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泽桑梓的近现代实业家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2-2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郑全

市区纱帽河44号,隐藏在温州这条热闹而喧嚣的街巷中,有一座著名的古宅第“吕宅屋”,这里曾是近代温州十大私家花园之一、寓友于之爱的“于园”。它的原主人就是温州近现代名人吕渭英。

吕渭英(1855—1927),字永年,号文起,又作“文溪”,晚号“文老”,鹿城区晏公殿通道桥人。远祖吕光远系出北宋两位宰相吕夷简和吕公著之后。南宋绍兴年间,吕光远南渡迁永嘉,衍22代有吕渭英。

吕渭英光绪十五年(1885)中举人,光绪十九年(1893)以候补知县衔指分福建,先后出任惠安、闽县、浦城等县知县,并经办过洋务案、劝募海防报捐案,由于成绩卓著,而受叙同知衔,保知府署理福州府,因善交涉,后被保以候补道员,赏加二品顶戴,还曾兼掌财政、洋务、商务、邮政、警察等局事务,福建省变法之初,先后新政多由他所规划,在任因清正刚直,故有“吕青天”之美誉。光绪三十四年(1908)因受选班之限,加之任期届满,吕渭英遂告归,又于宣统二年(1910)和民国四年(1915)两度出任广东官银钱局总办,民国四年(1915)出任过浙江地方实业银行总理,民国五年(1916)改任广东实业银行行长。

理财反帝,功在社稷

民国元年(1912),吕渭英与陈黻宸在温州联合六县属各志士成立民国新政社,并被推举为副社长。当年秋,宋教仁改组***,吕渭英加入中国***。

民国二年(1913)七月下旬,袁世凯图谋称帝,陈其美以倒袁为名,向时任浙江银行协理的吕渭英贷款四万元。吕渭英等人义无反顾,悉数拨付,反袁运动结束后,此款始终未予归还,即由吕渭英等人应得之红利中拨还。

民国六年(1917),吕渭英在广东任职期间,敢担重任,擘画周详,数载于兹,与廖仲恺一起完成孙中山革命、广东军政府与军队开支、护法运动的艰巨筹款任务,民国九年(1920)被广东军政府授予五等嘉禾勋章。民国十一年(1922),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又授予他三等嘉禾勋章。

民国七年(1918),吕渭英、徐绍桢等人在上海一起筹办世界和平共进会。该社团后来在历次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和统帅。五四运动爆发后,世界和平共进会邀集中华工业协会等共28个团体召开紧急会议,议决:致电巴黎,开国民大会,成立上海国民大会筹备会事务所。

发展商业,反哺故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吕渭英回到温州,由于具有主持福建新政的经历,次年即开始投身实业,担任温州府商会最后一任总理。面对贫穷落后、闭塞破败的温州,他认为商业发展要以交通便利为第一要义,非自办轮船,温州商业难以自立,于是他开办“东益”公司,购置“鸿发”小火轮,开辟了温州最早的内港客货轮航线。复营嘉宁商轮,往来沪甬。同时参与瓯海实业银行、普华兴记电汽有限公司、东瓯电话公司等实业的创办,从那时起温州开始有了自己的航运、银行、电灯、电话。

民国十年(1921),吕渭英等人创办中一机织花席厂股份有限公司,有织席机约六百余部,被雇女工达二千余人,每日出品花席、三角席、秋席、粗席等,约有千余条,多由上海转销于各处。他还在福州、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兴办银号、钱庄、制革厂、电车有限公司等。民国四年(1915)因兴办实业,颇有效绩,为振兴实业,鼓励人才起见,北洋政府授予吕渭英五等嘉禾勋章,可以说吕渭英是温州现代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赈灾救民,热心公益

晚清以后,吕渭英因德高望重,家乡凡举善业,经常由他出面主持,一呼百应,所以温州陈黻宸言:“温州之事非吕公不可。”

宣统三年(1911)与民国元年(1912),温处两地先后同时遭到两次百年未遇的强台风袭击,洪水成灾,哀鸿遍野。吕渭英由杭州携带银米,航海直抵温州,筹办急赈事宜,几次急电省民政司汇报灾情,并在城区设立瓯括筹赈事务所,分发赈款,又派人去芜湖购米救灾,自己又赶赴上海接应,前后奔走。因救灾有功,北洋政府于民国五年(1916)授予吕渭英文官第六秩少大夫衔。民国九年(1920)秋,温州又发大水,江边一带灾民全赖吕渭英慨助赈米一百袋度过难关。

民国四年(1915),吕渭英出资将六千余米长的三浃大浦浚通,并添建芦礁陡门,造福周边百姓。民国九年(1920),吕渭英主持膺符镇水利会,疏通八湫淤塞。民国十三年(1924),闽浙军阀大战,温州是战场之一,吕渭英凭借自己的威望,斡旋两方。浙军退去,闽军安然抵城,它地生灵涂炭,惟温州无丝毫损失,时人莫不铭记他保护乡邦的恩泽。

吕渭英一生热爱乡邦,为桑梓贡献全部力量,家乡乃至国家公益事业,屡屡在发起之列。宣统二年(1910),为浙江拒款保路运动,不致使苏杭甬铁路路权丧于英人,五十六岁的吕渭英集众会议于温州商会,发动集股筹款,共筹集优先路股273445元。

民国七年(1918),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联合六十四岁的吕渭英、伍廷芳等40人发表《中国人应协助美国红十字会之理由》倡议书,号召全体国民尽力协助红十字会,发展中国慈善事业。

民国初年,吕渭英曾资助永嘉育婴堂,捐港币300元,并维持西溪接婴处,维持广济院经费,主持协济善堂。1923年,吕渭英当选瓯海医院(今温州附属第一医院)董事,扩建位于府学巷的瓯海医院,捐助普安施医局(温州中医院)、施粥厂、掩埋所、防疫事务所等。民国十一年(1922),西泠印社为收回和保护浙东第一石碑“东汉三老忌日碑石”并建碑亭,吕渭英捐银100元。

振兴文教,启发民智

吕渭英对温州文教事业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民国元年(1912),吕渭英参与创办《东瓯日报》,此报为目前温州发现的最早报纸。民国九年(1920)资助郑振铎、姜琦、马公愚等人创办《新学报》。

此外,他还参与筹复永嘉东山书院,开办永嘉图书社,参与温州中等医学堂、温郡自治研究所、温州政治研究所、罗溪学堂、瓯海公学(温州四中)、公益学堂的创办,还捐助温州府中学堂(今温州中学)、温州府官立中等农业学堂(今温州二中)、楠溪学堂、城南小学、明德小学、永嘉第二高等小学校(今永兴小学)等,参与请款创设籀园图书馆(温州图书馆),并捐助书籍及建筑东畔轩房三楹。

吕渭英是清末民初时的一位温州先贤,一位业绩显赫的名士和开拓先河的实业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我国由封建闭关自守向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萌芽时期,他涉足金融、新闻、文化、教育、卫生、交通运输、慈善等许多方面,他的功业将永远激励着世界温州人!