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最小的行动聚成最大的力量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7-12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本报记者 孙余丹 庄越 夏婕妤 金朝丹  报道组 黄伯希

昨天,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横扫福建连江,温州遭受严重影响!

防台抗台,压倒一切。风雨中,不管是责任在肩的党员干部,还是主动参与救灾的普通市民,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卫家园人人有责的“坚守”和“担当”。

乡村医生坚守着自己平凡的岗位,基层村干部绞尽脑汁保护家园平安,“红马甲”志愿者奔波在各个安置点,就连最普通的早餐店东家,都愿以一碗热粥、一个包子去奉献一己之力……面对天灾,没有豪言壮语,几乎每一个温州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责任”二字扛在肩头。

暴风雨中,同心同行!哪怕是最小的行动,也能汇聚成最大的力量。

一顿早餐

夫妻包子店送出800个肉包

昨日凌晨2点,强台风“玛莉亚”越来越近,泰顺县的雨势、风力明显增大。

窗外的风雨呼啸,泰顺县南浦溪镇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包子店里,却灯火通明。剁馅、擀皮、装馅……豆大的汗珠从吴恒取的额头流下,他赶忙伸手擦了擦,加快了包包子的速度。他和妻子正在准备800多个肉包,送到该镇的三个避灾安置点。

7月10日下午5时30分,吴恒取和妻子接到了镇政府下发的避灾通知。面对来势迅猛的台风,吴恒取萌生了一个念头:台风来了,我们做点包子给大家当早餐吧。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抗台”尽一份力。

“好啊,我这就去备料。”妻子一口答应,立马忙活起来。和面、剁馅、包包子……在小两口的彻夜忙碌下,一笼笼包子终于在早晨6点前热腾腾出炉了。

顾不上休息,小两口将包子打包装好交给镇村干部,直奔安置点。“大家快来吃包子!还热乎着呢!”当包子被送到库存文化礼堂安置点时,大家迅速地围了过来。

“真好吃!”“你们两夫妻,有心了!”……看着大家满脸幸福地吃着自己做的包子,吴恒取与妻子的疲惫感一扫而空。

一次救治

社区医生手电筒下疗伤

一束微光,照亮了台风夜。

昨日,一张医生在手电筒下为患者包扎的照片温暖了众人。因为他的及时处理,为受伤患者赢得了救治时间。

记者了解到,照片拍摄地点在苍南县霞关卫生院。昨日凌晨4时50分许,当地出现停电,卫生院电机损坏,无法供电。黑夜中,卫生院的应急医疗队员们伴着风雨,坚守岗位。

上午7时,家住霞关附近的村民杨先生不小心被铁门砸伤,双脚严重受伤,被家人送到卫生院。接诊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右脚背两根肌腱断裂,左脚脚后跟割伤,需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可是路面有积水,120急救车在路口开不进来,转院遇到了麻烦。社区医生立即拿出急救用品,对患者进行包扎处理。可是卫生院里停电,现场一片昏暗,护士拿出了早已备好的手电筒打光。在微弱的灯光下,医生熟练地对患者进行加压止血和基础救治。待到积水有所下降,杨先生的家人开车带他前往医院进一步就诊。

上午8时,村民陈阿婆做家务时,手指被木片割伤,来到霞关卫生院。同样借助手电筒的微光,医生对其进行了清创、止血和包扎。

霞关卫生院院长黄斯春告诉记者,霞关位于海边,受台风影响大,为了保障附近居民的健康,卫生院设立了院内、院外两组医疗队,随时待命。如果有被困村民需要医疗救治,院外医疗队就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一场特殊救援

永嘉村民合力加固古建筑

“大伙凌晨4点多,就陆续来干活了,就怕风雨越来越大,抓紧加固好,我们才安心,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得保护好。” 6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朱启读一夜巡逻后,也早早来帮忙。

昨天,在永嘉县沙头镇廊二村孝思祠里,冒着风雨,村民们齐心协力,加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楠溪江宗祠建筑群孝思祠。

这座孝思祠在大家伙的心中,分量重千钧。这座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的建筑,占地面积12300平方米,总体保存完整,建筑用材粗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也是楠溪江古村落群的一个缩影,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典型,2013年3月25日,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听闻“玛莉亚”要来,几天前,朱启读就已和村两委成员“未雨绸缪”。孝思祠的屋顶有漏雨,一些地方梁柱有凸出或倾斜,台风影响怕有险情,可文保单位不允许村内私自修缮,面临“两难”,朱启读向镇里告知了他的担忧。

情况汇报的当天,沙头镇领导和文物馆馆长朱罗光就来了。此前,县文物部门就对孝思祠的基本情况有全面了解,而且已将孝思祠纳入文物修缮计划。不过,为防止此次台风对孝思祠造成损害,检查组建议对孝思祠进行灾前临时加固。10日上午,村两委成员去岩头镇上买了加固的材料,请来两位木工师傅,村民们看在眼里,都自发义务加入,这两天前后有十几位村民一直在忙碌着。

