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孟广
黄炳道(1881-1951),字星如,号惺庵,苍南县钱库镇黄车堡人,黄族在清末民初是当地的望族,村里有颇负盛名的豪宅——三进屋与三座屋,房上的屋脊两端都堆塑着凤头,一眼望去很是气派,这个只有三四十户的小村里,在晚清同光年间不到五十年,就走出了两名举人,三位出国留洋的留学生,还有十几位文武生员廪生,足见当年黄氏的文风鼎盛。
黄炳道就在这三进屋出生,他的祖辈家业殷实,而且是有功名的人,深知对后人教育的重要性。甲午科举人、维新派人士、温州早期数学家黄庆澄是其族内兄长,黄炳道与王仲平、郑汝璋等一起师从这位具有维新改革思想的名师。
1906年,黄炳道与郑汝璋等一起考取朝廷官费留学的资格,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专业。留日期间有幸结识正在日本考察的我国法学界泰斗沈钧儒,在这期间,孙中山先生正在日本组织同盟会,酝酿推翻腐朽的清王朝,黄炳道等在沈钧儒指引下一起在东京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
1910年,黄先生完成了日本留洋学业,回国参加部试,与本县的杨悌、郑汝璋、杨湜同时被授予法政科举人。次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受派遣,担任温州军政府法官,改元民国后,先后担任北京(京师)、浙江、江西等高等法院检察官。1927年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又称苏州高等法院)任推事(审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审判员)、刑庭庭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黄炳道一生治学严谨,对法律学有很深的造诣,在留日期间有幸受日本法学大师、早稻田大学校长菊池武夫的指点,接受新的法制思想,对法律学科有独到见解,著书立说,他编写的法律著作《法学通论》分为“绪言、法律、国家政权、权利义务”四编,民国时期曾被采用为当时全浙江监狱专门学校的教材和朝阳大学的教材。
黄炳道担任法官达几十年,主持正义,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把宽厚仁慈作为人生信条,在江苏高等法院任刑庭庭长期间,生杀大权在握,但他不徇私枉法,使许多无辜良民免遭不白之冤,在当时当地有很好的口碑。
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1933年的一天,中共上海市地下党组织的同志,在沪西新加坡路顺园茶楼秘密商讨工人罢工事宜,参加会议的有赵正国(刘顺元)、李正、李得胜、寿音堂、张春山等人,不幸被捕。上海市公安局将案件发送到江苏高等法院审理,江苏高院组成了特殊法庭,由副院长胡善称亲任审判长,黄炳道与另一要员张秉慈为推事(审判员),黄炳道等人发现案件涉及的都是正直的知识分子,是难得的社会精英人才,决心以法律手段保护他们,千方百计找出所指控的纰漏,以证据不足,无真凭实据为由,推翻了上海市公安局的指控,顶住了上峰的压力,以无罪名义释放了赵正国等五人,客观保护了一批地下党的领导同志。赵正国1949年后历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中纪委委员。
1936年“七君子事件”发生后,***当局也将此案发往江苏高等法院审判,“七君子”中领头老大沈钧儒是黄炳道崇敬的师长,另一位史良则是他的后学,是闻名遐迩的大律师,在苏州司前街有她开设的律师事务所,他们与黄炳道交情甚笃,上峰知道内情,不让他参与审判工作,要他回避,但黄还是数次去看守所探望。1937年7月,在全国人民强大的压力下,南京政府电令苏州高等法院停止羁押。31日傍晚,“七君子”终于走出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大门。当晚黄炳道派其儿子黄孝威宴请七人,为他们压惊饯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上海“八·一三”事变以后,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常锡等城市相继沦陷,黄炳道在日留学时的个别同学丧尽天良,投靠日本人,成了汉奸,为日寇效劳,也有一些当年日本的朋友相继登门游说,以重金引诱,劝他去伪政府任职,为日本人做事,黄炳道大义凛然,宁可弃官不做,也不愿为日本人服务,出卖灵魂,以自己年老体衰为由,几次拒绝了这些人的邀请。为了避开日本人的纠缠,1937年秋,他毅然举家离开苏州,搬迁到故里黄车堡居住,表现了一个正直中国人的高风亮节。
旧时官场贪腐成风,尤其是当法官的贪赃枉法比比皆是,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身居江苏高等法院刑庭庭长要职二十多年的黄炳道,一生不治家产,无论是在所任职的风景秀丽的姑苏城或是家乡故里黄车堡,都没添置一砖一瓦的房产,他的腰包羞涩,一生基本没有什么积蓄可言。几十年在苏州为官,全家一直租借司前街的一幢二层小楼居住,在家乡黄车堡,祖上因培植其读书,在家产中没有分给他房屋,只有六七亩薄田,算是留给他一份唯一的祖业。他举家十几口从苏州回到故里后,只能租用三进屋里属于堂兄弟的一幢厢房居住栖身,全家耕种着六七亩薄田,一年两季依靠水田的稻谷收成作为全家的口粮,不够吃,再去市场买米凑足,年关时去街上买些棉花织成家织布,让女人们缝成衣服,自己酿造家酒佐餐,没有雇长工仆人,过着男耕女织、粗衣淡饭的平民生活。
黄炳道的后人现在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有大学教授、教师、工程师、实业家,但他们都守正道、守规矩,清清白白做人,为人低调,给人以亲和感,他的第四代黄志坚在国内辞去公职到国外打拼,事业有成,如今成为西班牙侨领,今年他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以其父之名设立“温州市黄孟启蒲公英慈善基金会”,主要用以资助温州市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出国留学深造,表现了一位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与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