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如何“小事大办”?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8-0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在市区飞霞桥国信大楼附近,一座“高大上”厕所一亮相就惊艳了不少市民。这座于去年7月19日改造提升完成后正式投用的飞霞桥公厕,不仅设施功能完备,还设置了书吧休闲区,融合了落地玻璃、假山、水池和壁画等各类装饰,被市民亲切地称呼为“标杆”厕所。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大文明。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促进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决议》,其中提到要更加注重城市管理提升,按照“标准化、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的要求,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公厕作为城市的“面子工程”“里子工程”和“底子工程”,毫无疑问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如何破除寻厕难、如厕难、管厕难,把“方便”这件小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补齐民生短板?且听各界专家来支招,厕所革命之“小事大办”。

厕所革命的“快”与“先”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是多数人印象中的农村旱厕。那些“哭着跳着上厕所、被臭味熏哭”的如厕史,被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打破。

这场民生革命,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厕小事,却是兹事体大。早在2015年,温州就和全国100个地市一起上榜“厕所革命先进市”。

作为厕所革命的一项内容,旅游厕所革命,温州开展早,推进快,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起,我市开始对各大A级旅游区(点)的厕所进行整治与改造提升,在评定A级旅游景区、3A级景区村时,市旅游局(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对厕所的设置施行了“一票否决”制。根据《温州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我市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765座。同时于2018年启动实施了新的旅游厕所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覆盖面更广、受益人数更多、浩浩荡荡的城镇公厕改革,2018年起开始席卷温州。

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老城区的公厕改造最恰当不过,利用现有条件最大程度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增加蹲位数量、更新公厕门面和内部陈设、放置绿植、增设烘手机……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数据,在全市城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即完成282座城镇公厕的改造提升,实现城市文明有“颜值”更有“内涵”。

百姓的呼声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我市农村公厕革命的真实写照。

与城镇厕所革命同步进行,一年内完成改造升级农村厕所9688座,数量居全省首位,基本覆盖了11个县(市、区)所有的农村厕所。另一边,户厕改造推进加速,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户厕)普及率达99.66%、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户厕)普及率达98.87%。

一头连着城市管理,一头连着乡村治理,温州走出了破解厕所革命难题的“先发优势”。

改造提升的“困”与“忧”

温州城镇“厕所革命”3年行动计划今年进入第二年。年初,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布了2019年“厕所革命”目标:全市320座城镇公厕年内将大变样。届时,全市二类及以上的城镇公厕将达到公厕总数的60%。

据统计,我市市区建成区城镇公厕共计1043座,另外有400余家沿街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使用。

如今的公厕布局,是否真的已经破解寻厕难?市民汪女士近日就在新城汤家桥附近经历了找不到公厕的尴尬。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坦言,就市区建成区范围看,公厕密度为4.1座/平方公里,虽已达到3-5座/平方公里的标准,但通过对公厕布局的分析,依旧是老城区多,新城区少;背街小巷多,主次干道少。如市区主干道百里路、车站大道、江滨路、锦绣路、汤家桥路、温州大道等难觅公厕踪影,群众寻厕、如厕难问题仍较为突出。

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相比,公厕的建设显得滞后。布局不合理的背后,是群众的“方便”之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全市“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中,公厕的总量反而减少了。数据显示,在拆迁区域,被拆除的公厕难以按照“拆一补一”的原则落实重建,近年市区被拆除公厕100多座,如期重建交付的仅10余座。

记者了解到,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时,由于缺乏刚性制约,建设单位未按照《温州市区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第九条“公厕与建设项目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的规定进行同步配套建设的要求,出现公厕建设“落地难”,“缺建、漏建”等现象突出。

革命越往里,阻力也越大。农村厕所改造,同样面临着不少障碍。

市住建局下属负责厕所革命的一名工作人员举了一个例子:如农村老人习惯了通槽式水冲厕所,即所有厕位共用一条通槽,一个水箱定时冲水,因此老人如厕后没有冲水的习惯。改造后,一个坑位一个水箱,有的将坑位改成了坐式马桶,这些都让老人有些不适应。

问计于民的“破”与“解”

在我国,2015年“厕所革命”开始之后,各地对老旧厕所的改造加快“提档升级”。看似这只是城市中的“细枝末节”,实则却是群众感受最深、关切最重之所在。

温州民间智库促进会成员、浙南科技城管委会党政办陈悦说,公厕不仅是城市形象的亮点,更是人们文化休闲的一部分。公厕干净了,城市卫生环境才能变好,人们的文明意识和素养真正提高。

在系统查阅国内外“厕所革命”“厕所文化”情况的基础上,陈悦梳理出对温州“厕所革命”的几点建议。“首先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农村旱厕拆除改造,城镇公厕升级改造,适当增加女厕面积和厕位数量,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增加“第三卫生间”和一些休闲空间。同时,引入公厕智能化革命,如安装公厕导向牌,将厕所联盟纳入统一的智能化监管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研发小程序或开通微信公众号“温州厕所服务平台”,实现一键寻厕等。

在探索公厕可持续运营模式方面,陈悦认为,这将有效放大厕所革命的效应。以推广“建养管用”全产业链承包为例,通过对城乡环卫系统的一体化承包形成绿色的全产业链,通过摆放自动售卖机维持公厕日常维护、保洁等所需费用,也可通过提供自动存取款机及缴费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商终端等便民服务设施,拓宽服务范围。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模块化定制生产厕所,支持3D打印、数字化生产、智能生产线等新技术,培育一批环保厕所龙头企业,并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实现产品升级。

在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洪君看来,温州厕所革命对城乡面貌的影响巨大,对老百姓尤其是农村人群的卫生习惯的提升非常明显,使得城市生活更美好。但从目前来看,寻厕难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公共厕所的指示只能在近处才能发现,对流动人群缺乏有效指引,其次是公共厕所的服务功能有待提升,大多数厕所的功能单一,未能跟上老百姓新的需求。从公共厕所的管理来看,相对落后,这点在乡村更为明显。

对于下步改革的建议,马洪君认为,应借助科技给公厕赋能,在人流量大的地域,设立公共厕所地图,开发手机定位功能。支持多种类型厕所并存,城镇厕所外设立长廊,纸巾、水,常见药自动售卖,开辟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栏等。面对选址难题,在可用地少的区域,可建设无性别厕所。针对厕所管理问题,景区厕所可以探索实行以商养厕,必要时还可引入志愿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