不仅仅是一座孝思祠,永嘉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6处、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102处、永嘉县文保点139处。为确保文物安全,在防台期间,永嘉县文物系统对芙蓉村古建筑群、花坦古建筑群等十几处文保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加固、围挡、排水、防渗等相关安全措施。

一张思维导图

村支书手绘防台防汛“作战图”

昨天,一张来自苍南县马站镇大门洋村的防台防汛“思维导图”惊艳了微信朋友圈。这张图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殷彬贵在7月9日绘成的,他给它取名为“苍南县马站镇大门洋对抗‘玛莉亚’超强台风作战图”。

殷彬贵最近几天都在挨家挨户上门叮嘱村民防范台风天可能出现的险情,声音早已经沙哑。前一晚他整夜没合眼,昨天上午,在办公室打了个盹后,又继续到村民家里查看险情。

为什么要画防台“作战图”?殷彬贵的回答很实在,他说:“村子太大,就怕有什么疏忽,用图来分派任务,最简单明了。”  他向记者介绍,大门洋村辖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0多人,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分布在各个山头旮旯,如果挨家挨户走一遍,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面对来势汹汹的“玛莉亚”,殷彬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说:“‘桑美’台风那年,印象太深刻了。我们村子大,又都是老人和老房子,不把防台重点罗列出来,把责任落实到人,我放心不下。”

7月9日当天,殷彬贵就将大门洋村的情况和这次防台的重点相结合,手绘了一张防台“作战图”。按他的话讲,看图比看字简单好记,也方便村干部开会讨论时分派任务。

在这张图里,殷彬贵重点突出了三块信息内容,按风险等级划分区域,按责任分工落实到人,按区域范围标注隐患点。“我们村干部总共16人,我们要根据风险等级分配人员和车辆。”殷彬贵称自己习惯用图说话,画了这张“作战图”后,大家分派任务时,谁该干什么,发现险情该找谁,如何把握抗灾抢险的时间点,对照“作战图”能一目了然。

根据“作战图”里的任务划分,昨天夜里殷彬贵连夜跑山头,又劝服了两名老人搬到安全的避灾点。今天殷彬贵决定再电话几个已经投靠亲友的村民,了解他们目前情况。风雨再大,但大门洋村人人平安,就是殷彬贵最大的安慰。

一次“争吵”

眼睛做完手术1小时她去抗台了

“不可以,医生,无论如何我必须要出院,村里70多名群众还等着我呢,我必须回去!”7月10日上午,眼科病房里,一场患者与医生的“口舌之战”,最终以医生的妥协而结束。原来,这位“固执”的病人就是桥墩镇兴庆村党支部书记曾秋永。早在一年前她发现自己右眼长了一颗胬肉,由于平时过于忙碌就一直没有及时治疗,直到半个月前,实在扛不住病痛而预约了7月10日的手术。可谁也没想到,就在手术当天,台风“玛莉亚”要来了!作为村干部的她,不顾医生嘱咐,毅然决然地回到村里参与防御台风工作。

中午时分,桥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距离曾秋永手术结束才一个多小时。她回到家还来不及换药,就立即下村,同村两委、党员对危旧房、地质灾害点人员进行动员转移,一趟又一趟地将抗台物资派送到避灾点群众手中。将近5个多小时的动员,村里那70多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撤离,曾秋永心中那块石头才算落地了。此刻,她才想起“不能见光,不能暴晒,不能碰水”的医嘱,但眼部早已泛红、浮肿并伴随阵痛。稍作伤口处理,曾秋永又加入了防台工作。

一群志愿者

集结联动奔赴抗台一线

暴风雨中,我市各地志愿者第一时间集结联动,奔赴抗台救灾现场。排查、待命、抢险、救援、转移……这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抗台”一线、避灾安置点,演绎着别样的温暖。

上午8时许,老兵救援队接到险情通知:仰义辖区多条道路行道树被大风吹倒,导致路面受阻。带上救援装备,老兵救援队一车5人,立即前往现场处置,确保路面畅通。该队副队长林陈胜说,救援队全体队员24小时值班,做好随时投入抢险救援准备。

上午8时30分,乐清三角洲救援队的13名志愿者兵分2路,对乐清市境内的虹桥镇内以及周边南阳、蒲岐、芙蓉等地沿海临时房人员进行排摸,以防出现遗漏。此外,该队还对冲锋舟等救援设备进行保养。雨势渐渐增大,突击队员和志愿者随时保持一级待命!

在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的篮球场内,铺着一排草席、枕头、被褥等,有20位村民被安置在这里。上午10时许,泰顺县壹家人公益联合会志愿者来到该避灾安置点,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还给带去了止痛药、感冒药等常用药。“台风来袭,许多村民不免慌张失措。”该联合会会长蔡其将说,希望他们的志愿服务能给村民带去丝丝暖意,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