄群,字溯初,不但是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藏书家,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活动家、实业家,他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师院的创始人之一,曾经整理刊印了地方文献丛书《敬乡楼丛书》,使永嘉乡贤学术著作得以继存。

1926年正月,黄溯初邀请吴璧华、刘放园、董子芸等友人一起,从上海出发前往杭州等地游览。他们先经杭州,后到临安,先游东天目山,后到西天目山。当他们到了禅源寺时,就向住持索要山志观看。住持说,“山志版存沪廛,久毁于火,今寺中所存仅有一部。重版乏费,绝版堪虞。所望有发宏愿而谋再镌者,则名山之幸也。”听到老住持的话语,黄溯初思考之后,“爰复于住持,愿以此自任。”认真地答应了住持的恳求,决定赞助重新刊印这部名山志。数月后,当这部书印成时,黄溯初还为之作序。

他在序中说,“山水之传,赖乎志乘。前人苦心纂辑,以之诏示后人。使后人任其失传,而不复为之计,是不特山灵之所恫,抑亦觇国者之所笑也。”由于他的慷慨和善举,使西天目山这部山志免遭绝版,从中也可以看出温州乡贤重视方志的编修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