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浙南深山的传统古村落——温州苍南桥墩镇碗窑村,位于半山坡的清朝古戏台的藻井上,竟藏着52幅绘于清代的全本《白蛇传》连环壁画!
近日,汇编碗窑古戏台藻井壁画的专著《那年,小青还是一条鱼》(以下简称《那年》)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打开了这尘封两百年的文化传奇之密钥。
得悉此事,年近九旬的温州戏曲研究专家沈不沉先生激动地说:“这是中国戏曲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它填补了戏曲史的一项空白,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
这位潜心研究了大半辈子温州戏曲文化的老学者直言,自己去过两次碗窑,可惜都没看出古戏台上方有何玄机。“如果我发现是《白蛇传》,我肯定花钱请人拍照,把它们研究出来。”沈先生说,“我还从没听说过国内有一个庙台的顶上有过连环画的先例,何况内容还是人们所熟知并广为传播的《白蛇传》故事。这是我们‘南戏故里’温州对中国戏曲史的一大贡献!”
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千百年来,《白蛇传》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早已深入人心。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让世人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它的各门类文化遗存上。
如今,《白蛇传》结缘温州的这一段传奇再现,不仅为“南戏故里”的戏曲史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证明,更填补了中国戏曲史的一项空白,为《白蛇传》传说在中国的流传续上了一个美丽的注脚。
“我只知道白蛇现形吓昏了许仙,难道她还吓过别人?”
粼粼碧波,轻雾迷离。那绵延起伏的深深浅浅的绿浪中,隐约露出一片片青黑的瓦脊——站在对岸看碗窑,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神秘和悠远。
位于玉苍山西南麓、桥墩水库上游的碗窑古村,早在2013年就被列入了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后来又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上山,清澈的山水从路旁水沟里哗哗而下。走过隆隆作响的水碓,走过从半山腰一路蜿蜒而下的长长的龙窑,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这座因为古陶瓷制作技艺而兴盛起来的手工业古村落,至今仍流淌着浓郁的古陶瓷的文化因子。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的碗窑古村,经过数百年发展,在清朝乾隆晚期之后逐渐进入鼎盛期。碗窑古戏台,建于道光二十二年。站在三官殿和古戏台之间的天井里,只见这小小的一方戏台,虽因数百年风雨侵袭而渐现沧桑,却依旧难掩往日的风华,向四角飞起的檐背上,几组人物塑像十分生动,而正中的福禄寿三星灰塑笑容可掬。踏着石阶走上一米多高的戏台仰头看去,只见顶部的柱子和斗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正中的藻井呈放射状,自小而大的格子里依稀是各种彩绘的图案,因为年月久远,肉眼难以辨认清楚。
“2016年的夏天,我又一次去碗窑,在戏台下凝望着藻井上的那些壁画,随手拍了几张照片。随后,我仔细看着手机里放大的照片,忽然发现其中有一幅画,画有白蛇现形的样式。而在这幅画的旁边,另外一幅也是白蛇现形的图画,但两幅画中,白蛇边上的人物不一样。我顿时来了兴趣。”《那年》一书作者杨树告诉我,“关于碗窑戏台藻井壁画上的内容,之前大家都说有多部戏曲故事,也有说与温州南戏有关,却一直没有定论。那天看到这两幅画后,我很惊讶,因为这跟我所知的《白蛇传》内容有很大出入,我只知道白蛇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现形吓昏了许仙,难道她还吓过别人?”
杨树是苍南桥墩人,从小就经常去碗窑玩。他一直喜欢戏曲和民俗,自此就留了个心眼。
去年,碗窑景区经过数年提升打造,成功跻身国家级4A景区行列。苍南县旅游投资集团出资,与苍南半书房和温州书局合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成功复制了古戏台藻井壁画。此前众说纷纭的壁画内容,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逐一详细观察了所有壁画内容,并查阅了大量《白蛇传》的传世版本后,杨树确定:这里,有一整本的《白蛇传》故事!它们以藻井壁画第六层、正对着三官殿神像的一幅为第一幅,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序,然后进入第七、八、九层,每层12幅一共48幅,加上底层4幅,正好是52幅。
“《白蛇传》故事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长河,不断变化绵延不绝”
“痴仙姑峨眉山别义兄”“白娘子裘王府收小青”“下凡游湖共赏世间景”……《那年》一书,仿照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样式,给每幅壁画取了一个题目,文图结合,逐一讲解52幅《白蛇传》壁画的内容。
杨树把这部分内容称作“说明文”。不要小看了写作这个“说明文”的难度,为此他从各种渠道搜罗了当下几乎所有的《白蛇传》版本,包括《白蛇传》传说非遗申报地江苏镇江的《白蛇传》研究会的三大本论文集,追根溯源,厘清了《白蛇传》故事发端、发展和演变的脉络——
它的缘起,最早可追溯到唐人传奇《白蛇记》。之后的南宋话本《雷峰塔》、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等,都可算是白蛇传故事的来源。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流传至今最早的文本是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里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这个故事里,许仙还叫许宣,小青(青蛇)还是西湖第三桥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
从唐宋时期的蛇精故事到冯梦龙传奇,白蛇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为了宣扬“妖精害人”的观念,以提醒少年郎莫为女色所迷。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白蛇传》有了三种戏曲版本以及弹词、小说等版本,分别是刊刻于乾隆三年的黄图珌曲本、之后的陈嘉言父女改编的梨园旧抄本、刊刻于乾隆三十六年的方成培曲本,以及乾隆三十七年的《白蛇传》弹词本《义妖传》和嘉庆十一年出版的小说《雷峰塔奇传》。在这些版本中,《白蛇传》的主题已经逐渐演变为追求人性自由、讴歌超越人妖界限的爱情。
“《白蛇传》故事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长河,经过时间、地域的流变,不断有支流汇入,使它不断变化绵延不绝”,杨树说,“这个古老的传说是如此受人喜爱,以至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它还是不断地被人们加以各种演绎:从上世纪中期由剧作家田汉创作的集大成的经典版京剧《白蛇传》,到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徐克的电影《青蛇》、田沁鑫的话剧《青蛇》……就在今年年初,不是还出了一部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吗?”
