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的林白一直珍藏着一份油印小报。
那是1949年3月13日的《浙南周报》括苍版,隔着68年时光的打磨,纸质早已发黄,但字迹依然清晰。第一版头条新闻报道了浙南游击队“虹桥再度告捷”的喜讯,“歼灭联防队两个中队,缴获机枪二挺,长短枪七十八支”。那时战局形势已非常明朗,游击队节节胜利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对林白来说,这张小报更有纪念意义的是上面还刊登了一篇他写的文章。这文章既真实地记录了他从青年学生到革命战士经历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他“与温州日报结下终身不解之缘,一辈子以报社为家,一腔心血注于斯,一生事业托于斯”的开端。
本报特约记者 金丹霞
作文比赛名列前茅
1948年冬,19岁的台州师范学生林白和几位同学结伴上了括苍山,加入了浙南共产党领导的括苍游击支队。
当年括苍游击队的中心根据地在永嘉云岭,那是众山环抱中的一块高坡盆地。林白清楚地记得,云岭西北角,沿着羊肠小道,上下攀行四五里,是一个名叫中堡的村落。“中堡中堡,实乃括苍游击区之中心堡垒也。”
括苍中心县委为青年学生们举办知识青年训练班,从1947年到1949年共办了六期。青训班就在中堡村的祠堂里上课。条件当然很艰苦,没桌子凳子,大家就坐在地上,膝盖当桌板。林白参加的这期青训班一共86人,大多是来自温州、台州的中学生,也有京沪杭及其他城市的大学生。
这天,青训班突然宣布举行现场限时命题作文比赛,题目是《难忘的一课》。这题目一下子激起了林白很多感慨,因为前些天发生的事真的是给他上了“难忘的一课”。
游击队打了一个胜仗,缴获了一批敌军棉衣,组织上通知分配给还缺棉衣的同志。连日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林白连忙到后勤处登记,领来六件棉军衣。其中四件是土黄色的,较旧,有的还有污泥和血迹;另两件是灰色的,比较干净。林白没有多想就挑了一件给自己穿上,把其余的一一分发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自己穿得暖和,心安理得,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几天后,在括苍知青训练班每周末开的队务会议上,林白遭遇了疾风暴雨般的批评:队务会议照例是检讨一周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一位同志首先站起来发言:“我对林白同志提点批评,你把好的棉衣分给自己穿,这是自私自利……”
他毫无思想准备,这第一炮就把他轰得晕头转向,一时无地自容,尴尬极了。接着,另一位同志的发言更尖锐了:“林白同志身为组长,先分好衣,问题更严重了,这简直是贪污。……”
什么?贪污!这还了得。我们平日里不是骂***贪官污吏,我们不就是反对***反动派才上山打游击吗?这“贪污”的丑名怎么扣到自己头上呢?他的脑袋好像被猛击一槌,“嗡嗡”作响。还有一些发言,七嘴八舌,他都听不进去了。他愤然将棉衣一脱,喊道:“我不要穿了!……”说着,眼泪直在眶里打转,强忍着才没掉下。
这事让年轻的林白辗转一夜难眠。会后青训班负责人李方华耐心而亲切的劝导一直回响在耳边,他终于体会到:“这就是自我思想斗争,我要迎接这个斗争。我明白,熔炉里的废渣就是这样被淘弃出去,然后才能炼出好钢。”
作文真实记录了青年学生林白的这段心路历程。让他没想到的是,比赛结果揭晓,他的文章得了第一名。“结果这篇文章登在了《浙南周报》括苍版上,我也因此被调到编辑组工作。”
“当年办报堪回味”
当时的浙南游击区包括温州、台州、丽水以及福建的一部分,有18个县的范围。这么大的区域,只有一份《浙南周报》显然难以覆盖,特别是瓯江以北的地区对党报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报经浙南特委批准,《浙南周报》括苍版于1948年10月正式创刊。油印2000份,就近发行到瓯江以北括苍地区各县。
说起《浙南周报》括苍版主编杨光,林白充满崇敬之情:“他是我的老师,虽然我没有当面这么叫过他,那时大家都互称同志,但在我心目中,他是我一辈子的老师。”
杨光,原名金式荣,乐清白溪人。在林白心目中,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大学毕业,英语水平很好,二十几岁就出任上海《文汇报》国际版主编。1947年毅然上山参加了游击队。在游击队里又发挥所长,不仅出任《浙南周报》括苍版主编,还为青训班的学员上课,给他们讲国内国际形势等政治课。
1949年3月,林白被安排到《浙南周报》括苍版编辑组工作,从此跟在杨光身边,“当他的助手,开始学做编辑。”一直到解放后的《浙南日报》,他们依然并肩共事。
《浙南周报》括苍版,用的是《浙南周报》的报头,但其实就是两张报纸,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大家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各办各的,彼此间也互不认识。”
参加括苍版收电讯、编辑、刻印的游击队员有20来人,“虽然比不上《浙南周报》本部人才济济,但也汇聚了一批青年精英。” 林白一一细数当年的战友:电讯组的陈赞鼎是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专业学生,负责口播电讯的收听工作,边听边记,解放后担任了温州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油印组的叶尚青解放后成了画家,浙江美院的教授;字刻得很漂亮的陈齐才后来也走上了大学领导的岗位……
林白在编辑组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两个月后,他和这份已出刊61期的油印小报,共同迎来了温州的和平解放,但这段短暂而刻骨铭心的经历,奠定了林白一生事业的基础。1956年他出任《浙南大众》副总编辑,兼任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80年《温州日报》复刊后,又历任温州日报社副总编辑、党委书记兼总编辑等职,获评高级编辑职称。
回忆起那段“新闻战士”的生涯,林白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门板磨盘编辑房,乱云山寨出文章。
猿啼窗外添诗韵,镇纸案头横手枪。
草檄传扬民主梦,墨油散发自由香。
当年办报堪回味,占得风流时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