那么,碗窑的这部《白蛇传》又是属于哪个版本的呢?《那年》一书通过对碗窑壁画和冯梦龙话本、上述清代五个版本的故事情节的比对分析发现:碗窑古戏台藻井52幅《白蛇传》连环壁画,它的故事情节不是出自明清《白蛇传》故事的任何一部完全的版本,而是画师融合了上述诸多版本创作而成的,其中四幅的情节还不见于上述所有版本,属于自创的内容。
“可以断定,碗窑这部《白蛇传》,是一部独创性糅合型的《白蛇传》。我想,它应该是两百年前温州版的《白蛇传》,也是当时最潮版的《白蛇传》。”杨树说。
“温州人开放、包容、富有创新精神的性格特点,在那时就可见一斑”
一个如今看来十分偏僻的古村落,为何会留存着两百年前最潮版的《白蛇传》壁画?“事实上,在桥墩水库未建之前,碗窑由于地处鳌江最主要支流横阳支江的上游,水路交通十分通达。”杨树说,碗窑从清乾隆晚期逐渐进入鼎盛期后,“实业瓷矿,屋宇连亘,人繁若市”(据《平阳郡巫氏宗谱》),成为四方客商纷至沓来、繁华至极的浙南民窑制造中心。
戏台和三官殿的相继建成,为碗窑本地的作坊主和手工业者、远道而来的各地客商,提供了解决精神信仰和文化需求的场所。据当地人介绍,三官殿的香火一直很盛,到本世纪初,每逢节庆,村民仍会定期邀请社戏班子在古戏台演出。
史料记载,明清之际,在温州这片南戏的发祥地,古老南戏、新兴昆曲与各地进来的地方剧种相互影响渗透,舞台演出盛况空前。到了清代,温州的戏曲演出,更是出现了昆腔、高腔与乱弹、徽调(皮簧、和调)、滩簧、时调等各种“花部”乱弹声腔并行的百花齐放局面。“戏班演出的剧目,既有南戏遗存剧目,又有明清新编传奇;演出的班底,既有昆曲或乱弹单腔组班,又有诸腔融合的戏班;在一本戏的演出中,既有全本纯粹的昆曲,也有一部分是昆曲另一部分是乱弹的剧本。”这种戏曲演出各类声腔融合、演员文武昆乱不挡的奇特景象,被杨树称作戏曲史上独有的“温州模式”,“温州人开放、包容、富有创新精神的性格特点,在那时就可见一斑。”
在如此热闹的舞台上,《雷峰塔传奇》是很多戏班经常演出的压箱底剧目之一,这在当时有名的“老锦绣乱弹班”“同福班”(今永嘉昆剧团前身)等剧团留下来的资料中可以查证。
“碗窑《白蛇传》壁画,既是‘百工之乡’温州在清代商品经济繁荣的文化表现,也见证了‘南戏故里’戏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杨树说,民间画师大多以同时期的小说、剧本插画为蓝本,开展各种艺术再加工。而据他考证,与碗窑壁画同时期的《白蛇传》情节最多的连续性绘画故事,是刊刻于嘉庆十一年的小说《雷峰塔奇传》插图16幅和嘉庆十四年的弹词作品《绣像义妖全传》《序像》绘画16幅。“碗窑《白蛇传》壁画却有体现不同版本、不同情节的连续52幅故事绘画,我认为,这些壁画应该是画师根据当时的温州戏曲舞台演出情况所画。”
关于这位画师也就是古戏台的建筑师,碗窑有一个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说三官殿和戏台都是一位年仅24岁的泰顺师傅所造,足足造了三年时间。完工后,年轻的师傅回到泰顺,大病一场去世了。碗窑人至今不知道他的姓名,只是传下了别有深意的一句话:“碗窑戏台当心看。”
看来,碗窑戏台,真的要“当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